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千年

    楚漢爭霸期間,項強劉弱是擺明的事實,漢軍中的曹無傷確是一個關鍵人物,主要關鍵點就在於給項羽通風報信。

    史書記載: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這個曹無傷,雖然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但是告密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不好,弄不好還要丟性命的。當時項羽實力強大,巴結項羽的心情能理解,出賣主子就不對了。

    項羽做的也夠叫絕了,經不住劉邦的幾句好言好語,就把巴結自己的人給賣了,雖然痛恨告密者是大家一致的心情,但是這樣出賣告密者,顯得項羽有些不夠英雄所為,單從這點來看,項羽後來的失敗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不懂得維護有利於自己人的利益。

    劉邦倒是乾脆利落,回去就將曹無傷給咔嚓了,在維護下屬和自己人上面,劉邦比項羽強多了,同樣是鴻門宴,項羽的叔叔給劉邦通風報信,劉邦就沒有出賣他,這樣來說,項羽和劉邦差遠了。

    所以說項羽出賣曹無傷的做法不可取。

  • 2 # 戴老師講歷史

    首先上結論:要不然怎麼說項羽必亡呢!這裡講一個小故事——小學的時候,同桌沒寫作業,交不上去,害怕老師揍他,我就勸解一句說:就說忘帶了唄。結果一會兒老師找他問他為什麼不交作業,他立刻就招了,說:沒寫,他讓我說忘帶的...大家可以猜一猜,以後我還會不會幫這種弱智的忙?項羽之必亡也是這種理由。

    事實上,只要項羽不是弱智,就應當知道自己說出內奸曹無傷的名字。那內奸曹無傷就必死無疑!但項羽為什麼要說出這個名字?

    再來倆個歷史小故事故事——當年唐高宗想廢武后,被武后責問的啞口無言。就說我本無心廢你,只是上官儀勸我罷了!於是上官滿門被殺;司馬昭讓成濟弒君,之後又想殺成濟,成濟死時,大罵司馬。有人可能不明白這倆小故事背後的道理,第一個歷史小故事,最後武則天篡位的時候乃至迫害幾乎殺盡李家子孫宗室,滿朝文武又有哪個人出來激烈反抗的——寒心唄;第二個,以後司馬家八王之亂出問題的時候,有哪個忠臣全心全意為司馬家匡扶社稷的——寒心唄。

    最後給大家看看項羽和曹無傷以及劉邦的原文,大家自行判斷項羽寒不寒人心——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此乃天意,非戰之過的霸王?呵呵,輸了完全屬於活該!

  • 3 # 寄暇學宮

    曹無傷這個人,很個很有意思的人。史料是如此的少,只有隻言片語。要不是曹無傷蹭到了鴻門宴這個熱點,恐怕在史書上連名字都不會留下。

    《史記》鴻門宴一節,曹無傷的名字分別在開頭和結尾各出現一次。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項羽聽說後的反應,自然是勃然大怒,要發兵攻打劉邦。(鴻門宴細節略)劉邦回到自己軍營,立刻殺了曹無傷。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司馬遷用的是“誅殺”兩個字,說明曹無傷是背叛。

    另外一處,在《高祖本紀》裡:

    秦泗川監平將兵圍豐,二日,出與戰,破之。命雍齒守豐,引兵之薛。泗川守壯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泗川守壯,殺之!

    這裡只有“沛公左司馬”,沒有“曹無傷”的名字。結合鴻門宴那段記載,可以認為“沛公左司馬”就是“曹無傷”。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這段記載有“雍齒”的名字,卻沒有“曹無傷”的名字。司馬遷為什麼會如此寫,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這個“沛公左司馬”是曹無傷,還是存疑。

    如果認定這段記載裡的“沛公左司馬”就是“曹無傷”,那麼曹無傷不僅是劉邦初期的人物,而且還是立有戰功的。

    這就又引出一個問題:

    最初一塊兒起事的曹無傷,在劉邦佔領咸陽之後(很快就要論功行賞了),卻突然出賣了劉邦。這是不是有點奇怪?

    很有可能,劉邦命令曹無傷守關。項羽的前部兵馬扣關之時,曹無傷沒有放項羽兵馬過關,無意中暴露了劉邦想稱王的野心。

    項羽在鴻門宴上向劉邦透露曹無傷告密,或許是要借劉邦之手殺掉曹無傷。劉邦誅殺功臣,必然會引起劉邦集團內部的不和。這應該說項羽也是走了一步所謂的好棋。

    凡事都有利弊。

    劉邦誅殺曹無傷,並沒有達到項羽期待的結果。劉邦回去之後,立刻誅殺了曹無傷,彰顯了劉邦的果斷。負面影響卻幾乎沒有。一是曹無傷有著向項羽告密的口實,二是曹無傷應該的確也是地位不高。

    項羽則揹負了出賣的罵名,從此以後劉邦的人再沒有向項羽暗通之人了。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林童話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