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yang

    現代近防炮是一個火力系統,同樣需要一個穩固的平臺,和觀瞄平臺,而且一艘戰艦上同時有多套的電子和光學偵察系統,如果將近防炮放在最頂端,也將影響到同艦其它偵察系統的使用,如偵察雷達,火控雷達等裝置。這是一個全面統籌的問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最高處桅杆上的永遠是對空對海搜尋雷達天線。相對而言,及時發現威脅是一個更重要的方面。

  • 2 # 麥田軍事觀察

    現代近防炮為現代戰艦對付反艦導彈攻擊的主要防禦手段,通常它被安裝戰艦的前面或後面,如果數量多一點,會採用兩側分佈,關於它的安裝位置問題,也許放到最頂端,可以擁有一個360度的射界,好象只要一門就可以解決問題,可惜實際上,根本行不通。

    戰艦之上,最高的位置為主桅杆頂部,這個部置從沒有放裝過任何武器,更不要說近防炮了,那裡是雷達及電子天線的位置,比如:預察雷達,火控雷達等裝置。那裡是最適合於它們的位置,雷達等更重要的,所以無論怎麼說,也會讓它們給近防炮讓位置。

    從系統分佈的角度說,近防炮放法那個位置上,也不可能放到過高的地方,近防炮往往很重很大,如果放到的位置過高,會直接帶來重心變化問題,尤其是它在進行射擊時,其後坐力等都成問題,難以安裝的問題相當突出。如果一艘軍艦僅安裝一門去負責360度的範圍就是壓力過大了,如果安裝二門,由於射界的問題,相互之間的又形成衝突了。

    再說了,如果放置位置過高,日常維護等等都是問題,如果裝彈等等,尤其是高海況下,再有一點,僅僅是安裝了火炮,那麼它的火控系統那?近防炮系統的雷達系統往往需要安裝於比炮更高的位置,如果一來,如何佈置這些東西就成了問題了。

    也因此,根本不存在什麼放到頂置的問題,只能考慮在艦艇四周來佈置,通常在艦首或艦尾,這樣每門炮可以負責大約180度的範圍,各方面都沒什麼麻煩,實際上,主要的威脅來自於側面,如果前面各有一門,幾乎同時有2門對抗一個目標。

  • 3 # 軍武資料庫

    戰艦近防炮是戰艦防禦體系的最後一關,屬於近衛武器。放在最頂端不會帶來意義,反而難以操控。戰艦頂端一般是安置各型搜尋雷達的位置,因為地球曲率關係,必須儘量的將這些在現代海戰中越來越重要的“知敵”利器安在高點。這是其一。戰艦在顛簸的海面上整體重心位於艦船中下部靠近海面。假設將近防裝置安放在艦橋頂部,劇烈的晃動會使近防炮上追蹤系統無法鎖定來襲導彈,根本不會啟動防禦攻擊。這是其二。現代反艦導彈為躲避雷達跟蹤基本使用掠海飛行,低空突防的策略設計。而艦船心臟部位是艦體中部,因此將近防炮安裝前部可以形成近海火力網增大攔截係數。這是其三。戰艦的防禦體系一般分為三層:遠、中、近三層,戰艦克服了強大的干擾和電子壓制後,搜尋到來襲導彈或炮彈,首先啟動的是垂髮中的防空導彈,其次是艦船中部或機庫頂部的近程防空導彈,有時主炮也會參與防空,同時戰艦還會設有干擾彈發射裝置發射干擾彈誘使導彈偏離目標。如果上述兩層均告失敗,才會啟用近防系統做最後一博。如此多的防禦武器在寸土寸金的艦體上擺放,近防炮的安防位置就屈指可數了。這是其四。

    綜上,現代艦船的防禦體系是以發現來襲導彈或飛機並計算彈道或軌跡為主要先決條件,實施逐層毀傷的被動手段達到防禦目的。這樣就決定了,搜尋雷達---垂髮防空---近程防空/主炮防空---施放誘餌---近防彈幕的逐層防禦體系。

  • 4 # 屠161406335

    最高階是留給預警和通訊裝置的,

    桅杆也不好做太重基座抵抗後坐力和震動,況且最高點只有一個。

    安裝在前後,這樣在最危險的角度–兩側,會同時有兩門近防炮射擊,安全係數大大提高

  • 5 # 紫龍防務觀察

    為什麼戰艦上的近防炮不是放在最頂端,而是放在前面和後面?艦艇頂部大多是屬於觀察裝置的部署位置,而且不容易操作近防炮,艦艇防空體系中的最後手段,靠密集的火力對敵人的來襲武器進行攔截,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把它安裝在艦艇的上端而是擺在前面後面或者中間呢?

    首先,艦艇上的空間是屬於按公分來設計的,這也印證了艦艇上寸土寸金這個說法,那麼再來看看艦艇的頂端都是些什麼裝置,雷達,通訊,觀瞄,甚至部分的火控系統,這些裝置完全就是整個艦艇核心中的核心,為了安裝近防設施就去挪動這些裝置明顯就有一些本末倒置了,到不是說近防設施不重要,而是即使給你安裝了上去,近防設施沒有這些器械的輔助,自己也是抓瞎。

    其次,艦艇的重心比較靠近直下部,而如果要把近防設施安裝在艦艇的上部的話,因為海面起伏導致的船體顛簸作用在上方的幅度就會比較大,這一抖一抖的,你這近防系統還打的準嘛?一般用上近防系統都是來襲目標比較貼近的了,萬一沒有攔截到很有可能就是全艦人員如海餵魚,這個風險承擔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激對身心健康有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