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雨梧桐語
-
2 # 牛仔泡麵包
曾經和一群閨蜜聊天,聊到過這個問題,有個姐姐是這麼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給對方面子在婆家給丈夫面子,讓婆婆知道你是疼老公的;在孃家作丈夫的應該給媳婦面子,讓丈母孃知道女婿是疼女兒的。這樣婆家孃家的關係都容易處理好。
我和老公自己在家的時候家務都是一起承擔的。在婆家,飯我主動做,婆婆沒話說;在我孃家,老公得搶著幹活,媽媽也很喜歡他。有矛盾的部分,都是各找各媽,自己的媽自己搞定。這樣的解決辦法確實省去了很多的矛盾,大家可以參考下。
一碗水端平過年回家給紅包的話,婆家的紅包老公總是讓我來表現,孃家的我也讓老公去表現。如此,媳婦和婆婆,女婿和丈母孃都容易處好關係。另外,婆婆有的,我媽媽也不會少,給我媽媽買的,我們也一定給婆婆準備一份。
很多男人對自己的母親百般孝順,對丈母孃卻能省則省,做妻子的不要忍,既然男女平等,那麼雙方的父母也應該一視同仁。孃家媽媽的權利要自己去爭取,不要指望每個男人都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女人也一樣,不可以什麼好東西都記著自己的母親,婆婆則想起來再給,這樣也難免讓丈夫不爽,影響夫妻感情,那就不划算了。
夫妻感情穩固是處理婆家孃家問題的關鍵總之,大原則是公平對待,有問題的部分自己和自己的父母溝通,以免激化矛盾。解決不了的大麻煩,一同並肩抵抗!夫妻關係處理好了,婆家孃家關係就好商量。夫妻感情不和,婆家孃家的問題也會亂成一鍋粥。
我是【情感十點鐘】,一個喜歡分享情感感悟的80後
-
3 # 鳳凰36402
還好吧。一般來說,不可能只顧一邊。
老人們曾有句忠告:出嫁女不能不要孃家。就是說,成婚後,經營好自己的二人世界直至子女出生後的家,相夫教子,同時照顧好公公婆婆,處理好妯娌姑嫂的關係(現在的人都很少了)。也要顧孃家,父母養育之恩雖不能日日堂前孝敬來報答,也應該帶著孩子丈夫常回家看看,讓父母安心,同時也要處理好孃家人際關係,做到親如一家。
至於孰輕孰重,其實只要不是故意偏心,就不會遭親人非議!
記住:要一碗水端平。在孃家護孃家,在婆家護婆家!
-
4 # 知足常樂5774672902556
我媽家與婆家大事都是老公料理,小事一般都是我去解決,一家人你能真心對婆家,他就能真心對你的爸媽。人心換人心!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說,要一樣對待才行。實話說,這些都是理想狀態,很少人能做到一樣對待的。當然說說理想狀態也不為過,只是不能反應現實。
在我周邊,基本上都是女人比較在意自己的孃家,在乎自己父母的身體狀況等,噓寒問暖,經常跟爸媽聊天,甚至一起出去旅遊,逛街。當然,也只有自己父母最關心自己的家庭及盡他們所能幫助自己,為自己排憂解難。
而男人基本都比較在乎自己的父母及親戚,凡事都以自己的父母及親戚為重。甚至有些男人對老婆的父母不怎樣,還要求老婆怎樣對待他的父母,導致老婆跟自己父母的矛盾越來越深。
我一個好朋友就是,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她第一胎是女兒,全都是自己的媽照顧,帶,甚至養他們一家三口,孩子衣服,幼兒園等等費用,都是外公外婆出的,而男方的母親卻去幫自己的舅舅帶孩子,偶爾來看孫女,也從來不買什麼東西。所以我這個朋友對婆婆沒有什麼感情,因為也沒一起住,他們一家三口一直住孃家。
但是她老公很過分,跟岳父岳母住一起,岳父岳母養著他一家三口,出錢出力,甚至給他洗內褲襪子等等,他也不懂感激。因為他覺得,這不是他的家。過分的是,岳父岳母生日的時候,也從來不表示,去外面吃飯,名義上叫岳父岳母去,實則讓他們去付款(阿姨跟我很好,經常跟我吐槽)。但是他超級愛他的父母親戚及親戚的孩子,誰過生日都記得,都表示。我朋友有一次對他舅舅說話重了一點,逼著她當他面打電話道歉......
雖然這個例子有點奇葩,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對自己的父母好過對方的父母,這是人之常情。就比如我媽總說我嫂子給她爸媽買了很多東西寄過去,從來不給她買什麼東西。我總是寬慰我媽說,這很正常,因為那是她爸媽,對她爸媽好是正常的,如果對她自己的爸媽都不好,那成什麼人了?你不是她親媽,沒養過她,沒教育過她,現在你幫他們帶孩子,她也說是幫你兒子帶的,也是正常,要不是看你兒子份上,你也應該不會去帶。如果她對你好,你就幸運,對你一般,你也不要介意。就比如我對你好一樣,因為你是我媽,對我有生養之恩。
所以我覺得,只要跟對方家庭不至於有深仇大恨,作為晚輩的該付出就付出,該關心就關心。對自己的父母好,對對方的父母不說能做到一樣,至少也做得過去吧?畢竟茫茫人海,就讓你們成為一家人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