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巴厘島的風光和澳洲、紐西蘭的風景各有千秋,不過,每年去巴厘島旅遊觀光的遊客確實很多。巴厘島堪稱印度尼西亞的“明珠”。 印度尼西亞的“神仙島”──巴厘島 巴釐(BaLi)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釐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釐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釐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裡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遊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島印度教神廟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裡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釐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溼奴、溼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群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高棉吳哥窟相似。 巴厘島不但天然景色優美迷人,其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豐富多彩也馳名於世。巴釐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藝術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鮮豔的奇葩。其中,獅子與劍舞最具代表性。 巴釐的雕刻(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業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遐邇聞名。在島上處處可見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又有“藝術之島”之譽。瑪斯是該島著名的木雕中心。巴釐的繪畫別具一格,大都是用膠和礦物顏料畫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題取材於田園風光和人民生活習俗,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島素有“詩之島”、“東方的希臘”的美稱。位於島中部的鳥穆是繪畫中心,博物館內儲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巨幅繪畫。 在鳥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內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龕分立於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總統行宮。 巴厘島象洞廟的一個佛像 在島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其北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打馬尼,氣侯涼爽,由此可遠望頂峰終年煙霧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風光優美著稱。島東南部的格龍宮是著名的古代巴釐王朝法庭所在地,宮殿氣派雄偉,四面有護城河,屋頂繪滿犯人受刑時的畫像。島西南海濱的丹那樂,岸邊高地建有廟宇,因長年海浪衝蝕,使此地與本島相離25米,形成孤島,每當海潮上漲,宙宇在波濤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宮殿。 巴厘島居民每年舉行的宗教節日近200個,每逢節日,歌舞雜陳。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等。在自然科學上,1869年生物學家華萊斯還發現巴厘島是亞洲大陸的“末稍”,典型的亞洲動物分佈至此為止,而在它東方僅隔寬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峽的龍目島,動物即屬大洋洲種。 巴厘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農業生產多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 圖為:巴厘島努沙·杜爾海灘
應該說巴厘島的風光和澳洲、紐西蘭的風景各有千秋,不過,每年去巴厘島旅遊觀光的遊客確實很多。巴厘島堪稱印度尼西亞的“明珠”。 印度尼西亞的“神仙島”──巴厘島 巴釐(BaLi)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釐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釐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釐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裡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遊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島印度教神廟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裡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釐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溼奴、溼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群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高棉吳哥窟相似。 巴厘島不但天然景色優美迷人,其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豐富多彩也馳名於世。巴釐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藝術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鮮豔的奇葩。其中,獅子與劍舞最具代表性。 巴釐的雕刻(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業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遐邇聞名。在島上處處可見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又有“藝術之島”之譽。瑪斯是該島著名的木雕中心。巴釐的繪畫別具一格,大都是用膠和礦物顏料畫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題取材於田園風光和人民生活習俗,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島素有“詩之島”、“東方的希臘”的美稱。位於島中部的鳥穆是繪畫中心,博物館內儲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巨幅繪畫。 在鳥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內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龕分立於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總統行宮。 巴厘島象洞廟的一個佛像 在島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其北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打馬尼,氣侯涼爽,由此可遠望頂峰終年煙霧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風光優美著稱。島東南部的格龍宮是著名的古代巴釐王朝法庭所在地,宮殿氣派雄偉,四面有護城河,屋頂繪滿犯人受刑時的畫像。島西南海濱的丹那樂,岸邊高地建有廟宇,因長年海浪衝蝕,使此地與本島相離25米,形成孤島,每當海潮上漲,宙宇在波濤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宮殿。 巴厘島居民每年舉行的宗教節日近200個,每逢節日,歌舞雜陳。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等。在自然科學上,1869年生物學家華萊斯還發現巴厘島是亞洲大陸的“末稍”,典型的亞洲動物分佈至此為止,而在它東方僅隔寬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峽的龍目島,動物即屬大洋洲種。 巴厘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農業生產多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 圖為:巴厘島努沙·杜爾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