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牛犇NBB

    羊肚菌烘乾工藝要求,採收天氣、採摘批次不同,都略有差異。受天氣的影響,下雨天或者天晴,羊肚菌採摘的批次,比如第一茬菇、第二茬菇、第三茬菇,羊肚菌的肉質跟含水量都是不一樣的。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種乾鮮比為1:6~8的物料,第二種乾鮮比為1:8~10斤的物料,第三種乾鮮比為1:10~15的物料。

    02

    乾鮮比為1:6~8的烘乾工藝:

    總時間控制在四個小時以內,一般會分四段進行乾燥。一般在第一個區段設定的時間在3小時左右,設定的溫度可以上到35℃,溼度控制在70%以內。羊肚菌烘乾要求形狀要飽滿,羊肚菌中間是空的,中間不能塌掉,塌掉就不值錢了,透過3個小時進行一個低溫的定性定色。

    第二個階段把溫度逐步上升到42℃,烘乾時間在2小時左右,溼度會降到55%以內。經過第二個階段,羊肚菌很明顯感覺手心捏的時候,柄上不會有成滴的水掉下來,感覺在收縮,水分已經減少很多了。透過第一、二階段的烘乾後,可以把溫度提升到48℃,設定在35%的溼度,進行2個小時的乾燥,乾燥的速度就快很多。上升到48℃的時候,裝置的乾燥速度就要加快,進行快速的乾燥。

    第二個階段乾燥之後,羊肚菌表面基本都乾透了,這時候往下倒羊肚菌可以聽到比較脆的響聲。這時候羊肚菌是不是乾透呢?其實不是,我第一次做實驗的是時候誤以為已經烘乾好了。其實羊肚菌外面幹跟裡面幹還是有一定的區別,這時候用手輕輕捏一下菇柄,柄與菌帽接頭的地方有個轉角,捏這個位置,如果它是軟的,或者用手去摸一下,裡面還是溼漉漉的,證明還是沒有幹。

    最後要烘乾最裡面的水分,溫度要提升到55℃以內,設定到53℃,把溼度降到15%以內,對羊肚菌進行一個高溫乾燥,把裡面的水完全乾燥掉。這個階段乾燥之後,羊肚菌不管從任何地方捏,都可以聽到脆脆的聲音,從托盤往下倒的時候可以可以聽到嘩啦啦脆的響聲,而且捏開以後裡面就乾透了。

    這個時候不要急於裝袋,稍微讓它在空氣中待10分鐘至20分鐘,讓它表面稍微回軟一點。要不然硬梆梆的,裝袋過程中會被損壞,全部脆掉變成粉末狀,哪怕出現小小的擠壓震動,都會有損失。

    03

    乾鮮比為1:8~10的羊肚菌烘乾工藝:

    再跟大家講一下乾鮮比為1:8~10的羊肚菌。羊肚菌在採收的時候根據天氣時間採收的,批次量最大的就是這種。這個時候第一階段的烘乾低溫時間要調長,而且把溫度降低。乾鮮比為1:6~8的羊肚菌,一般溫度設為35℃,而乾鮮比為1:8~10的羊肚菌烘乾溫度在35℃時,要把烘乾時間加長到4個小時左右。期間有2個小時把溫度設定在32℃以內,調到30℃~32℃,相當於多分了一個烘乾時段。溼度也是按我們要求的溼度,不能超過70%,低溫的時候,把第一段4個小時分為:2小時30℃,2小時35℃,30℃的時候,溼度可以稍微高一點。羊肚菌最怕高溫高溼,溫度升到35℃,溼度一定要控制70%以內,預防出問題。第二個階段,相當於溫度升到42℃ 這個時間也要適度的延長3個小時,溼度控制在55%以內。

    乾鮮比為1:8~10的羊肚菌透過第二階段的3~4個小時烘乾,累積烘乾時間達7個小時。有的人可能想已經烘了7個小時就可以了,比較安全,其實透過這個時候風險是最大的。溫度上去了,水分也會出得非常快。高溫高溼時,羊肚菌最容易出問題。溫度一高,溼度一起來,它不像別的物料發黴變色,而像煮熟了一樣,馬上就塌掉了,塌掉了水就出不來,形狀像黑膠片一樣,這樣就不值錢了,就要報廢。所以這個時候特別注意溼度控制,一定要把溼度降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裝置一定不能夠出現故障,機組出故障就會出現溫度在上升溼度降不下來的情況,排溼量不夠。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相當一個反覆一樣,羊肚菌就會發汗,一發汗就等於死掉了。第三個階段,溫度上升到48℃,時間設為3小時,溼度保持在35%進行乾燥。最後一個階段,和乾鮮比為1:6~8的羊肚菌一樣,兩個小時53℃,溼度35%,保證羊肚菌內部全部乾燥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最近播出的電視劇《長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