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都在翹首期盼國家線的時候,有網友說收到了研招網的簡訊,簡訊內容為:根據最新訊息,教育主管部分和各高校正調研製定網路複試和傳統複試的結合方案。另外國家線至少要等半個月才能公佈。有小夥伴收到這個簡訊嗎?
除了國家線,小夥伴們關心的就是線上複試還是線下複試的問題,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院校都是做線上線下兩手準備。而且大家也控制不了,你所報考的院校是線上還是線下。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備考,提升實力!
14個複試小經驗
一、跨專業者忌“死學”
跨專業考研的小夥伴,複習時容易學的比較死板,特別是只關注書本上現有的知識,而忽略了一些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以及新研究。出了複習書本上的內容,可以多看看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導師們的研究動態和論文觀點等,最好能提煉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二、多看看專業領域著作
對國內外著名學者作品還要有重點地進行涉獵,因為複試中導師們提的問題往往與之有關。多看一點典型的著作,有益無害。
三、老套問題新答法
詳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讓老師印象深刻。
四、理論、實事相結合
多翻閱一些專業期刊,同時對本年度業內發生的熱點事件要有一定的瞭解。在回答導師問題時,最好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五、自我特色多強調
要積極的表現一些自己的優點,如果沒有特別可拿出來說的特長,那麼就給導師一種可以踏踏實實收集資料、認認真真做學問的印象,很多導師是欣賞這類學生的。
六、適當“賣弄”學術詞
在表述觀點時用些比較專業的詞語,簡單的幾個詞語就可以讓老師看到你的功底。
七、表達、接受兩相宜
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要只一味表達自己的理念,和老師互動要有來有往。
八、態度嚴謹求精 確
有的學科很講究正確性和嚴密性,要做到簡單、準確,問題要清楚。
九、“我就是個研究生”
要從研究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要像研究生那樣對問題進行整合、分析、舉一反三。
十、態度誠懇心態正
要有良好的心態,畢竟初試都挺過來了,還怕什麼。態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裝懂。
十一、敢於開口說英語
在英語口語表達上沒有做到優秀,在考場中不要犯沉默這一大忌。
十二、主動溝通不怯場
在整個過程中,不要怯場,落落大方。懂的問題就積極與導師互動,不懂的就主動和導師溝通,讓他覺得你有學術精神。
十三、經驗教訓多吸取
可以多看看學姐學長們的經驗貼,好的經驗要吸取,失敗教訓要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十四、有備也要有創新
有時候準備過了頭也不好,不要回答的比較生硬而且有準備之嫌,有的導師更喜歡創新的學生。
近日大家都在翹首期盼國家線的時候,有網友說收到了研招網的簡訊,簡訊內容為:根據最新訊息,教育主管部分和各高校正調研製定網路複試和傳統複試的結合方案。另外國家線至少要等半個月才能公佈。有小夥伴收到這個簡訊嗎?
除了國家線,小夥伴們關心的就是線上複試還是線下複試的問題,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院校都是做線上線下兩手準備。而且大家也控制不了,你所報考的院校是線上還是線下。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備考,提升實力!
14個複試小經驗
一、跨專業者忌“死學”
跨專業考研的小夥伴,複習時容易學的比較死板,特別是只關注書本上現有的知識,而忽略了一些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以及新研究。出了複習書本上的內容,可以多看看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導師們的研究動態和論文觀點等,最好能提煉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二、多看看專業領域著作
對國內外著名學者作品還要有重點地進行涉獵,因為複試中導師們提的問題往往與之有關。多看一點典型的著作,有益無害。
三、老套問題新答法
詳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讓老師印象深刻。
四、理論、實事相結合
多翻閱一些專業期刊,同時對本年度業內發生的熱點事件要有一定的瞭解。在回答導師問題時,最好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五、自我特色多強調
要積極的表現一些自己的優點,如果沒有特別可拿出來說的特長,那麼就給導師一種可以踏踏實實收集資料、認認真真做學問的印象,很多導師是欣賞這類學生的。
六、適當“賣弄”學術詞
在表述觀點時用些比較專業的詞語,簡單的幾個詞語就可以讓老師看到你的功底。
七、表達、接受兩相宜
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要只一味表達自己的理念,和老師互動要有來有往。
八、態度嚴謹求精 確
有的學科很講究正確性和嚴密性,要做到簡單、準確,問題要清楚。
九、“我就是個研究生”
要從研究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要像研究生那樣對問題進行整合、分析、舉一反三。
十、態度誠懇心態正
要有良好的心態,畢竟初試都挺過來了,還怕什麼。態度要端正,不要不懂裝懂。
十一、敢於開口說英語
在英語口語表達上沒有做到優秀,在考場中不要犯沉默這一大忌。
十二、主動溝通不怯場
在整個過程中,不要怯場,落落大方。懂的問題就積極與導師互動,不懂的就主動和導師溝通,讓他覺得你有學術精神。
十三、經驗教訓多吸取
可以多看看學姐學長們的經驗貼,好的經驗要吸取,失敗教訓要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十四、有備也要有創新
有時候準備過了頭也不好,不要回答的比較生硬而且有準備之嫌,有的導師更喜歡創新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