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跌跌撞撞的小青蛙

    中國信用社會的進步在加速,而且已經成績不俗。

    近日,在國內多個城市,支付寶圍繞“66信用日”、發起了一個基於“無人貨櫃”的社會信用實驗,實驗統計了借出物品被自覺、按時歸還的情況,而結果顯示,相比四年前由芝麻信用發起的類似實驗中62%的守信率,這一次表現較差的城市,按時歸還率也達到了95%。

    從四年前的62%到當下的95%,上述社會實驗華人守信率的提升,幅度可謂驚人。在宏觀意義上,這樣的巨幅提升作為信用社會的縮影,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社會信用文化的日趨健全,另一方面,信用文化的基礎是信用機制,在個人這個最微小而廣泛的信用“顆粒”上,信用機制的健全明顯離不開支付寶這樣的信用經濟平臺的商業化創新驅動。

    如果從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出發,信用建設其實並非空中樓閣,華人守信率大幅提升背後,實際上是個人信用正在變得更“值錢”——當一國經濟從貨幣經濟發展到信用經濟,所謂的“信用貨幣”就會出現,這個時候,信用開始體現出可以量化的經濟價值,換言之,守信,可以成為一種個人“財富”,而失信,則要付出必要的經濟成本。

    個人信用在過去4年變得“值錢”、體現出可以量化的經濟價值,其實是有跡可循的。背靠網際網路龐大的商業生態、廣泛的交易場景和人群,芝麻信用等市場化信用機制的出現,使得使用者憑藉個人信用而不是押金,即可享受共享單車、租車、住店等服務,這種信用活動的流行意味著在中國,個人信用記錄開始歷史性地取代押金、成為“信用貨幣”,對各種交易的介入快速深入。

    事實上,在發展平臺經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的當下,追溯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歷史,一開始這就是一種信用經濟,其發展的軌跡,也始終與最佳化信用機制緊密相關。如今已經普及到路邊攤的移動支付,當年就是為了解決陌生人之間線上交易時的信任問題誕生的,並且直接引發了之後電子商務的持續井噴,在這個過程中推出的各種信用機制,直至近幾年小微企業和平臺商家的純信用貸款,都在不斷強化著信用的經濟價值。到今天,信用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電商交易,在各種場景下的個人消費、小微融資等領域落地,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個人信用機制,開始體現出助力國家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公共價值和屬性。

    在變信用為“財富”、推動信用社會進步的意義上,脫胎於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信用機制的優勢是其他主體難以比擬的。相比一般金融機構,網際網路信用機制所覆蓋的商業場景、行業領域、人群範圍,決定了從信用資料到應用實踐

  • 2 # 金融筆記

    華人守信率攀升不是因為信用變得值錢了,而是不授信的代價提高了。目前針對不守信行為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相比較不守信的代價,守信還錢要簡單多了。

    失信人懲戒力度不斷加大

    現階段,如果個人失信會遭遇那些懲戒呢?現在比較成熟的有這麼幾個:

    失信人資訊被公示:

    公司層面只要能獲取名稱與社會信用程式碼證就可以直接查詢到失信情況,失信人想在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已經不可能了。

    限制乘坐飛機高鐵:

    按照發改委公佈的最新資料,截至今年5月底,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2504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87萬人次。

    現在的社會,去那裡都自己開車的負擔非常大,一旦不能坐飛機高鐵就意味著不能隨意出門了。

    限制高消費:

    高消費上的限制專案是比較多的,既包括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Golf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也包括購買新建不動產,甚至還包括購買高價值的保險跟理財產品等。

    也就是說,一旦失信,在社會中生活的質量會明顯下降,未來可能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新的限制措施出臺。

    失信的成本在不斷加大。

    信用體系的搭建關乎到國家發展金融體系穩定

    為什麼國家要這麼大力度的搭建信用體系呢?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完善的信用體系能促進社會發展。

    信用等級完善能幫助金融系統定價

    老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對於不同信用等級的人來說,享受到的金融定價是不同的,信用好的人借錢的成本也更低。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一旦可以差別定價,真正做到信用差的人放貸利率高,那麼金融機構在設定風控體系的時候就會容易得多,金融也能更快速的發展。

    信用體系完善能降低社會總的執行成本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收水費電費的時候打一個電話就好了,收錢會變得很輕稅,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追討欠款的時候,欠錢的是大爺,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追討很消耗精力。如果所有人都守信,那麼我們花在對付這些不守信用人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所有人的成本都降低了,社會的總成本也就降低了。

    這些好處共同決定了國家對信用體系的搭建越來越重視,每個人都應該盡力保持自己的信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冰花》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