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府趙王爺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東京汴梁,徽、欽二帝被擄,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淪為階下囚。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所以對於金朝,宋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當年岳飛窮盡一生之志,北伐抗金,為的就是報仇雪恨,只可惜奸人當道,受莫須有之冤,怒髮衝冠,含恨而終!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湖北人。其出身於將門世家,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其父孟宗政也是一員抗金虎將!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早在年少時候,孟珙就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抗擊金朝,戰場經驗不可謂不豐富。

    公元1217年,在蒙古人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的金朝開始了最後的作死,居然敢不顧兩線作戰的危險,發動了侵宋戰爭。南宋王朝就是在這樣一個被動的情況下,踏上了復仇之路!

    孟珙父子就是在這場持續七年的戰亂中成為南宋抗金的主要將領。父子兩先後取得了襄陽之戰、棗陽之戰的勝利,紛紛收復失地。孟宗政去世後,孟珙又接過重擔,繼續與金軍作戰。

    公元1233年,南宋王朝與蒙古人正式聯合,開始滅金之戰!孟珙奉命領兵2萬、運糧30萬石踏上了滅金的征程。

    對於南宋來說,此戰不僅僅是要復仇,更是要展現軍威,使蒙古人心有餘悸,不再重蹈當年連金滅遼的覆轍!

    最終,金朝覆滅,孟珙一雪百年國恥,是為國家之英雄!

    宋理宗表揚他:“卿名將之子,忠勤體國,破蔡滅金,功績昭著。”

    而當皇帝問道應對滅金後虎視眈眈的蒙古人之時,孟珙答道:“臣介冑之士,當言戰,不當言和!”

    公元1235年,蒙古人終於安奈不住,舉兵分三路南下,開啟滅宋之戰,史稱宋蒙戰爭。

    在最為重要的京湖戰場,蒙古人攻勢最猛,連破襄陽、隨州、郢州及荊門軍、棗陽軍、德安府,南宋的整條京湖防線千瘡百孔。

    很快,蒙古大軍便兵臨長江,目標湖北荊州!此地戰略位置很重要,蒙古軍如果攻佔這裡,既可以西攻川蜀,又可以沿江東進,還可以南下湖湘,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朝廷急忙令孟珙率軍救援,孟珙幸不辱命,以劣勢兵力,大破蒙古軍,成功守住荊州!

    1237年,孟珙守黃州,蒙古軍數月不克,死傷“十之七八”,不得以退兵。南宋王朝的被動形勢開始扭轉。

    1238年,宋軍在荊襄戰場展開了反攻。孟珙成功收復襄樊,獲取了中路戰場的主動權。待中路戰局稍緩,孟珙又率軍轉戰四川,成功救援夔州。

    能夠打敗強大的蒙古鐵騎並透過反攻收復失地,簡直就是奇蹟。所以,後來的軍事學家稱孟珙為“機動防禦大師”。

    公元1240年,宋理宗授45歲的孟珙寧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並且承擔了建立四川防禦體系的重任。與此同時,建節也標誌著孟珙憑藉傑出的戰功獲得了宋廷的高度認可,繼岳飛、畢再遇後成為了南宋第三位旗幟性大將。

    公元1246年,由於積勞成疾,孟珙病逝,時年51歲。訃告傳到杭州,宋理宗十分震驚,下詔輟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贈少師。其後累贈至太師、吉國公,諡號“忠襄”。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珙的整治下,四川防禦體系煥然一新,固若金湯,在抗擊蒙古進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縱觀孟珙一生,他作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體化的防禦體系,將後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衛南宋政權、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軍戰火荼毒的宏偉事業中。無論戰功還是品德上,都堪稱英雄。

    所以,這樣的人應該值得我們銘記!

  • 2 # 淮西一哥

    感謝邀請,孟珙是南宋將領孟宗政之子,先說他老子孟宗政,寧宗時期,他是趙方所推薦,在戰場上靠是一刀一搶拼出來的功名,主戰派之一,公元1217年{嘉定十年}金軍迫於蒙古的壓力下不想認慫決定南侵。想在南宋這裡找回一點面子。雙方幹了好幾年,孟宗政解救棗陽之圍。在湖陽打的金軍落花流水。金國已經強弩之末了,對付南宋或許是五五開,但面對那是蒙宋聯軍。

    孟珙在在隨父親征戰時鋒芒畢露。關於公元1232孟珙等人率軍2萬帶了三十萬餘萬石糧草,助蒙古合圍蔡州。我剛一看以為是率軍三十萬。雖然金哀宗城破殉國。這個南宋自己安慰自己吧。公元1235年窩闊臺攻宋。理由是南宋背盟。孟珙坐鎮荊襄,幾場戰役下來,窩闊臺無功而返。但等到孟珙死後,公元1259年蒙哥南侵,這次蒙古沒有給南宋任何機會,雖然在蒙古在襄陽受到了一點阻力,肯下這塊硬骨頭。

    孟珙從最初跟隨父親在戰場上拼殺。從一個不知名的一個小人物,一步一個腳印,先後拜寧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進封漢東郡侯,任京湖安撫制置使。坐鎮荊襄。成為一方諸侯。公元1146年孟珙死後南宋失去了一位鎮守荊襄地區的悍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慢慢轉冷,要不要給作物用防凍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