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之風16
-
2 # 放牛郎735
乒乓球作為中國的國球,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上一直都是“無敵之師”,隨著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國際乒協為了縮小其他國家運動員和中國運動員之間的差距,從而鼓勵更多人參與到乒乓球運動中,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加大球體直徑,比如改變比賽賽制等......
至於為什麼現在削球手變少了,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1、和乒乓球直徑變大有關
乒乓球比賽中,擊球后,球體在空中極速執行,同時又帶著旋轉,因而會改變運動軌跡,形成弧線,很難快速判斷其落點並做出正確的處理。中國球員的特點是靈活多變但力量偏小,比較擅長弧線球的處理,尤其是削球技術,更強調弧線的特點。乒乓球的直徑從原來的0.038m增加到0.040m,重量從原來的2.50g增加到2.70g,看似增加不多,但是透過專家分析資料顯示:球重增加了8%,體積增加了16.64%,從而使球速降低了23%,旋轉減弱了13%,無形之中大大削弱了與中國隊特點相似的削球手的優勢,所以打削球技術的人少了。
2、削球技術本身偏向被動進攻
削球技術並不能作為一種主要進攻手段,只能作為一種起調整作用的輔助打法,優勢時可以透過削球穩定節奏,壓制對手;劣勢時可以透過削球打亂對手節奏麼從而找回主動,現如今,乒乓球運動發展迅猛,隨著部分中國退役運動員去別國當教練,其他國家尤其是日韓球員球技提升很快,各國選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削球就像下蹲式發球一樣,不能一直使用,否則就會被對手摸清套路,失去主動權,但從進攻手段來說。還是偏於被動,是等著對手失誤的打法!
-
3 # 乒乓社交開球網
首先,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將從歷史原因、技術打法、器材裝備三個維度來講講。
1)歷史原因
我們知道,上一次削球手獲得世界單打冠軍還是六七十年代,當時中國的童玲獲得了世乒賽女子單打冠軍,但據說這個冠軍也是我們事先有所安排。接下來就是朱世赫進入世乒賽決賽、金宋依進入奧運會四強的這波操作了,所以從歷史上看,削球手是很難突破,達到世界四強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2)技術打法
削球主要是透過旋轉變化來化解進攻球員的進攻,如果是交手次數較少的對手,削球手還能透過旋轉變化、體力消耗有一定的優勢,但現在比賽較多,大家都是經常交手,很難有奇兵出現。你的旋轉哪怕再詭異,碰到自己的隊友,天天在一起打、一起練,你還能有多少勝算呢?
3)器材裝備
現在改用塑膠球,對削球手可以說是致命打擊,有的人可能會說,不是速度變慢了嗎?對削球手的防禦有幫助呀,的確是速度變慢,這一塊削球手是有一定的好處。但更大的變化是旋轉變弱,這幾乎讓削球手走到了死衚衕。以前靠著旋轉強,削過去的球你很難發力,現在大家對付削球都可以直接爆衝,你削球手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打壓。
綜上述,給予這幾個原因,削球手的出路已經很窄,於是現在削球手已經不多見了。
-
4 # 功夫與乒乓
現在削球選手不多見了,主要原因還是國際乒聯對乒乓球的變革,小球變大球,材質改成塑膠的,使乓乓球的旋轉力變弱了許多,從而使打削球的人越來越少了。
削球是一種防守性質的技術打法,削球選手主要是靠乓乓球的旋轉來壓制對手,讓對手回球變的困難,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特別是削過去帶有很強下旋力的下旋球,對手攻擊性回球極易下網,只能釆用消極性的回球,是一種較好的得分手段。改為塑膠大球后,旋轉力明顯的下降了,這種威脅力降低了,反而使進攻變得更加凌厲了。
原本乓乓球就是進攻為王,近臺快攻,強力弧圈球,大力抽殺,擺短,大角度調動對手,突擊直線,暴彈等等。打起來瀟灑觀賞性強,啪啪啪三下五除二,得分了。削球則要磨半天才完成一次球,還保證不了能得分。球改後進攻性技術越來越豐富,得分手段越來越多,進攻性選手得分變得更容易了,從而更加壓縮了削球手的生存空間。
即使在球改以前,在比賽中削球手取得好成績的就很少。主要是削球只有側旋,下旋兩種主要技術打法,比賽中缺少突然性和變化性,得分還是要靠反擊的進攻。而削球手往往站位較遠,想反擊進攻就必須跑回臺前來,使對手有比較多的預判時間,沒有突然性的效果。缺少突然性,得分就難。而對手回一個臺內短球時,削球手回球十分被動,弄不好就丟分。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特別是球改後,進攻性打法佔據了世界乒乓球技術的主流,削球選手要取得好成績會越來越難,必然會造成削球手越來越少了。
回覆列表
記得梁羽生小說裡有一種拳法叫苦惱拳,練這種拳法時候,自己非常苦惱,可是練成了,對手非常苦惱。我想削球手就是這樣的,不容易出成績,對選手要求太高,太激情不行,太沉穩也不行,心理素質必須超人一等,不如進攻型選手容易出成績。而攻擊型選手面對削球手總是有心理優勢,那就是隻有我打不到的削球,沒有打不死的削球,讓對手總是信心爆棚,對削球手來說真的不是好事。總之,削球手不容易練成,出成績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