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乙丙丁6
-
2 # 小劉解讀
呂雉與薄姬“稀見”劉邦當然不是指見面次數少。當然,相比戚夫人的“日夜侍御”,呂雉和薄姬雖然見劉邦的次數不少,但是被劉邦臨幸的次數有限。畢竟劉邦是一個人,沒有分身術。況且日理萬機,歲數也大了。
呂雉和劉邦是由夫妻轉換成政治夥伴。自從呂雉從項羽營中被釋放回來,劉邦身邊有了戚夫人之後,劉邦和呂雉就成了“老夫老妻,握著你的手就像左手抓右手”在也沒有了激動之情。
而薄姬和劉邦純粹是一場“一夜情”。劉邦命令韓信滅了魏王豹,把魏王豹所有的後宮佳麗都充入自己宮中,薄姬就是其中之一。劉邦對薄姬絲毫沒有感情可談。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劉邦聽到自己兩個姬妾趙子兒和管夫人說起她們和薄姬“義結金蘭”的故事,共同約定“富貴勿相忘”。劉邦出於好奇和同情,當晚就召幸了薄姬。薄姬就在劉邦的“一夜情”之下有了身孕,後來就生下了漢文帝劉恆,成功的加入太后的行列,真是幸運。
-
3 # 一本夏
應該說是呂后和薄姬‘’稀見‘’劉邦,這個‘’稀見‘’有三層意思:1、見面少,稀見幾乎就是不見面。2、交流少,那時候的人交流一般都需要面對面,不像現在可以用電話、微信、影片等方式交流。3、侍寢少,這個好理解,幾乎不見面,肯定睡在一起的時間少。
人與人之間不經常溝通交流,心靈的觸碰就越來越少,感覺也會越來越冷漠。呂后是劉邦的正室,嫁給劉邦時,劉邦還只不過是個泗水亭亭長,要權沒權,要錢沒錢。應該說人家呂雉還是很單純的,嫁到老劉家,也沒少受劉邦大嫂的氣,後來劉邦常年在外,也是把呂雉和兒女扔在家裡,呂雉也沒想過離婚。劉邦做了皇帝后,作為正室的呂后自然成了皇后,可劉邦依然冷落她。
獨守空房的呂雉一心想著劉邦,可劉邦的身邊是從來不缺美女的,我們熟知的就有戚夫人和薄姬,薄姬本來是魏王豹的女人,韓信打敗魏王豹後,薄姬被劉邦霸佔了,新鮮勁一過,劉邦對薄姬也就冷落啦,幸運的是薄姬為劉邦生了兒子劉恆,這個兒子可了不起,他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漢文帝,薄姬也因子而貴,成為太后。
戚夫人生於公元前224年,呂雉生於公元前241年,呂雉比戚夫人大17歲,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劉邦比呂雉大15歲,也就是說劉邦比戚夫人大32歲,薄姬的出生年月不詳,不過以她去世的年份(公元前155年)來推斷,薄姬的年紀應該跟戚夫人不相上下。
劉邦是個典型喜新厭舊的傢伙,不顧作為帝王他的行為也不算過分,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大漢,成為皇帝,呂雉已經40歲了,一個長期沒有愛情滋潤的女人,已經是年老色衰啦,此時戚夫人不過20來歲,靠臉蛋來跟戚夫人競爭,呂雉已經沒有優勢。
薄姬和戚夫人都是劉邦做漢王時納到身邊的,薄姬是個聰明的女人,她並沒有刻意去討好劉邦,而是與劉邦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她很快就不受劉邦的待見了,正因如此,才在後來呂后專權時,得以保全自己和兒子劉恆。
戚夫人卻不同,她能歌善舞,色藝雙全,深得劉邦的喜愛,戚姬又善於討好劉邦,與劉邦生了個兒子劉如意,劉邦對這個么兒也是喜歡得不得了,在戚夫人的柔情攻勢下,劉邦以至於想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動了人家的乳酪,你可是要命的。果不其然,劉邦死後不久,呂后專權,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把劉如意毒死。低調的薄姬母子沒有引起呂后的重視,也許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緣故,呂后手下留情,薄姬得以善終,兒子也成了一代仁君,薄姬一直活到公元前155年。
其實人生的經歷就是如此,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假如呂雉不是因為‘’稀見‘’劉邦,劉邦疼愛她,她也就會甘願做劉邦的小綿羊,也就不會成為後來專權毒辣的呂太后。假如薄姬不是因為‘’稀見‘’劉邦,她就不會盡心培養兒子劉恆,那他和兒子的下場就跟戚夫人和劉如意一樣。
所以說‘’稀見‘’劉邦,不僅代表是見面少,溝通少,侍寢少的意思,‘’稀見‘’更深層的意思是福氣。
回覆列表
呂后與薄太后"稀見"劉邦,那時候還不能稱後和太后,倆人的情況也不相同。
呂雉因為要照顧家小,不能隨劉邦一起,中間還被項羽抓住了,這時候劉邦又得到能歌善舞的戚姬,就像現在男人有了小三,就對老婆冷淡了,呂雉就是這種情況。
薄姬,對,只能叫薄姬,她是魏豹的夫人,魏豹沒幹過劉邦,老婆被劉邦得到了,但是劉邦並不喜歡薄姬,聽了薄姬的小姐妹對劉邦說好話,劉邦才跟薄姬有過一夜情,之後就不搭理她了。
呂雉和薄姬在劉邦眼裡是絕對不相同的,呂雉被項羽抓住過,到底跟項羽有沒有發生什麼事,誰都不知道。薄姬本來就是魏豹老婆,劉邦雖然是個搞破鞋的老手,之前跟寡婦發生關係,之後嘛,就不用說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了,但是對於劉邦來說,這些多少還是讓劉邦介懷的。所以劉邦對呂雉也好,薄姬也好,以前幫他生兒子的寡婦也好,都不再有多少感情了。
相比之下,薄姬得到劉邦關愛最少,這也是以後能夠逃過呂雉毒手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最終跟呂雉一樣成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