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弦月A
-
2 # 兵法天下
導讀:
回答題主這個問題,有一個名詞我們首先得加以解釋,那就是“意象”。它是古詩詞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古典詩詞就是由意象有規律有目的的組合而成的。
所謂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與情感意蘊的綜合體,任何一個自然界中的意象都是在一剎那間,詩人腦海中呈現一種理智和情緒的複合物。
【月】之意象:
古人云“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也說“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如今我們大家都明白——當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位置的變化形成了月圓月缺,也就是月相。這也只是後人的一種科學認知。而古人只是透過所見所聞,對其進行感官的描述,文人則用優美的語言,加入個人情感,渲染出一種對生活的感悟。
針對題主的問題,今天我們就看看古代詩詞歌賦中常見的“月亮”。透過其形狀的變化所產生的意象,簡單瞭解一下:殘月、上玄月、朔月、凸月、望月……的具體含義。
【殘月】
最有名的當屬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特指農曆月末的娥眉月,清晨出現,此時月亮出現在太陽以西不遠,所以其月面只有很小一部分,所以“殘月如鉤”也就是這個原因。
【上玄月】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般在農曆的初七初八,出現在月初上半夜,西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側半邊透亮。
【朔月】
農曆初一的月亮。此時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暗面與地球相對,看不見月光。“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宋代著名詞人朱敦儒的《好事近•搖首出紅塵》就是這個意境。
【凸月】
分為“盈凸月”和“虧凸月”。通常月亮表面絕大部分是明亮的,稱為凸月。滿月以前的凸月稱盈凸月,月滿以後的凸月為虧凸月。一般日沒以前東昇,次日日出前西沒。最著名的詩詞莫過於東坡先生的“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望月】
這個不難理解,又稱“滿月”農曆十五、十六的月亮,通常“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詩詞中經常出現,代表團圓美滿。“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就是這樣的寫照!
綜上所述,明月寄寓人們的終究是一份美好!最後用一首與明月有關的詩詞來結束此次問答!
【七言古詩•風·月·禪】
湖光山色瘦青屏,煙岫飄浮入洞庭。
禪定無名臨碧水,可曾拜月摘繁星。
【藏頭詩•風華雪月】
風輕雲逸柳鶯啼,花草蝶蛺景色迷。
雪舞梅園銀夜冷,月明空澈小樓西。
【臨江仙•丁酉觀月全食+紅月亮+藍月亮,152年奇觀有感】
寂冷冰霜尋奇觀,憑窗引頸寒空。
玉盤何故隱顏容。
皎皎雲影裡,血月映藍瓏。
百年難遇天地間,靛紅夢幻天宮。
倏然明月照蒼穹。
浮生多玄事,驚詫化清風。
回覆列表
古人對各月相的雅稱:朔/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 滿月~ 虧凸~下弦月~殘月。
朔月丨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我們只能看到月球背面(無光,其實看不見月亮),這時稱“朔月”。朔月一般看不到的。
新月丨新月和朔月基本同概念。“朔月一般看不到”,但,當朔月開始露出月光時,稱“新月”。
娥眉月丨大概初三、四,月的明亮部分漸多,成鐮刀狀,即所謂“月如鉤”、“月如眉”,稱“娥眉月”。峨眉月和太陽同升落(當然白天看不見),日落西山後的一段時間內,可見西方娥眉月。
盈凸丨每月十一、十二,月超半圓,月缺部在東,稱“凸月”。按上弦月後推,午後凸月出,隨時間西行,天亮前月落西山。
滿月丨這個最熟悉,每月十五、十六,月圓人團圓,千里小嬋娟兒。滿月又稱“望月”。
虧凸丨然後和上半程相反,所謂“……盈虧盈虧……”的軌跡。月圓後到每月二十二左右,月亮開始從西半部虧缺,這時月為大半圓形,稱“虧凸”。
下弦月丨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月亮東半邊從半圓形開始虧成彎月狀,稱“下弦月”。和上弦月完全相反,子夜時東昇,天亮時懸於正南,正午月落西山。故,若賞下弦月,辛苦點,下半夜。
殘月丨和娥眉月類似但方向相反,每月二十四前後到月末的月亮,稱為“殘月”。猜測,古人認為“始”為“元”,那麼“末”或為“殘”,故,雖然和娥媚月一樣美,卻落得“殘月”之名。
……朔/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
~滿月~
虧凸~下弦月~殘月~新月/朔……
月相就如此週期性變化,週期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