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山海
-
2 # 劉一千五
崇楨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十八日,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投降。
當天夜裡崇禎帝登萬歲山眺望,見大勢己去,便換獵裝佩刀,想奪正陽門出走。不料守門軍士不明究裡,以為宮中內變,就開炮攻擊。皇帝不能出門。內回皇宮。對周皇后說,"大事去也,爾為天下母,宜死!″周皇后相對悲慟而泣:"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聽一語,今日同死社稷,亦復何所恨。“言訖轉入後寢自縊而死。崇禎內心焦慮,連飲幾杯,下令兩宮及懿安皇后自盡。傳太子及二王改裝出走。又提劍入壽寧宮,砍傷長平公主左臂,殺昭仁公主於昭仁殿……
晨曦,自擊御前殿鍾招叢集臣禦敵,卻沒一個人前來,只有太監王承恩在旁侍候。君僕二人上了萬歲山。崇禎走到壽皇亭下的樹下,甩練成環,自縊而死。王承恩慟哭不止,確信君王正寢之後,亦在崇禎帝前跪縊而亡。
皇帝之死,死時"披髮跣左足,右朱履,衣前書曰:`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死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軍攻入皇宮。在清宮時未見皇帝,乃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二十日中午,才發現皇帝己自縊身亡。李自成命人用兩扇門板將皇帝皇后的屍身停在東華門側。裝入柳木棺內,搭蓋了臨時靈棚。二十三日重新改殯,以紅漆棺殯帝,黝漆棺殯周後。皇帝依制加翼善冠,袞玉滲金袍。皇后依制加袍帶。
雙棺在東華門所設靈棚連放數日,弔唁者荒若星辰,惟李國楨"泥首去幘,踉蹌奔赴,跪梓宮前大哭"。
由於崇禎帝生前沒有營建自己的陵墓。這下難到許多人。思前慮後,李自成等只好決定將皇帝皇后葬入崇禎寵妃皇貴妃田氏墓中。田氏,左都督田弘遇女。崇禎元年封禮妃,進位皇貴妃。.此妃因思念夭亡的兒子積鬱成疾,不幸死去。崇禎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葬入天壽山陵區鹿馬山麓的墳園內。此妃子墳在當時只有地下宮殿,而地上建築尚未修築。
三月二十五日,大順政權為開田貴妃墓一事,責令昌平州官吏"四月初三日引發,初四日下葬,毋違時刻"。可是,昌平"鈔庫如洗",而葬期又迫,時任署昌平吏目趙一桂請示順天府後,回地方募捐。先後有十人捐錢共350千文(約合銀223.6兩),僅用這點錢,趙一桂等人就完成了僱夫頭包攬開挖,掩埋隧道,搭蓋靈棚,購買祭品,打造開啟地宮石門的拐釘鑰匙,開石門,招呼安埋人員酒飯等一應事宜。
隧道開挖用了四晝夜時間,開啟兩道石門後,看到地官由前後兩殿組成,前殿三開間,中懸萬年燈兩盞。殿內陳石香案,用五彩宮人伺服。田妃生前所用器物衣服均放在大紅箱內。東間設有石寢床,上面鋪著裁絨毯,疊放著被,褥,龍枕等物品。後殿通長九間,也設石床(高一尺五寸,闊一丈),上面停放著田妃棺槨。
帝后棺木運到地宮後,人們先將田妃棺從槨中抬出,放在右側,然後將周皇后之棺放在左側。最後將崇禎帝的棺放在田妃槨中。之後,點起萬年燈,關閉石門,填平隧道。
趙一桂等人心中悲慼不己,一代君王竟然這等身後荒涼,寒磣之極,就又掏腰包堆墳頭,買磚修築了五尺高的圍牆。
其左面松柏之下有太監王承恩墓。九泉之下,也還有個老人相隨。其地多驚雷,常劈樹枝,所以這裡的"歪脖樹"特多……
(資料多引《圖說明朝帝王陵》)。
-
3 # 漫卷旌旗
該提問立場不對,何以稱李闖為帝?闖賊偽稱大順冒皇帝名當受天誅,故斃於老農九伯鋤下。思宗烈皇帝能以身死社稷又何懼身後遭闖賊踐踏屍身?
回覆列表
大明帝國崇禎皇帝朱由檢,面對昔日大明帝國的驛卒,即將葬送大明帝國的“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敗局已定,迴天無計也無力。
崇禎皇帝朱由檢,擊鼓召群臣禦敵,無一人前來,意欲獵裝突圍,然守門將士誤會攻擊,無奈命太子出逃,皇后自縊,劍殺愛女,僅一太監王承恩追隨,倉惶奔出紫禁城北門,於皇宮冬季取暖傾倒煤渣堆積成的煤山,歪脖樹自縊身亡,忠心太監王承恩亦追其跪縊而去。
可笑嗎?大明帝國竟然喪於自己驛站的小小驛卒之手!(驛卒,相當於今日郵政局之郵遞員)
“闖王”李自成進據紫禁城,並未辱屍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昔日征伐攻擊的政敵崇禎皇帝朱由檢,大發仁慈,准許大明帝國舊臣予以安葬。
但是,朱由檢即位伊始,天災連年,人禍不斷,財政拮据,外有滿清咄咄逼人進攻,內有“闖王”李自成強勢進逼,連籌措軍費都很困難,到了向臣下借款的窘迫地步,雖然生前因天壽山明十三陵已無墓址,選好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墓地,但哪裡有錢修建自己的陵墓,後來成為清皇朝東陵。
堂堂大明帝國皇帝,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嗟乎!
出於無奈,崇禎皇帝朱由檢,被大明帝國舊臣因籌措不到充足的葬禮資金,草草葬於大明帝國皇家陵寢十三陵西南偏僻一隅、先其而去的田妃墓內,曰“思陵”,為十三陵規制最小,最悽慘荒涼的陵墓。
人們感太監王承恩生前盡忠,將其葬於崇禎皇帝墓旁,死亦忠心陪護主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