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昭明文選》,以下簡稱《文選》;《群書治要》,以下簡稱《治要》。此兩書,不僅所選篇目不同,這還在其次。最關鍵的,是編纂目的根本不同,這才是兩書最大區別。

    《文選》,南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所編,是中國目前現存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

    蕭統,501-531年,字德施,天監元年立為太子。他著作頗多,多已佚失,僅《文選》一書傳世。

    因其早夭,死後諡“昭明”,所以後來《文選》多被稱為《昭明文選》。

    《文選》,收錄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之間,共一百三十個知名作者和少數佚名作者作品,計七百餘篇(首)。

    蕭統在《文選》序文中,講到了他的“入圍”選擇標準。

    他把經、史、子與文學相區別,並將其三類排除在文學之外。只是對於史籍中“綜輯辭采”、“錯比文華”的篇章,才可能選擇。

    什麼是文學呢?蕭統認為,就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說白了,就是辭藻華麗、聲律和諧的楚辭、漢賦和六朝駢文。因此,此類作品佔了《文選》相當大比重。

    詩歌方面,也選了注重格律的顏延之、謝靈運等人的入集。像陶淵明等平易自然的作品,反而很少收入。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具有強烈感情且富有揭露性的作品,他就更不會去選了。

    就文化發展來說,六朝,是繼漢開唐的重要時期。站在這個階段回望,楚辭變為漢賦;漢賦變為俳賦;俳賦變為律賦,這是文學發展的一條線索。另外,西漢散文駢文變為東漢駢文;再變為六朝駢文。還有,詩歌由古體變為律體。總之,六朝時期,已經為唐朝文化的大爆發,基本準備好了條件。

    《文選》在這種轉變和條件的積累中,發揮了相當的作用。

    唐初,太子內帥府參軍李善,為《文選》作注,使此書更為流行。唐開元年間,又有五臣注《文選》。流傳至今的,是以上注本的合集,稱《六臣本文選》。

    《治要》,比《文選》編的稍晚了點,唐初。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欲覽前王得失,遂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輯錄經史百家中有關帝王興衰的各種記載,於是魏徵等人編成此書。

    從這個編書的出發點,已於《文選》大不同。《治要》,是帝王之書,類似於《資治通鑑》。只不過,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仍以講史為主幹;《治要》則是“類書”——將同類書籍集於同一名下。

    《治要》,主要取材於六經、四史、諸子百家,所謂“上始五帝,下迄晉年”,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群書,剪截淫放”,編輯而成,計有五十卷,共約五十餘萬言。

    《治要》選材的標準,就是“治要”——以治為要,即“務乎政術,存乎勸戒”。在選擇中,以“博而要”確定取捨。所以,魏徵等人刪其繁雜,擇其精粹,高度濃縮,得成此書。

    此書唐後即佚。直到清乾隆年間自日本重新傳入。是唐代日本遣唐使帶往日本,而且傳入的是唐代善本。只是缺第四、第十三、第二十共三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駐外使節再次從日本引入此書,並在國內分四冊刊行。

    新刊《治要》第一冊目錄如下,對比可知與《文選》區別:

    卷一,周易治要/卷二,尚書治要/卷三,毛詩治要/(缺)卷四,春秋左氏傳治要/卷五,春秋左氏傳治要(中)/卷六,春秋左氏傳治要(下)/卷七,禮記治要/卷八,周禮治要;周書治要;國語治要;韓詩外傳治要/卷九,孝經治要;論語治要/卷十,孔子家語治要/卷十一,史記治要(上)/卷十二,史記治要(下)。

    如果問我,我寧可看《文選》,裡面確有一些文學作品,不容易見到。至於《治要》裡面的“治要”,不如去看原書了,給皇帝摘編的“語錄體”,不看也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百夫長與超級征服者有可比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