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農村草草藥

    1.吉利的汽車市場還達不到.自己的技術也不夠。

    2自己研發出來成本太大,而國內市場又小無法盈利。

    3國外技術太成熟,品牌度高無法和國外技術競爭。

  • 2 # 哥們練過

    v6推出來可以,但“國六”你怎麼過?腦子是不是壞了?那麼大排量怎麼可能讓你過?你見過大排量v6國六發動機嗎?

  • 3 # 天和Auto

    吉利汽車V6發動機會成為過去式,且不僅限吉利汽車

    裝備V型六缸發動機的車在自主品牌汽車中很少見,最具代表性的車有以下三臺。

    吉利博瑞裝備3.5L-V6

    紅旗H7裝備3.0L-V6

    紅旗HS7裝備3.0S-V6

    目前排量最大的中國產六缸轎車為早已停產的博瑞,效能最強的是3.0S機械增壓的HS6六缸機,這些車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簡單總結應為裝備六缸機的車輛價格都偏高了,即使是品牌影響力略差一些的吉利汽車,其六缸博瑞的指導價也高達22.98萬。這臺車是在2015年推出,這一階段的中國產車還沒有能力突破20萬的價格天花板並保證有合理的銷量,因為品牌形象決定了產品定位偏低,技術儲備越級到V6等級也會令消費者質疑,這兩點決定了即使產品力足夠強也難以得到認可。

    白話一些的總結一線自主品牌不再生產V6發動機的原因:消費者不買中國產V6的帳,或現階段的消費市場的平均水平未達到使用V6發動機的層級。當然這只是概述,原因細化後會有以下三點。

    1:產品定位與製造成本。以博瑞為例,其3.5L-V6發動機是多點電噴的低燃效技術,在2015年仍為主流技術但在2020年則已經被淘汰;所有這臺發動機需要進行技術升級,而將一臺進氣歧管噴油技術的發動機升級為高燃效的缸內直噴,這基本需要打翻原有的所有設計,研發與製造成本等於從零開始。而研發一臺優秀的六缸發動機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這兩項成本轉嫁到量產車上,假設這臺車仍然是博瑞,那麼其價格仍很難低於20萬,會選擇20萬級中國產轎車的消費者能有多少呢?研發生產後無法實現利潤轉化,對於吉利汽車而言似乎不如直接放棄V6發動機。

    2:節油減排與雙積分。大排量發動機必然會有高油耗,內燃機的空燃比是固定的,發動機進氣量越大則噴油量越大,油耗無法實現低標準。所以裝備V6發動機的汽車大部分都很耗油,而高油耗的汽車必然會損失車企的企業燃料平均消耗量的積分,這是雙積分中的一項;企業積分是可以交易的,如果某一車企無法控制量產車的油耗,解決的方式會有兩種。第一種是同時生產新能源汽車以補償燃油消耗量的積分,第二種是同時沒有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或實現熱銷,那就只能在交易市場購買積分。目前積分的價格應在5K,曾經少數量產車油耗偏高的車企,其年均購買積分的成本超10億。

    3:實現汽車高效能的技術手段已經不再依靠大排量內燃機。參考紅旗HS7裝備的3.0S六缸機械增壓機,其最大馬力為337PS、峰值扭矩445N·m(3000-5000轉),僅論引數這臺機器已經不算差了,不過相比一線自主品牌的混合動力汽車仍然是小巫見大巫。以比亞迪DM3.0平臺的量產SUV為例,該平臺以2.0T四缸發動機與BSG電機組合,同時依靠【P3+P4】架構的前後雙驅動電機,這一平臺能實現的水平如下。

    純電模式394馬力,扭矩630N·m。

    混動模式585馬力,扭矩950N·m。(不計BSG電機引數)

    這一系統以中等排量四缸機加上能量轉化率高達90%以上的電動機,實現的是內燃機7.0~8.0 V12的水平,但是綜合能耗卻低至1.8T燃油車的標準。有這種技術可以實現超低能耗與超高效能,大排量內燃機註定會成為過去式。

    吉利汽車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遜色一些,特殊的P2.5架構混合動力變速箱一定程度限制了電機功率,所以這一品牌短期內還無法實現高效能的混合動力轎車;不過客觀的分析P2.5的動力儲備,如果這臺車能為PHEV車輛取消掉1.5T的直列三缸發動機,與自主研發的4G18TD系列1.8T四缸直噴增壓機匹配,這套系統的效能表現絕對會遠超老款3.5L-V6的水平,同時綜合能耗也會很低。如能匹配Drive E T5的高功率版2.0T與P2.5混動變速箱組合,這臺準C級轎車將會成為中國產大轎車的標杆。

    但還是因為雙積分的考慮,亦或者是吉利當下的品牌影響力已經足夠大,吉利汽車升級四缸混動博瑞的機率似乎是很低了;目前值得期待的中國產效能轎車有兩臺,第一臺是2.0T的傳祺GA8,第二臺是有可能會上市的比亞迪漢(PHEV),前者能力大於3.0L,後者應會是7.0T左右燃油車的水平,博瑞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售價9.68萬~13.28萬元,你覺得新寶駿RS-5的價格夠驚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