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甲小寶觀世界

    曾經在高鐵上遇到一個自稱清華大學核能相關專業的教授,相聊勝歡,我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是,送去大西北深埋。具體在哪兒,嚴格保密。點到為止。

  • 2 # 大華說科學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核廢料,也就是說,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沒有很好的方法,一般都是採用,密封好,以後深埋

    如果人類掌握了,核廢料安全處理的方法,也就不怕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了,原子彈也就不是最厲害的武器了

  • 3 # 陳有有有才

    現在都是往深海里傾倒核廢料,這種辦法最簡單,最省錢。

    但是核廢料的輻射一定會影響到深海里的動物的。

    所以當某天有一種怪異的巨大生物浮出水面時,不用差異,有可能就是核輻射造成的。

  • 4 # 魅力科學君

    核電站的核燃料廢料執行很多年以後究竟該怎麼處理啊?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安拉莫果爾多沙漠引爆,人類第一次見識了蘊藏在原子核內魔鬼般的強大能量。人們在感到戰慄的同時,也對能夠控制這種能量心生嚮往,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部分地利用這種能量了。

    因為相對於傳統的化石燃料,核燃料能量密度可以高上幾百萬倍之多,再加上其清潔、高效以及廉價等特性,所以利用核能來發電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時至今日,人類已經在世界各地建設了好幾百個核電站。然而核電站雖好,但其產生的核廢料卻不免令人擔憂。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是怎麼處理的?最後都到哪去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核廢料的危害主要來自它們的放射性(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衰變時釋放出射線,然後趨於穩定的現象),根據放射性水平的不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它們分為了低、中、高三個等級,如下所示(注:“貝可”是放射性活度的計量單位,1“貝可”表示每一秒有一個原子發生衰變)。

    放射性極低的氣體和廢水很容易處理,採用一般的方式(如稀釋、過濾、化學處理等等)就可以完全地將它們無害化了,而處理放射性更高一些的固體以及液體核廢料(中低放),就顯得比較麻煩了,它們必須要妥善處理,稍有不慎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對於中低放核廢料,現在主要是採用陸地淺埋(掩埋深度為100至300米)的處理方式,簡單地講就是將它們打包處理後再放置一段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以便散熱,等它們冷卻到一定的程度後,再將其送到指定的核廢物處置場進行掩埋。這個打包過程比較複雜,特別是對那些液體核廢料,為他防止它們到處滲透和流淌,我們需要先將它們固化處理(比如說在液體核廢料中混入瀝青或者水泥等)。

    總的來說,現有的中低放核廢料處理方式還是很安全的,因為這類核廢料本來放射性水平就不高,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範進行包裝和掩埋,就不會對外界造成任何影響。然而對於那些高放核廢料,就另當別論了。

    高放核廢料不但放射性水平極高,而且其半衰期可以高達幾萬到幾十萬年之多,這就意味著在處理這種核廢料時,我們至少要保證其在數萬年的時間內與外界隔絕,很顯然,這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事實上,直到現在這仍然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對此,曾有專家提出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將高放核廢料集中打包處理後,然而裝在火箭上把它們送到月球上,或者更加遙遠的太空中去。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然而事實卻是,人類發射火箭的成功率不可能做到100%,假如發射高放核廢料失敗,那麼就會在地球上造成無法想象的災難,因此這條“妙計”也就被否決了。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處理高放核廢料的最好方式是,先將高放核廢料進行分離,將其中的有用物質(如鈾、鈽等)進行回收利用,然後再用專用加速器製造高速粒子流對剩餘核廢料進行轟擊,讓它們發生嬗變反應(這會大大地縮短核廢料的半衰期)。

    在理想的情況下,透過上述的方法,96%的高放核廢料都可以得到有效處理,那這剩下的4%怎麼辦呢?還是隻有用老方法——掩埋,不過這種掩埋就不是上述的陸地淺埋了。根據專家們的設想,其掩埋深度至少都得是500至1000米(當然是越深越好),並且在掩埋之前,必須要將它們固化成玻璃體或者陶瓷體,從而做到最大化地防止放射性物質遷移和擴散。

    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為止,關於處理高放核廢料的相關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在不少方面都還在處於研究狀態,因此世界上現有的絕大多數高放核廢料,都還暫時儲存在各個核電站的硼水池子裡,等待著最終的處理方法。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第一是因為高放核廢料本來就不多(只佔核廢料總量的大約3%),第二是因為核電是人類非常在意的優質能源,所以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揹著父母談戀愛是做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