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光影視庫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 蝶戀花

    【註釋】

    ①“天涯”句:指芳草長到天邊。

    【評解】

    蘇軾的詞,以豪放著稱。這首《蝶戀花》,代表了他詞作清新婉約的一面,表現詩

    人創作上的多方面才能。這首詞借惜春傷情,抒寫詩人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

    下片抒寫詩人的感傷。面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景色,詩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

    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詞中。藝術構思新穎,使尋常景物含有深意,別有一種耐

    人玩味的情韻。

    【集評】

    王士禎《花草蒙拾》:“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

    東坡但解作“大江東去”。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下闋牆內外

    之人,干卿底事,殆偶聞鞦韆笑語,發此妙想,多情而實無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詞選注》:本詞是消春之作。不過,作者還借“何處無芳草(知音)”

    以自慰自勉。“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侷限於對“佳人”的相思。

    ------------------------------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麼一首傑作。

    “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 。“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 ”,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

    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

    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於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

    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牆裡鞦韆牆外道 ”,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 ”。由於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聽到牆內盪鞦韆人的笑聲 ,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不難想象,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蕩著鞦韆。這裡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 ,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個牆裡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嚮往 。這種寫法 ,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 ,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豔,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從“牆裡鞦韆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 ”,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 ”,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 ,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 ,“枝上柳綿吹又少 ”,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 ”,強自振奮 。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裡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 ”,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裡、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關於不能不勞而獲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