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的小幫手

    大豆灰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有些農戶又稱為“斑點病”,它是大豆生長過程中,很常見的病害之一,分佈廣泛,在中國南北方種植區域都有發生,不僅對產量有影響,還會導致大豆所含的蛋白質和油份含量降低,據一些農戶反應,大豆灰斑病輕則造成10%左右的減產,重則能減產一半以上,所以,應引起所有種植戶們的注意。

    大豆灰斑病不僅能危害大豆的種子、葉片,而且莖部、豆莢也會受害,正確認識危害的症狀,給防治工作提供條件。

    而在葉片上危害時,剛感染病害時,會在葉片上出現斑點,大部分呈圓形,顏色褪綠,隨著病害的擴散,病斑變大,呈無規則的形狀或橢圓形,顏色也變成灰色或者是灰褐色,仔細觀察,在這些病斑的四周,還有一圈褐色的病斑,如圖中所示,有種用火燒的感覺。翻開葉片的背部,會有灰色的黴層,如果特別嚴重的情況,整片葉片乾枯而死。

    而當莖部感染灰斑病後,首先會有病斑出現,圓形或者橢圓形,四周顏色呈紅褐色,中間的為褐色,分佈比較密,仔細觀察,還會有黑點出現。

    當豆莢感染灰斑病以後,也會在豆莢表面出現病斑,和莖部一樣,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顏色四周為紅褐色,中間為灰色,有時還會發現有黴層出現。

    灰斑病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不要不預防只防治,那樣效果一般,先說預防措施,主要有4點:

    1、選擇抗病性品種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種子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在選擇種子時,一定要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除了灰斑病外,針對其他的病害一樣會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2、輪作倒茬種植

    輪作倒茬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預防措施,針對多種病害效果都不錯,尤其是一年一季的種植區域,常年種植大豆的地塊,會導致田間病菌過多,抗性大,而輪作倒茬種植以後,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起到很不錯的預防效果。

    3、清理病殘體

    在大豆收穫以後,田間掉落的病殘體(葉片、莖杆、豆莢,甚至是雜草),一定要及時的清理出田外,特別是田間已發生灰斑病的情況下,更要注意清理病殘體。另外,也可以透過深翻處理,來減少病菌的數量。

    4、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包含的方面有很多,比如澆水時不要大水漫灌,防止田間過溼;施肥要合理,保證大豆正常生長;田間除草、殺蟲要做好等等,保證大豆自身的抗性不減弱。

    如果田間已發現灰斑病的症狀,要及時打藥控制,越早越好,有些農戶也會提前打藥預防,常用的藥劑有很多,比如常用的有百菌清、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都是很常規的殺菌劑,如果上述在當地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復配藥劑,比如肟菌·戊唑醇(戊唑醇+肟菌酯)。

  • 2 # 阿華記農

    大豆灰斑病為低窪易澇地區大豆的主要病害,一般可對產量產生5%-50%的影響,受害大豆百粒重降低、品質下降,發病較重時籽粒上會產生黑色病斑嚴重影響外觀品質。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葉片,嚴重時也侵害莖、莢及種子等部位。

    一、怎樣分辨大豆灰斑病?

    1、帶病種子長出的幼苗,子葉上呈現半圓形深褐色凹陷斑,天氣乾旱時病情擴充套件緩慢,低溫多雨時,病害擴充套件到生長點,病苗枯死。

    2、成株葉片染病初呈綠色小圓斑,後逐漸形成中間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大小2-5毫米,有的病斑呈橢圓或不規則形,溼度大時,葉背面病斑中間生出密集的灰色黴層,發病重的病斑佈滿整個葉片,最終病斑融合導致病葉乾枯。

    3、莖部染病產生橢圓形病斑,中央褐色,邊緣紅褐色,密佈微細黑點。莢上病斑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灰色,邊緣紅褐色。

    4、豆粒上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病斑上黴層不明顯。

    二、大豆灰斑病主要是如何引起的?

    1、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成為次年初侵染源。病殘體上產生的分生孢子比種子上的數量大,是主要初侵染源。

    2、種子帶菌後長出幼苗的子葉即見病斑,溫、溼度條件適宜時病斑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造成田間大面積發病。但風雨傳播距離較近,主要侵染四周鄰近植株,形成發病中心,後透過發病中心再向全田擴充套件。

    三、如何有效防治大豆灰斑病?

    1、選用抗病品種並及時更換抗病品種。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種較多,優勢小種變化頻繁,導致品種抗性很不穩定,在生產中應密切注意病菌毒力變化,及時更替新的抗病品種。

    2、農業防治。

    合理輪作避免重茬,收穫後及時深翻,消除田間病殘體。

    3、藥劑防治。

    對葉部或籽粒上病害,可於大豆結莢盛期,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環境和病情的藥物進行噴灑防治,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角獸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