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陽梁山

    元青花瓷器(精品)和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大部分都是用進口的“蘇料”,從呈色上看有相似之處。但是從繪畫內容、繪畫藝術和繪畫風格以及各有的時代特徵是有區別的。如果一個鑑賞家連元青花瓷器和宣德青花瓷器都區別不開的話,那就可以回家養老了。

  • 2 # 古韻堂古玩

    元青花與明(永宣)青花的共性

    一、胎土相同

    元代延佑時期,朝廷已成立了浮樑磁局,監管景德鎮的瓷業生產,將麻蒼土設為官土,禁止一般民窯開挖使用。鵝湖的麻蒼土從此成為只為官方制瓷的原材料,此管控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朝嘉萬時期,此土基本耗盡為此。足以說明麻蒼土是當時乃至當今無可超越的制瓷胎土。將它的成分與玉的成分比較,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我們推測麻蒼土也好,高嶺土也罷,都是火巖礦中優質透明石材經過幾億年風化腐爛成泥的結果,而麻蒼土就象新疆和田玉一樣是最優的玉巖風化為泥,並陳腐時間最久的優質土。

    元代和明代中早期景德鎮官窯使用的都是這種土,土的質地沒有任何區別,只要是元代或明中早期的瓷器,它們露胎處給人的感覺如嬌似玉。觸控柔滑,似糯似糕,百撫不厭。正是因為有這種玉質胎,上釉後泛綠泛青,有人稱為“卵白”,即象綠殼鴨蛋顏色釉一樣,瑩潤至及,寶光含蓄。

    二、裝飾顏料都為外國進口

    元代統治者為遊牧民族,鐵騎為有史以來最精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與西亞國家貿易興旺,中國的瓷器、絲綢和皮革源源不斷出口到西亞及歐州,也從該地區帶回了飾瓷藍色鈷料——蘇麻麗青。這種礦物產在西亞與歐洲交界的波斯山脈,該地區為信奉伊色蘭教的居民,有尚藍的喜好,早在公元700-1020年就用其裝飾陶器,元朝開始便將其帶到景德鎮成功用於瓷器裝飾,開始了批次生產青花彩繪瓷器的先河。但元代青花料到底是哪座山脈礦產也是人云亦云,沒有記載無法考證。到了明代永樂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也多次從波斯灣地區進口瓷繪鈷料這倒有據可查,但這鈷料出自哪座山礦也無法考究。只知道波斯地區,是否出自同一礦區?據個人推測,元與明的青花料因交通途徑不同不可能產自同礦山。

    明宣德青花胎土(麻蒼土玉質與元代一樣

    三、色料

    既然元、明(永宣)青花瓷,色料同屬波斯進口鈷料那它們在瓷上我們觀察到的共同特徵有哪些呢?

    (一)、凡進口鈷料繪畫的瓷器燒製火候恰當呈色為藍寶石一樣純正、豔麗。線條紋理中有隨筆沉積色渣的現象,色料含鈷的多少,燒製溫度高低也影響著青花呈色。

    明青花色斑呈褐色不下凹

    (二)、暈散。暈散原意是指液體滴在紙向四周流淌滲透,宣低上用墨寫字經常會發生。蘇麻離青繪瓷也會有這種現象,它是鑑定蘇麻離青的一個基本特徵。

    (三)、結晶斑。凡進口蘇料繪畫的瓷器都或多或少有結晶斑出現,結晶斑明顯與否和提煉純度、研磨精細、含鐵量多寡、配料濃淡有關。

    元代青花瓷與明代(永宣)青花不同點

    一、風格差異

    元代統治者為遊牧民族,他們的民族文化也體現在瓷藝上。只求整體效果而不拘小節,煉泥不細,修胎不精(罐內不修)、除把手杯外少見小件器物,多見大盤,大罐,梅瓶、玉壺春、葫蘆瓶、象耳尊等。裝飾常繪龍鳳紋、纏枝牡丹、魚藻紋、池蓮鴛鴦、人物故事等。運筆灑脫,多為一點、筆畫。

    永宣青花瓷型體多樣,大件小件、日用、陳設、把玩、觀賞器物應有盡有。而且工藝講究,煉泥精細(露胎不見逆刀裂)、釉面少見縮釉孔。繪畫材料涉及廣泛,動物、植物皆有,但少見人物畫。

    二、制胎施釉

    雖然元青花與永宣青花制胎所用泥土一樣,但“仁宣之治”時期的制瓷工藝較元代先進,特別是官窯器制胎規正、利坯精細、施釉肥厚、瑩潤勻稱、成為後朝之典範。

    二、呈色差別

    元代與明(永宣)的鈷料雖然都來自波斯灣地區,但絕對不是同一礦山,含鈷量不同、伴生礦也不同所以色澤也有差異。元代青花多呈靛藍泛紫,色料吃胎深,顏色潤散是“胎潤”。並不隨釉流散。所以運筆細緻可以繪畫人物故事,刻畫出眉眼毛髮細緻入微而不影響效果。元代積色將釉面也帶下沉而形成凹坑,隨著年代久遠成黑色斑浮面。而永宣青花呈色為靛藍偏深黑,且隨釉流淌潤散,我稱這種潤為“釉潤”,其原因有三,1是因為色料有利。2是明胎比元代細密,顏色不易下沉。3是鈷料打磨精細,容易上浮所以粘釉。正因為色料吃胎不深,隨釉流淌,永宣時幾乎不見人物青花瓷。永宣時的青花結晶斑大多數呈褐色,稱之為“浮斑”。微觀放大也謹呈雲片狀花紋不象元斑金光四濺,那麼熾烈。特別精美的宣德青花只見潤散根本不見色斑。

  • 3 # 徐家強

    元青花是青花鼻祖、不成熟不穩定……明宣德是更穩定、但是明代宣德不如宣德青花繪畫風格大氣。青料相同、胎土也相近~風格完全不一樣……具體說:元青花畫風豪邁大氣、胎土比宣德粗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學生的導師愛發脾氣,總說學生不懂得感恩,學生該怎樣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