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獼老二
-
2 # 斗南鮮花一貓貓爪花精
謝謝邀請,在當今網路發達的社會,宅男宅女太多,獨自在家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聯絡全世界,沒有了60,70年代四合院吃飯串門,男孩子集體滾鐵環,女孩子3,5成群跳皮筋的感覺了。那時的快樂現在沒有了,有的只是高樓大廈,關門閉戶互不往來的鄰居,走出那道門的人們很難找到合群的夥伴,所以很難交流在所難免。
-
3 # 白河沙灘
回答。你說的這個社會問題確實存在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社群小區裡面這種現象尤為突出,比如鄰居方便,自己就方便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沒有顯現。有時對門兒鄰居,在一起住十幾年雖然認識沒有說過話,出門碰到形同路人現象非常嚴重,這是個性主義的集中體現,不利於城鎮文明建設的推進,有些個性行為著重影響了周圍人相處的機會,這些社會 區域性現象是有待提高的。
時常感覺和周圍的人相處很累,是不合群嗎?
這個問題,在我身上深有體會,合不合群自己知道。
我和老公是二婚組合家庭,結婚10年左右,周圍住的人有幾十戶人家,到目前為止,知道左鄰右舍名字的沒有幾個。
因為剛剛和老公結婚到2年左右,我還是很喜歡願意去接觸周圍的人,想多認識、多熟悉一下人,時間久了不就都認識了嗎?可是,我想的很容易,很簡單,其實有些人並不簡單,管理別人的家務事不啥子都起勁,問長問短,成天沒得事做的人,就坐在路邊邊打堆堆,說李家長、東家短的,有說老公的,有說媳婦的,自己家務事那在外面添油加醋的擺的津津有味,我一旦和她們一起耍耍,她們會一個接一個的問你,就像警察一樣的盤問你的來歷、你的去向,家庭,夫妻關係怎麼樣,你和你老公怎麼認識的,你的娃娃,老公對娃娃好不好,家裡的錢,你老公會不會給你用等等家庭瑣事,其實,真的很煩,很起火的那種感覺,時間久而久之,覺得就和周圍的不想接觸了,甚至在家無聊的很,都不願意出去和她們一起聊了,平常偶爾看見,就打個招呼就行了,心裡都有一種懼怕的感覺,甚至,到現在,出門要路過她們聚集的地方,都想方設法的繞道而行,不願意和她們碰面。
像這樣的處境,不是不合群,是怕合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