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應作如是觀
-
2 # 一人筆記
王羲之的後代子孫很多都是著名書法家,但是《王氏家譜》這個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聲稱他是王羲之之後,一定是假的。
王羲之只是琅琊王氏中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子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烏衣巷》詩句,其中王謝就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在唐朝的時候,琅琊王氏應該已經沒落。下面開始說琅琊王氏的歷史。
王羲之所屬的家族是華夏大地有史以來“第一望族”,據說是秦朝名將王翦之曾孫,避秦末戰亂,遷於琅邪郡(今山東臨沂),成為琅邪王氏始祖。
衣冠南渡時琅邪王氏為東晉政權的穩固居功至偉,此時就被稱為“第一望族”,世人皆知“王與馬,共天下”。整個家族在東晉和南朝共出現過九位皇后,七位駙馬,一位北朝妃嬪。
梁武帝侯景之亂時,琅邪王氏與陳郡謝氏即王謝兩家,一起因拒絕與侯景聯姻,而受侯景報復性地大屠殺,自此幾乎在政局失去影響力;唐朝有四人官至宰相(王方慶、王璿、王璵、王摶),只有四人“第一望族”開始沒落;五代時期則無一人被史書立傳。
這裡要插一段,梁武帝蕭衍 (464一549),南朝梁的開國皇帝。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書法家。下圖《異趣帖》,一說梁武帝,一說王獻之。
琅琊王氏自五代時期就沒有完整族譜的聲望,琅琊王氏從秦朝到五代十國也達千年。常說“立德、立功、立言” 為“三不朽”,華夏曆史能夠不朽的有幾個人。但是至始至終看似官運不暢的王羲之卻是整個琅琊王氏最知名的人,因為書法。
王羲之是書聖,他和他的子孫就是大半個書法史。王羲之後代有很多,而且王羲之的子孫都叫王某之,而且書法水平都不錯。世人知道琅琊王氏顯赫一時,留傳最多最廣的卻是王羲之一脈的書法。所以要說一說王家書法。
王羲之《蘭亭集序》不止是天下第一行書,更是書法史中最大的寶藏,直接影響書法史一千多年。學書法的人必定看過或臨過《蘭亭集序》。
王獻之王羲之的兒子,在書法史有重要地位,他的字也受到推崇。據傳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如下。
智永和尚王羲之七世孫,南朝時期,寫下多本《真草千字文》,大大推廣書法家寫《千字文》。
到了唐朝明確被是琅琊王氏一族的,就是武則天時期的《萬歲通天帖》。下圖武則天命人摹王氏一族書法,即唐摹《萬歲通天帖》部分。
一人有感如果比金錢和地位王羲之似乎在琅琊王氏中家族肯定不是最“光宗耀祖”的,但是王羲之因為精研書法讓這個“第一望族”能夠流傳千年以上。這就是書法的魅力。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回覆列表
回答問題之前,先抖個小機靈
我乳名為宏祥,從小到大,我一直以為是家人希望我“宏偉吉祥”。
後來看《五朝門第》《晉書》,我發現“宏祥”兩個字裡,了不得的真相。
我是王姓,祖籍臨沂,古稱琅琊。
在魏晉時期,尤其是“王與馬,公天下”的時代,王氏有三支,琅琊臨沂王氏、太原祁人王氏、東海郯人王氏。
太原祁人王氏在魏晉時期有一位老祖,名為,王宏,河東太守,名列《晉書良吏傳》。
琅琊臨沂王氏在魏晉時期也有一位老祖,名為,王祥,“孝聖”,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角。
一位良吏,一位孝聖
我名,宏祥。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琅琊王氏,王羲之的後代中又傳了四世,最後是王法興。
這個族譜,只是家主的傳遞譜系,不是所有琅琊王氏的。事實上,作為當時的豪門望族,開枝散葉的王世子弟並不在少數,在但是即便王敦(王羲之的伯父)叛亂,大臣要求株連王氏,東晉皇帝都不會允許的時代,王氏很難出現滿門滅絕的情況,子孫後代隨著家族敗落,逐漸淪為普通人,是歷史的必然。
唐朝武則天年間,王羲之的九世重孫王方慶將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書跡十卷進呈,編為《萬歲通天帖》。後戰亂中,其後世走亂,家譜遺失,至於王羲之的後人,或者說琅琊王氏的後代,已經分佈到全國各地,甚至改名改姓也不一定。
王羲之的後代,是有的
詳細的族譜,是沒有的
我所在的王氏家族,現在依舊有修族譜的習慣。
目前的族譜,最早的只能追溯到到“十世”,我在族譜上是第“十六世”,我在村子裡有“十八世”的孫子。目前族譜上做記載的八代人,詳細記錄著每個人的譜系,“十世”之前的九世人,已經無從考證。
族譜“十世”的祖宗,是清朝晚期的人。“十二世”的時候,我爺爺的爺爺,是個秀才,族譜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編寫的。我想現在全國各地的王氏,大多有自己的族譜,但是有能詳細追溯到王羲之時期的,應該不常見。
反正,我是沒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