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思少動

    第一,章邯本身出身只是一個軍人,並不具備多少政治才能。

    第二,章邯麾下軍隊是由驪山囚徒、奴隸組成的,這些人本身就難逃一死,然而卻因為義軍造反得到了成為士兵,有機會活下來的機會,打仗怎麼會不拼命,怎麼會不士氣高漲呢?章邯如果揮軍咸陽清君側,輸贏暫且不說,這本身就屬於滅掉了所有士兵好不容易得來的生的機會。況且贏了,皇帝不會容許一個能夠殺掉自己身邊人的外人存在,輸了就不用說了

  • 2 # java教父

    當時,章邯和李斯是一頭的,而李斯在政治鬥爭中已經處於劣勢。並且章邯的軍隊當初就是為了鎮壓叛軍,突然反過來說清君側,軍隊中能有多少人聽從,極有可能導致混亂。並且大軍的糧草供給,武器也是後方提供的

  • 3 # 車馬君

    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裡提到“秦令少府章邯免酈山徒﹑人奴產子生,悉發以擊楚大軍,盡敗之。周文敗,走出關,止次曹陽二三月。章邯追敗之,復走次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剄,軍遂不戰。”而這一年是秦二世在位的時候。

    而在此之前,我們很難看到關於章邯的記載,也就是說,章邯在秦二世登記後,擔任了“少府”這個職位,在此之前我們並不知道他是從政還是從軍。而少府,這個職位本身是文職,在秦時中央設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設“左採鐵”、“右採鐵” 管理採礦冶鐵,能看道“少府”相當於國家的稅務部門長官,純正的文職。

    而章邯之所以稱為秦王朝最後一員大將,也是後人從他和起義軍、項羽、劉邦等對手的戰爭中得出的結論,也就是章邯真正有了戰績是秦二世在位的時候。

    那麼,回過頭來,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他不以清君側的名義誅殺趙高?

    第一,秦二世和趙高把持朝政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少府,一個文職,沒有兵權,之前有沒有卻無從考證;

    第二,秦時律法森嚴、等級嚴明,為國驅除叛逆是每個文臣武將的職責和忠心,彼時,秦朝還是一個武力強大的強秦,雖然起義軍並起,但戰力太弱,所以章邯能戰而勝之,由此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所以,總結下來,個人以為,章邯是忠於秦王朝的,他無法像項羽那樣,為復楚起義,也不能像劉邦那樣為生存起義,他畢竟還是士族階層,他必須忠國、忠君。

    這樣的思想也是當時的主流吧,否則何以能解釋,趙高的一份偽造詔書就能讓扶蘇和蒙恬自殺了。

    所以,為什麼不能清君側,個人覺得,還是落到一個“忠”字上吧。

    純屬個人見解,望不吝指正。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竹書《趙正書》記載:

    秦王胡亥弗聽,遂行其意,殺丞相斯,立高,使行丞相、御史之事。未能終其年,而果殺胡亥。將軍章邯入夷其國,殺高。 曰:胡亥,所謂不聽諫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國亡。

    有一句話說的是:章邯殺了趙高。

    而《史記》記載是秦王子嬰殺了趙高。

    相對來說,《史記》的說法更有道理,也流傳更廣。那麼章邯為何不以清君側的名義殺趙高呢?

    先說章邯能不能殺趙高?

    1、章邯領兵在外平叛作戰,而趙高在都城咸陽,掌握朝政手握兵權,且耳目眾多,趙高連秦二世都敢殺,章邯如果回軍殺趙高,無論明暗都不可能。

    2、章邯軍在外平叛,一無根據地,二糧草、兵器補給均由秦中央政府供給,而這是趙高決定的,章邯敢回軍殺趙高,斷糧,斷補給,恐怕沒到咸陽就失敗了。

    3、章邯是軍事將領,一般不涉及政治,如果有心殺趙高,必有政治目的,章邯是秦二世的少府,又是上將軍,秦二世是先被趙高殺,君都沒了,而後趙高立子嬰為秦王,章邯在朝中又沒有同盟,為何敢冒滅族風險殺趙高?萬一不成呢?

    既然章邯殺不了趙高,那章邯如果有機會,會以清君側殺趙高嗎?

    應該不會。

    1、章邯不傻,秦王朝已經搖搖欲墜,清君側能保天下太平?顯然不能,反秦之勢己然燎原,秦亡只是時間問題。

    2、章邯投降了。如果有心重振秦朝,為何要投降?投降說明章邯不對秦抱希望,又怎會清君側?

  • 5 # 金蛙王子

    章邯只是個帝都將軍,主軍事,又不是掌握軍政大權割據一方的藩王,一無根據地二無民心,拿什麼名義清君側,又有誰會響應?

    說到還是秦朝制度的問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的統治,但在亂世隱患很大,特別是大家還不太接受郡縣制的時候!最明顯的就是地方軍事實力太弱,叛亂髮生時,地方無足夠的實力鎮壓,導致叛亂很快發展成燎原之勢!以當時的政府工作效率,等中央出兵鎮壓時,天下早已大亂!

    再者郡縣制使得秦朝沒有一個皇家藩王,宗親都在周圍被斬盡殺絕!奸臣當道時,沒有有威望的人可以清君側!國都被圍時,無藩王能來勤王!帝國隕落後,無皇室遺孤可以中興。。。可憐始皇一是功勳毀於一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溏心雞蛋真的可以放心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