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異獸白澤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就是曹操刺殺董卓,這個情節引來了讀者的廣泛關注,也奠定了曹操在眾人心中的形象。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裡面是的情節不一定就是真實的,那歷史中曹操真的刺殺董卓了嗎?

    董卓迎少帝於北芒,然後返回洛陽。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大權在握,為穩定士眾收攏人心,董卓推薦並啟用了一批人才,比如蔡邕、曹操、袁紹等,但是曹操和袁紹認為董卓有異心不願與他同流合汙,紛紛逃歸鄉里。

    《三國演義》裡有一段曹操刺殺董卓的故事,當時董卓弄權,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裡哭泣,忽然曹操撫掌大笑說:“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王允問他不思報國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於是拿了王允的“七寶刀”來見董卓。寒暄了幾句後,董卓臉向裡倒身而臥,曹操心想“此賊合死”於是抽出寶刀就要砍,恰此時呂布回來了,嚇得曹操趕緊跪下說:“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隨即藉口溜了。

    這段故事很精彩,情節也煞是好看,相信大家對這段故事也比較熟悉,但是這個故事卻並不是史實而是完全虛構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當時的背景是,何進召董卓進京誅宦官,結果董卓未到,何進被殺,十常侍劫持少帝出走,董卓迎少帝於北芒,然後返回洛陽。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大權在握,為穩定士眾收攏人心,董卓推薦並啟用了一批人才,比如蔡邕、曹操、袁紹等,但是曹操和袁紹認為董卓有異心不願與他同流合汙,紛紛逃歸鄉里。

    《三國志·曹操傳》說,卓表太祖(曹操)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曹操、袁紹等都是老牌士族,董卓入京對他們是一大威脅,他們認為董卓必不能長久,所以曹操辭官而去,壓根就沒有進見董卓的點滴痕跡,更不用說刺殺壯舉,倒是袁紹跟董卓鬧了彆扭橫刀長揖而去(袁紹傳)。那麼,曹操刺殺董卓根據什麼而來呢?

    《董卓傳》說,開始董卓信任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任用他倆舉薦的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等出任州郡長官,後來這些人聯合討伐董卓,推薦者周毖、伍瓊受到連累被董卓斬首。《英雄記》對周毖、伍瓊作了簡單介紹:毖字仲遠,武威人。瓊字德瑜,汝南人。

    《後漢書》裡有一段刺殺董卓的記載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叫伍孚的人,曾任侍中、河南尹、越騎校尉,董卓作亂,百僚震慄。孚著小鎧,於朝服裡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閤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即收孚。裴松之說,伍孚的字與伍瓊相同,又都是汝南人,但是兩人的名字稍有不同,不知道伍孚是伍瓊的別名,還是另外一個人?

    刺殺董卓確有其事,但刺客不是曹操,也與王允無關,而是一個名叫伍孚(瓊)的人。羅貫中及其以後的修撰者們運用了“移花接木”之術,把這一史實嫁接在了曹操和王允身上,從而引出了“美人計”、“連環計”,使故事演繹的更加豐富多彩。假如真的有曹操行刺,假如行刺成功,那麼貂蟬的故事就會被淹沒,所以曹操刺殺董卓只是一個嫁接的傳奇。

    小說終究是小說,內容主要是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當然其中也會參雜著作者個人的感情色彩。所以哪怕是名著,我們也要客觀的去看待它,不要讓它攪亂了我們的認知,誤會了歷史的真相。

  • 2 # 和寶寶一起流浪

    三國初期,董卓為了迅速掌握朝廷政權,決定效法伊伊、霍光的典故,廢帝立新。然而董卓心狠手辣,荒淫無度。曹操與大臣定下了鋤奸計劃,就是曹操借獻刀的名義刺殺。董卓身邊護衛眾多,還有呂布的貼身保護,想要刺殺談何容易?但是曹操並不這麼想,他認為,董卓防的只是明面上的敵人而已。現在曹操是董卓的親臣,很受賞識。從這點上講,可以看出曹操的膽略。

    那時候的將軍有兩樣愛好。一件是寶刀,另一件就是坐騎。董卓是將軍出身,曹操抓住了這點。老臣王允將自己的寶劍捨出,並給曹操鞠了躬。希望曹操可以除掉奸臣。曹操握著七星寶劍徑直來到董卓的府邸,要說不害怕那是假的。這一點在和一位謀士談話中可以看到,表情言語極不自然。這也難怪,謀士本來就多疑。曹操和謀士都是一樣的官銜,曹操卻急忙行禮;聽到妃嬪追貓嚇得一動不動,好一會才緩過來。

    當董卓問道:“愛卿何故來遲?”答曰:“因馬瘦弱,不堪行駛,故而來遲。”聽畢,董卓便教呂布選一匹西涼好馬賜予他。從這幾句簡短的對話可以看出董卓雖然殘暴,但是也愛將才;也能折射出曹操的膽識和姦詐的性格,註定成就一代奸雄。過了一段時間,董卓打起了盹,刺殺的機會來了。曹操拔出了七星寶劍,準備刺殺。可這時偏偏呂布闖了進來,刺殺的機會沒有了。董卓也醒了,曹操手裡卻握著刀。這個時候,曹操便下跪獻起了寶刀。曹操的迅速反應被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也有些善變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韭菜地的馬齒莧用什麼除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