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拔一根毛,能利天下,都不去做!楊朱這句話很有名。有名得讓人覺得他自私得很莫名其妙。很可笑。

    實際上,按孟子說法:“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其學說影響在當時非常大。僅靠一句近乎愚鈍自私得像白痴一樣的主張是不可能得到天下很多的共鳴的。

    楊朱是戰國時期魏華人,他反對儒墨,主張貴生,輕物,愛己,為我。

    楊朱的這句話常被不同哲學主張的對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等擷取,痛批,取笑。很多人也因這句話而覺得楊未這個人很無聊,連根毛能利天下都不捨得給別人,這種人有什麼用?

    楊朱這句話肯定是有前後邏輯的。可惜,我們無法看到他前後闡述的內在邏輯的原文。但據其它資料顯示,楊朱這樣說過:“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說:“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於一國,而未合於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於天下。”

    從中可看到,楊朱雖然受道家、法家駁斥,但他的思想在某方面很像老子和莊子:無用才是大有用。“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對天下沒有利的才是天下最有利的東西。人人不顯出對天下有利,人人身上不存在被人盤算被人謀取利益的東西,天下就大治了。

    而且,楊朱在上面明顯還想表述:不能因為天下很多東西有用,就將天下所有有利的東西集於一身。確實,無論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都不能對她索取不停,取之不盡。

    楊朱又主張:真正有違於個人人性和本心的東西,即使可暫行於一國,但必不能長久於天下。

    楊朱強調別讓外界的東西的價值超越自己,不過份追求、不過份確認外界的比對而形成的更高價值的主觀判斷,從而避免無謂的紛爭,從這方面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是社會化生存的動物,人與人絕然毫無聯絡地存在是不可能的。只強調自我獨立,完全無視他人的互助之用,這是做不到的。

  • 2 # 霍大勝

    這就是道家的獨特之處,也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方。一般人是慣性思維,道家是反向思維。你看到了一件事的正面,道家看到了它的反面;你看到了一件事的好處,道家看到了它的壞處。道家“辯證法”就是不走尋常路。

    之所以“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有它的深層邏輯,背後有它的故事。有個叫做禽子的問楊朱:“去你身上一毛,救一個國家,你願意嗎?” 楊子說:“國家那是一根毛能夠救的。” 禽子曰:“只是假如,你願意嗎?” 楊子不願意。 禽子於是向另外一個叫做孟孫陽的說起這件事.。 孟孫陽問他:“如果割傷你面板,給你一萬金,你願意嗎?” 禽子說:“願意。” 孟孫陽又問:“斷你一條手臂,讓你做國王你願意嗎?” 禽子猶豫了。

    只能說道家太瞭解人性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隴而望蜀,得寸而進尺。因此楊朱“一毛不拔,”我不做好人,也不給別人做惡人的機會。假如人人都像我楊朱一樣,一毛不拔,但也不損人一毫,我不利人,但也不損人,自然天下太平。這就是楊朱的理論。

    老子一書中相似的觀點很多,比如“上德不德。”老子認為最好的道德就是不要講道德,因為一旦講道德,就有道德模範標準,就會讓人崇尚這個標準,就會產生“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因此莊子也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道家辯證法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普通人可以居安思危,趨吉避禍。做生意的和企業管理的身邊一定要有這樣一個朋友,因為他能在你安逸時看到危機,困難時看到希望,會時時刻刻用不同思維、站在不同角度上看問題。

  • 3 # 善良平安

    如何評價"拔一毛而利天下(君孑丿不為也?

    這句話是古人楊朱說的。他自己把自己比喻成君子。是相對於小人而言。我不做為,也比小人有作為強。

    所為小人的思想行為,自私自立,不擇手段。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而君孑的心懷和心量就要比小人大一些。同一樁事情,君孑和小人的感受也不相同。這就是君孑不為而為之,小人有為而無益。

    小人所做所為都是利己,就會害人,騙人侮辱人等一些行為,這樣才謂之是小人所做。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對社會設什麼益處。而君子既使他"拔一毛而利天下(君子丿不為也?他對社會也沒有害處。這是古人留下的:小人以利,可用之。君子無用。小人與君子各有短長。這就形戒了社會,是一體的。互相促進,相互治約平街一些事物。這就是各有缺點,君子小人都是社會動物。

  • 4 # 秦春目

    披一毛而利天下,這句話是披為天下利益,也是歸給主為天下。

    人著君子,是為天下太平,是與天下為公道,真理,事實、實在、自在今在、以後永在。我就是要能披一毛文化,都要與耶穌基督才能戰勝,利天下人所有,榮耀歸給主耶穌基督聖名求,啊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企工人待遇太低,會對國家不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