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瀾饞食記
-
2 # 南充新東方烹飪
步驟1
黃豆花生米提前3小時泡好步驟2
鍋內加入5碗水(一包粉漿可以做5碗),將漿粉倒入鍋內攪拌均勻,加入黃豆和花生米,開火煮漿,漿可以多煮一會。步驟3
煮漿的時候準備所需的蔬菜。將胡蘿蔔切絲步驟4
娃娃菜切細絲,莖葉分開步驟5
將芹菜洗淨,莖葉分開,莖切小粒步驟6
上油鍋將胡蘿蔔,娃娃菜莖加入適量鹽和蠔油炒熟步驟7
菜準備好差不多漿也煮好了,下入5人份的麵條,步驟8
麵條煮熟下入娃娃菜葉,和芹菜葉步驟9
最後加入炒熟的蔬菜和芹菜末,關火。步驟10
一個人絕對會幹掉兩碗步驟11
加入油辣子更美味!
您好,我是地道洛陽人,我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漿麵條是最能代表洛陽的麵食雙雄(另一個是糊塗面)之一。也最能代表洛陽人的性格和執著。它其實是物質不豐富時期的產物,但由於其酸香利口一直是洛陽人的最愛,才流傳到現在,且在洛陽人的手裡做的越來越地道。
洛陽人有句俗話叫:漿麵條,大綠(LU)豆。不吃不吃一葛婁(大碗)。正是說明了洛陽人對它的喜愛。
從精神層面上來說。洛陽當地著名的老洛陽面館的大門口有一副對聯。
上聯:漿麵條青青白玉。
下聯:糊塗麵糊糊塗塗。
看似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實際蘊含了洛陽人特有的性格。漿麵條青青白玉,說的是大事上要做人清清白白,恪守原則,出淤泥而不染。糊塗麵糊糊塗塗,說的是小事上做人要外圓內方,圓潤變通,難得糊塗。你看,面小乾坤大吧。
以下是我個人的做法。只代表我這個洛陽人,不代表別人。我更多的是從餐飲的角度上思考怎麼樣做的好吃。其實在洛陽,各家的做法大體相似也各有不同,如果真要吵誰正宗的話,對門都能打起來。所以,作為一個餐飲人,我更秉承的是:沒有正宗,只有傳承。
第一步:準備材料。準備素菜。芹菜洗淨撕筋摘成段,綠豆洗淨,黃豆提前一天泡發,胡蘿蔔去皮切絲。大蔥切蔥花。其他可以選擇的蔬菜有水煮花生,白菜,韭菜。但我個人認為,水煮花生和白菜切絲可以放一點,韭菜我不放,會串芹菜的味。
漿麵條要用勁道的手擀麵。如果沒有的話,只能用生面鋪的溼面。掛麵是最後的選擇。麵條的寬度為韭葉寬,不能太細更不能成寬面。
花椒少許,豬油少許。漿麵條是素面,但是豬油是必須加的,它會讓漿麵條的酸香提升一個檔次。花椒用水泡著,防止炸焦。當然,如果你說你就喜歡吃肉,放點肉沫肉絲進去也沒什麼不可以,而且會更好吃。
綠豆酸漿最好是老城東關的。我家在澗西,澗西的酸漿還就南山上向陽院的還是回事。如果您在外地,那麼恭喜,去淘寶上買吧,肖家香料和遠鴻牌的漿粉都可以。
吃漿麵條特有的醃韭花準備好。沒有它漿麵條是不完美的。
特別提出一點。把醬油瓶摁死了,漿麵條決不能加醬油。
第二步:炒制素菜。有些老洛陽人可能要罵娘了。因為他們是直接放到面裡不炒的。但是我在製作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直接放到面裡。第一個問題是成熟度不一致,有的熟有的還生。第二個問題是,味道不一致,有的淡有的能吃進鹽味。第三個問題是,油香味不夠,過於寡淡。所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先炒一下素菜才好。
鍋內放入一半植物油一半豬油。要多一些,先放入蔥絲小火熬一下,再放入花椒。小火慢慢的熬出花椒和蔥油的香味,此時撈盡殘渣,倒出一半混合油待用。剩餘的大火加熱油溫。
油熱後先放入不易熟的大綠豆翻炒一下。再放入黃豆,胡蘿蔔絲翻炒幾下,最後放入芹菜段翻炒,加鹽(可以多放點),調味。
炒到微微出水,嘗一下湯汁,一定要比你平時的口味鹹才行。此時素菜就算炒好了。
第三步:下漿麵條。鍋內放入少許水,再倒入綠豆酸漿。因為綠豆酸漿如豆漿一樣,有少許沉澱。直接讓它接觸鍋底,一不注意會糊掉。故放入水後,底層被稀釋。這樣更容易操作。
大火燒開,你會發現。酸漿上層會有一層和豆漿一樣的蘑菇狀的氣泡。此時可以少量多次的倒入另一半混合油,邊倒邊用剷刀或者湯勺背打壓,轉圈。直到泡沫完全消失,酸漿會變得乳白,此時酸漿就算熬好了。
倒入手擀麵,燒開。此時倒入炒好的素菜,攪拌均勻。此時嘗一下味道,淡就加鹽,一般不會鹹。鹹就加少許開水。
此時改小火燜煮。手擀麵很容易熟,直到熟後,加入味精,再攪和一下。如果麵湯不濃稠的話,稍微再煮一會。如果已經濃稠了,關火蓋上鍋蓋,燜15分鐘再吃。
到時間後,盛到碗裡,和韭菜花一起食用即可。此時如果有旗抄(餛飩皮切成菱形小面片下油鍋炸的小果子)的話更好不過,放進去一起吃就行了。吃吧,帶勁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