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 中國歷史上,西周以前學在官府,東周以後,學逐步走向民間。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奴隸制度解體,奴隸主貴族獨佔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諸侯爭霸,各國開放政權以延攬人才,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發生劇變。這一時期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等,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和思想。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互動運用,相互影響,標新立異。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所謂諸子百家,或者叫百家爭鳴。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學說、法家、墨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學派紛呈,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者“百家爭鳴”時期。司馬遷《史記》引述了司馬談對學術流派的見解,他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學說、儒家學派、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高三歷史參考書上有一選擇題: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有兩個可能答案: A.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B.社會處於巨大的動盪與變革中 。選哪個比較合適?為什麼? 可以說是B ,社會處於巨大的動盪和變革,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中央權利不集中,則下面就會亂,一亂,就會出現很多思想。 也可以說是A ,社會的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而經濟的發展就直接體現了生產力的發展,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 ,那是它特殊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兩者都道理,但也不全對,比如封建經濟隨後的百年也都在發展,而且更快,清朝是封建經濟最高蜂,它怎麼沒出現百家爭鳴呢? 因此,只有存春秋時有"百家爭鳴",說明社會處於變革中,才是根本原因。 我的看法,A 和B 都不對 ,根本的原因是當時還沒有出現“獨尊儒家” ,漢朝“獨尊儒家”後,中國也出現過大分裂的戰國時代 ,為什麼就沒有出現春秋那麼多思想家呢? 因此 ,根子在“獨尊儒家” 。 從問題提供的選擇看 ,中國現在的儒家繼續為自己對中國思想和科學的破壞遮羞 ,甚至有幾個學術論文稱漢朝沒有“獨尊儒家”,為什麼現在的歷史學界扯謊?為了配合恢復“國學”的運動麼?無論怎樣,這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
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 中國歷史上,西周以前學在官府,東周以後,學逐步走向民間。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奴隸制度解體,奴隸主貴族獨佔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諸侯爭霸,各國開放政權以延攬人才,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發生劇變。這一時期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等,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和思想。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互動運用,相互影響,標新立異。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所謂諸子百家,或者叫百家爭鳴。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學說、法家、墨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學派紛呈,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者“百家爭鳴”時期。司馬遷《史記》引述了司馬談對學術流派的見解,他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學說、儒家學派、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高三歷史參考書上有一選擇題: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有兩個可能答案: A.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B.社會處於巨大的動盪與變革中 。選哪個比較合適?為什麼? 可以說是B ,社會處於巨大的動盪和變革,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中央權利不集中,則下面就會亂,一亂,就會出現很多思想。 也可以說是A ,社會的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而經濟的發展就直接體現了生產力的發展,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 ,那是它特殊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兩者都道理,但也不全對,比如封建經濟隨後的百年也都在發展,而且更快,清朝是封建經濟最高蜂,它怎麼沒出現百家爭鳴呢? 因此,只有存春秋時有"百家爭鳴",說明社會處於變革中,才是根本原因。 我的看法,A 和B 都不對 ,根本的原因是當時還沒有出現“獨尊儒家” ,漢朝“獨尊儒家”後,中國也出現過大分裂的戰國時代 ,為什麼就沒有出現春秋那麼多思想家呢? 因此 ,根子在“獨尊儒家” 。 從問題提供的選擇看 ,中國現在的儒家繼續為自己對中國思想和科學的破壞遮羞 ,甚至有幾個學術論文稱漢朝沒有“獨尊儒家”,為什麼現在的歷史學界扯謊?為了配合恢復“國學”的運動麼?無論怎樣,這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