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遠不凋零的花

    我爸生於40年代,快到70從村支書卸任!一輩子兢兢業業,克己為人,從年輕時當會計,老來被村民選為書記!村裡德高望重!我媽媽年輕時日夜繡花,種農田。四十多歲時我爸說別把眼睛繡瞎了,才停止繡花。後面就是種農田,很辛苦!這代人心地善良,勤勞樸實,與世無爭!

  • 2 # 金色晚霞

    40年代的老農民死了一部分,剩下來的可分為以下幾個群體:一是改開之後被亊業單位聘用過的老農民,大都有退休或養老金,日子過得舒坦,但其農民的土地相關的紅利一樣沒少。二是早年在村裡當過赤腳醫生,赤腳獸醫,沒能轉正的民辦教師等,他們正在享有一定數量的養老金,或有關部門正在為這些民師申辦養老或補貼亊宜。三是原來在村裡任職的正副職幹也享有少數的補貼。四是什麼也沒有做過的老農民。在這大一個群體中從以上的分類不難看出,過得好的佔一部分,過得比較好的佔一部分,過得不好的佔一部分。凡是有養老金或補貼金的一部分老人都相應的退岀了農耕作業,過田園生活。什麼也沒有的那部分老人不得不以田地為依託,在土裡刨食刨一點算一點,直到不能動為止。這就是農村40年代老農民的真實寫照。

  • 3 # 毛春旺1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老了仍在農村。我就是四十年代人,雖然,我不是農民,但我熟悉太多的同時代的老農民。

    伍某,老書記,八十一歲,四男一女。但他好勝,不要子女養,不要子女錢,老夫老妻倆,仍披星戴月把田地種,養雞養鵝還養豬,田地種高粱,用高粱來釀酒,一年光酒買出去,收入兩萬多,還養一母豬,母豬一年下兩窩,收入肯定一萬幾。菜自種,糧自給,辛勤換來的生活仍滋潤。

    邵某,女,七十六歲。三兒兩女,丈夫早去世。兒女供她糧食。她自家也種菜,國家有老齡補貼,還要幫人採茶葉,掙得零化錢,生活也舒適。吃了晚飯,結伴馬路走,嘻嘻哈哈尋開心。

    伍某,男,七十八歲。父母年輕時就去世,家庭窮,沒娶妻,六十五歲進了敬老院,無憂愁,身康健。我常對他說,無兒無女光棍人,比有心有女的人,晚年生活更愜意!

    當然,在農村也有貧窮老人。

    當今,黨的政策好,老人補貼這個年齡段的已有近兩百,日常開支也能過去。只要身體好,不犯病,也是開開心心度餘生!

  • 4 # 平平淡淡he

    40年代的老農民經歷了無數次的社會變革,吃了不小的苦,吃不飽是常有的事,可那個時期所有主糧都是常規品種產量低,再怎麼努力能夠溫飽就不錯了。現在還在的老農民國家也有一百多元一月的養老金知足了,農民的要求非常簡單,有飯吃兒女們孝順就行了

  • 5 # 果果奶奶7069

    40年代的人都經過了人生中的風風雨雨,經過了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但是活的很開心,因為40年代的老農民思想單純,沒有那麼多壓力。現在他們只要身體健康還繼續吃苦耐勞的幹活。40年代的老農民就這樣活。

  • 6 # 傳道子

    出生在40年代的農民,到現在己是70多歲了,自古人生70古來稀,活到這個歲數也不錯了。

    他們經歷太歲的艱難與困苦,飢一頓飽一餐的渡過了磨難的歲月,甚至是風餐露宿的人生經歷,回想起當年的苦難生活,有的老人忍不住流下了悲傷的眼淚,回憶當年情景是多麼的不辜啊!

    今逢太平盛世,和平年代,他們也應該有個美好的願望,怎樣活在當下的年代,活出怎樣的人生高質量的生活。

    我村有一對老夫婦,40年代出生的人,膝下有三男二女,都己成家立業,。夫婦倆生活能自理,不用子女接濟,於近年開一間小賣部,生活能自給自足,逢“圩日”搭著村中的三輪摩托車去到鎮上趕圩(三天一圩),進一些“日用品",順便買一點米和菜,以打發日常自得其樂的生活。

    夫婦倆不種地,自己的責任田己分配給三個兒子耕種,只種有一小塊坡地的菜,自給自足。平日裡偶爾去親戚家串門,帶上自己的本土特產去,住個兩三天,閒談農村話題,因為他們的孫子己大了,不用他們看管了。

    在家裡,夫婦倆空閒時間看看電視,賣點商品就這樣渡過日復一日的時間。如若村中有喜事,男主人去幫主家寫“對聯"(因為男主人寫得一手毛筆字),有親朋好友來主家“隨禮"的,男主人也代幫收下,並記上"禮部",喜事散後交給主家。

    夫婦倆很少外出旅遊,都是在村中散步的多,偶爾也打打牌,多數時間都是經營小賣部。飲食方面,食著自己種的菜和自己養的家禽,有時也食一點野菜,基本上每個月去挖點野生草藥來煮,隔三差五的煮一些來吃。歲月如流,幾年間也不見夫婦倆有何病症,反倒是精神抖抖,面目象是童孩的臉。

    由此觀之,生活在當下的老農,只要能合理的調理自己的生活、工作、身體、心理都能收到美好的的人生!

  • 7 # 慕溪農業

    這是一組民國時期中國老百姓生活的老照片,照片中古樸寧靜的村莊,淳樸的民風,很容易喚起我們對農耕時代生活的記憶和嚮往。

    這組拍攝於1941年的照片取材於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可以看出,當年在日本人沒有侵略過的地方,農村的生活情況還是比較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