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跑者展少俠
-
2 # 跑者阿飛
平時訓練的衝刺,和比賽中的衝刺,是有區別的。
推薦平時慢跑後的衝刺,不推薦比賽中的衝刺。
分析如下:
1.在平時訓練中,特別是長距離慢跑之後,推薦來幾個短距離的衝刺,目的是刺激心肺,改善跑姿。
1)長距離慢跑,本來步幅就小,時間久了,隨著疲勞堆積,容易跑姿變形。
跑姿動作變得越來越小,這時候來個衝刺,可以有效地改善跑姿。
2)慢跑心率相對較低,呼吸相對輕鬆,對心肺的刺激不夠強大,
最後來個百米衝刺,可以鍛鍊心肺。
2.在比賽中,不推薦最後衝刺,比賽中,為了出成績,一般都會比平時跑的快,
心率高,呼吸急促,身體負擔很大。
跑步比賽,最重要的就是配速。不管是那種策略,都不建議最終的衝刺。
已經是強弩之末,非要再去壓榨,很有可能像氣球一樣吹爆!!!
傷痛都是小的,猝死都有可能。
1)上策:前慢後快。不是最後幾百米的衝刺,而是整體上慢慢加速,或者後半程比前半程快。
2)中策:全程勻速保持節奏,分配體力
3)下策:前快後慢起跑後跑得太快,體能消耗太大,後半程掉速!
-
3 # 真叫靜靜
衝刺比較適合於長距離慢跑或者接近慢跑速度跑後,這樣好處就是刺激心肺,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但是要是沒有基礎或者跑步狀態就是以比較快的速度進行拉練這很容易導致受傷,甚至猝死。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盲目衝刺最明顯就是會出現暈厥的情況,表現為頭暈,心慌,臉色蒼白等現象。
記得大一第一學期期末考1000米的時候,跑了一圈我就用了一個加速的狀態近乎衝刺,那時候沒有經歷過這種速度使勁跑的情況,前面保持著第一名的位置。
半圈後我就覺得天翻地覆,好像再繼續就要暈倒了,嚇得我趕緊停下來,頓時手腳發涼,心跳異常,同學見狀說我臉色發白,還好停了下來,不然當時估計真的會暈倒。
究其原因我以前沒有經歷過用最快狀態跑過這種,所以沒有基礎,加上當時身體狀態不是很好,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另外我們因為接受跑步刺激沒有到達一個量級,長跑最後幾公里或者幾百米衝刺很容易造成心力衰竭以至於猝死的情況,這個在馬拉松賽道上並不少見,但是對於已經有一個運動量級的跑友而言,有興趣提升速度這樣做也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我有個校友,以前田徑隊成員,一起拉20-30公里的長距離,最後兩三公里他的配速可以在4分左右,而我加速一段後面就基本廢掉了,沒有力氣,累,虛弱。綜上對於一般跑友而言,不建議長跑後進行加速跑,一方面經歷長距離好肌肉乃至細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這時候加速衝刺更容易導致傷害加深。
另一方面我們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真正的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我們的心臟,最後衝刺很容易造成心臟負荷加大,一旦承受不了這個負荷很容易導致傷亡事件的發生。
-
4 # 咕咚健康小助手
如果想要保持開始的速度,節省體力,有辦法,
一開始就不要爭領頭位置,體力差點的 就咬緊前兩名,體力好點的就緊跟第一名,
跟在第一名後面的好處就是,不用刻意去調整步伐頻率,跟在後面自然而然就能頻率一致,節省很多調整的體力
最後兩百米衝刺,就是最後的半圈,一般那是直道入彎道,彎道就加速,超過前排,進入直道後(就是最後一百米)時,不用保留體力全力衝刺,有多快跑多快,不用在意呼吸,不用講究頻率,不停加速就行 不停加速
雖然中間可能會覺得呼吸不暢,肺如火燒,但經驗告訴我們,這麼短的時間不用在意這些,衝刺時最難受的時間最多隻有十五秒上下,一咬牙就過去了,挺過去,就是好名次
這是體校訓練時,我們經常採用的戰術 和經驗。
我把簡單,易做的部分講出來,能夠明顯提高名次,我認為一般比賽夠用了
當然,長跑運動比的還是身體自身素質,如果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那就更有把握拿到好名次了
回覆列表
最後階段衝刺有利於提高心肺能力,對於後程加速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最後階段衝刺應該注意防止受傷。
一、身體明顯疲憊應謹慎衝刺。比如,腳踝關節已經出現疲軟狀態,一定不要加速衝刺,很容易造成受傷。
二、出現心絞痛,眩暈一定要放棄衝刺,防止心率過高導致休克和摔倒。
三、帶有傷病不可以衝刺。在體力極限狀態下是非常容易造成舊傷復發的。
後程衝刺對跑步能力確實有好處,但是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如果確實想衝刺可以從短距離逐漸提高衝刺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