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蛋兒和圖圖
-
2 # 樂澀兄弟
蟠龍菜,又稱盤龍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稱為"鍾祥三絕"之一 ,是湖北省鍾祥市特有名菜佳餚,已列入《中國菜譜》,其製作技藝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蟠龍菜誕生於明武宗年間,得名於嘉靖登基之時,迄今已有約500年的歷史,其主要原料有雞蛋、豬肉、魚肉、蔥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澤鮮豔、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
蟠龍菜是鍾祥地區人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離不開的傳統名菜,凡大宴必有"龍席";其吃法在傳承中也不斷推陳出新:可蒸、煎、炒、餾,可做火鍋、下麵條、氽湯等。
-
3 # 王者貂蟬娛樂影片
蟠龍菜誕生於明武宗年間,得名於嘉靖登基之時,它在鍾祥生產、食用的歷史有500餘年的歷史。
傳說故事
相傳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是遵奉“兄終弟及”之祖訓,立湖廣安陸州已故興獻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呢?還是立壽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呢?最後,由孝皇張太后主傳懿旨,在將武宗的遺詔發往安陸州的同時,也給居住在德安的壽定王朱佑搘、衛輝的汝安王朱佑梈發了遺詔。三詔齊發,太后命三人“先到為君,後到為臣”。朱厚熜接到遺詔一悲一喜一驚。悲的是皇兄晏駕新崩,啼泣號慟;喜的是奉遺詔即將恭膺大統,君臨天下;驚的是安陸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衛輝距京城僅數百里,以三千之遙對數百之近,何以先到?正當他急得手足無措之時,卜師嚴嵩獻計說:“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稱)假扮欽犯,穩坐囚車,方能日夜兼程,既無人敢阻,亦無人應接,不過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壽定王、汝安王,自以為路近無憂,必大張旗鼓,各地官員必爭相迎送,20裡一小宴、30裡一大宴,如此定會延宕。”直說得世子手舞足蹈,為了當皇帝,也不在乎臉面好看不好看了。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車必吃那囚飯,囚糧粗食何以下嚥?若不吃囚食,萬一被人看出破綻,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僅帝位付諸東流,即或身家性命難保。此語一出,舉坐皆驚,大家認識到此一步舉足輕重,不能不慎。經過磋商,於是給全城廚子下了一道諭令,命即刻進府連夜做出一種“吃肉不見肉”的菜餚,做得出來,重重有獎;若做不出來,滿門抄斬!全城20多位廚子便於二更之內全部聚齊,盡數集於側宮廚廳之內,因關係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馬虎,個個絞盡腦汁,怎奈題目太難,只有長吁短嘆,眼看月過中天,時近四鼓,仍然沒有個頭緒。
廚子中有個叫詹多的紅案師傅新婚燕爾,忽遭這等冤禍,正傷心不已。他的妻子見他久出不歸,怕他餓了,遂拿了幾個蒸紅薯讓他充飢。詹多正為做不出“吃肉不見肉”的菜餚而煩腦,哪有心思吃紅薯,倆人在推讓中把紅薯皮弄破了露出了白薯肉,詹多頓時眼睛一亮,大叫“我有辦法了”。眾廚子圍了上來,詹多如此這般地細說了一遍,廚子們聽了拍手叫好。於是他們取白膘豬肉、精瘦肉與魚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鹽、香蔥、生薑為佐料,用澱粉雞蛋調和均勻,在用紅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紅薯,而實為肉餚,於是朱厚熜就靠吃“紅薯”就食於囚車,登上了金鑾寶座。嘉靖二年,詹多廚師又奉旨進京,再對“紅薯”進行改進,做成了一尺半長,一寸半寬,七分半厚的圓筒,包裹的薯皮也換成了用雞蛋黃和食用紅色素調出的雞蛋皮,蒸熟後切成薄片,盤於碗中,復蒸餾一遍,倒扣入盤,紅黃相間,宛如龍形。如此一改,色、香、味俱佳,嘉靖更是鍾情,正式定名為“蟠龍”御菜。此菜又因為先卷後切,又俗稱“卷切”,後來,人們在盤子裡將其擺放成龍形,又叫“盤龍菜”。[3]
營養價值
食用蟠龍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時節最好,因為秋冬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蟠龍菜的大部分原料是青魚和草魚,魚則是進補的好食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2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作用,其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蔬松症。中醫理論證實,草魚有平肝、祛風、活痺、截瘧之功效,可治虛勞及風虛頭痛。青魚有補氣養胃、化溼利水、祛風解煩等功效,可治療氣虛乏力、胃寒冷痛、腳氣、溼痺、瘧疾、頭痛等症。
蟠龍菜款式
菜品特點
蟠龍菜造型美觀,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以吃肉不見肉而著稱”,是中國明朝時的宮廷“皇菜”,如今已是列入《中國菜譜》的名餚之一。 蟠龍菜色美味鮮,香嫩可口,油而不膩,蒸,炸,熘,炒、燴,不同的烹調方法,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很喜歡吃
回覆列表
挺好吃的期間吃過幾次感覺還不錯,不管是用蒜苗炒還是蒸著吃我感覺都挺好的呀裡面是豬肉和魚肉摻和在一起的,經過了解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是湖北“鍾祥三絕”之一的想著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