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趣觀歷史
謝邀。要說古代年紀最小的進士,恐怕非北宋神童蔡伯俙莫屬,此人三歲就考中進士。各位讀者彆著急,這並非吹噓杜撰,從東漢時期開始,年齡在十二至十六歲的兒童, 能“情通經典者”就可以參加朝廷舉行的考試,優秀者可以拜為童子郎並授以官職。到唐朝時,朝廷設立童子舉,針對十歲以下能通經者,宋朝時又將條件放寬至十五歲以下,而且能作詩賦者亦可參加。合格者可以直接參加殿試,優秀者由皇帝賜予進士出身並授予官職。從這一點來說,蔡伯俙的進士身份是毫無水分的。
▲古代科舉場景繪畫
蔡伯俙,字景蕃,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出生於福建清南隅。蔡伯俙自幼聰慧過人,過目不忘,曾有當地舉人為父親做壽,讀了一篇又長又晦澀的祝壽詞,誰知他只讀了一遍,蔡伯俙就能當場背出,中途無一處停頓,令在場眾人無不稱奇。然而此時的蔡伯俙,還不滿3歲。至於誦讀祝壽詞的舉人也驚得目瞪口呆,半晌後才鄭重建議蔡父帶他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兩人跋山涉水到達汴京,進城時蔡父將蔡伯俙放在肩上,結果被守城的門監看到了,後者對蔡伯俙說:“你騎父作馬”,蔡伯俙立馬回道:“父望子成龍”。門監大吃一驚,覺得蔡伯俙有著遠超同齡人的聰慧。
▲古畫上的孩童
數月之後,蔡伯俙參加童子科考試,果然順利透過並進入殿試。皇帝金殿問策時,蔡伯俙對答如流,讓宋真宗趙恆讚歎連連,當聽聞他居然不到三歲時,更是發出驚歎,覺得是天佑大宋,才會降下如此奇才,於是宋真宗當場賜蔡伯俙進士稱號,任命他為秘書省正字(從八品),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官員。後來宋真宗又讓蔡伯俙和另一神童晏殊一同陪太子趙禎讀書。對於太子不喜讀書的現狀,兩位陪讀書童的做法卻截然不同,晏殊對趙禎是百般勸阻,而蔡伯俙則是百般逢迎。
▲宋真宗趙恆像軸(區域性)
由於皇宮門檻過高,太子難以跨過時,蔡伯俙更是直接躺下給太子當墊子,還專門給太子趙禎代寫文章,以應付宋真宗的檢查。有一次,宋真宗問及蔡伯俙是否想念父母雙親,蔡伯俙卻直接說:“皇帝即是我父母”,宋真宗聽後十分滿意。蔡伯俙在陪讀太子的過程中,將自己阿諛奉承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他對太子的奉承並沒有為他謀得任何好處——當趙禎即位後,晏殊不斷升官加爵,而蔡伯俙卻遲遲不得重用,只是被分配了一些閒職。
▲宋仁宗趙禎畫像(區域性)
蔡伯俙對此深感不解,為此專門詢問過宋仁宗趙禎,後者回他:“天子當用德才兼備之人,你較之晏殊,有才無德。”蔡伯俙聽後啞口無言,沒想到自己年少時的阿諛奉承都被太子記在了心裡。誰知此後他並沒有痛改前非,反倒是變本加厲,經常做一些為人不齒的事情。宋仁宗出於年少時建立的深厚情誼,並沒有太過追究蔡伯俙,而蔡伯俙也從未得到過重用,到八十歲時還只是一個小司農卿。從這點來說,宋仁宗能成為後世公認的明君,並非沒有道理。
參考文獻:
《宋史》
回覆列表
科舉一千多年,年紀輕輕考上進士的,大有人在!但是,還未成年就考上狀元的,大家又知道是誰嗎?他就是我們廣東第一位狀元爺——莫宣卿!
莫宣卿(834--868), 字仲節,號片玉,諡孝肅,是廣東肇慶封開縣河兒口鎮西村人。這位廣東神童,七歲能寫詩。據說那年,莫宣卿因為被一群學渣欺負,於是氣得立馬在沙中寫下一首詩:“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英俊天下有,誰能佑聖君。”
所以說,學霸的志向,學渣又怎麼會懂呢?
沒想到的是,在這十年後,莫宣卿就揚名天下了。唐大中五年(851),年僅17歲的莫宣卿赴京城參加廷試,並一舉高中狀,從而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高考”狀元,同時也是自開科取士以來,最年輕的狀元。
要知道,那時的廣東可不像今天那般繁榮。在當時的中原人眼中,咱們就是“南蠻”,嶺南就是蠻荒之地。可沒想到,廣東居然也出了名狀元,而且還是位年僅17歲的青年狀元,這實在太了不起了。
然而,莫宣卿始終思念生母,心繫故鄉。於是,他上表陳情,請求出任南方的地方官。唐宣宗後來封其為台州別駕,讓莫宣卿得以榮歸故里,奉母攜眷赴臺州上任。可惜,莫宣卿不幸病逝於途中,享年35歲。
莫宣卿雖說英年早逝,生平也沒能留下什麼豐功偉績。但作為咱們大廣東歷史上首位狀元,他的高中科舉的傳奇事蹟,卻深深的影響和推動了嶺南文化的發展。
所謂“甲第開南粵,箕裘啟後昆”。受其影響,他的故鄉鎮西村開啟了尊師重道的優良學風。在此之後,當地又先後誕生了七個進士。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內恢復高考至今,僅有一百一十多戶人家的鎮西村,卻走出了百名大學生,其中不乏清華大學等名牌大學,亦有出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