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經濟危機。
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蹟。從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與此同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
雖然清教徒傳統的價值觀念仍在農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導道德觀念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發財致富成了人們最大的夢想,投機活動備受青睞,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以及享樂之風盛行。相當一部分人終日沉醉於物質享樂之中,而精神生活則體現出浮躁和粗鄙,以至於許多美國曆史學家把這時的美國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時代”或“瘋狂的20年代”。
上個世紀20年代的繁榮雖然造就了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一繁榮本身卻潛伏著深刻的矛盾和危機。 首先是美國農業長期處於不景氣狀態,農村購買力不足。1919年時農場主的收入佔全部國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8。
8%,農場主紛紛破產。此時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國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極端不均衡。 工業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而採礦、造船等老工業部門都開工不足,紡織、皮革等行業還出現了減產危機,大批工人因此而失業。
這一時期兼併之風盛行,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財閥控制了整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3%,全國1/3的國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佔有;另一方面,約60%的美國家庭的生活水平還掙扎在僅夠溫飽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為嚴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此外,國際收支中的潛在危機也加深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危機。美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同供應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大危機的到來。
1920年,民主黨總統威爾遜離任。
繼威爾遜後的3屆共和黨總統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後執政。有美國史學家認為,“這3屆政府在美國曆史上構成了一個時代”,“在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械賴濾降牡拖麓鐧轎摶願醇擁牡夭劍僖吐渚土涸鴯誒嫻撓白右菜擋簧狹恕!?
“美國往地獄裡衝”
1929年上臺的總統胡佛是一位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美國英雄”。
他在競選演說中對人民許諾,“美華人家家鍋裡有兩隻雞,家家有兩輛汽車”。但由於胡佛在經濟領域頑固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典理論,在隨後到來的經濟危機中應對無力,從而使他的諾言成為一張永遠無法兌付的空頭支票。
當年10月24日,一場經濟危機風暴席捲美國。這次危機使生產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範圍之廣,失業率之高,持續時間之長,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10月29日開始的一週內,美華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
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燬“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到1932年,鋼鐵工業下降了近80%,汽車工業下降了95%,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佔全國勞工總數1/4的人口失業。
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意在諷刺胡佛總統。除此之外,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
紐約大街上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訊號,美國往地獄裡衝
1920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經濟危機。
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蹟。從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與此同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
雖然清教徒傳統的價值觀念仍在農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導道德觀念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發財致富成了人們最大的夢想,投機活動備受青睞,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以及享樂之風盛行。相當一部分人終日沉醉於物質享樂之中,而精神生活則體現出浮躁和粗鄙,以至於許多美國曆史學家把這時的美國稱為精神上的“飢餓時代”或“瘋狂的20年代”。
上個世紀20年代的繁榮雖然造就了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一繁榮本身卻潛伏著深刻的矛盾和危機。 首先是美國農業長期處於不景氣狀態,農村購買力不足。1919年時農場主的收入佔全部國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8。
8%,農場主紛紛破產。此時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國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極端不均衡。 工業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而採礦、造船等老工業部門都開工不足,紡織、皮革等行業還出現了減產危機,大批工人因此而失業。
這一時期兼併之風盛行,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財閥控制了整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3%,全國1/3的國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佔有;另一方面,約60%的美國家庭的生活水平還掙扎在僅夠溫飽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為嚴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此外,國際收支中的潛在危機也加深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危機。美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同供應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大危機的到來。
1920年,民主黨總統威爾遜離任。
繼威爾遜後的3屆共和黨總統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後執政。有美國史學家認為,“這3屆政府在美國曆史上構成了一個時代”,“在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械賴濾降牡拖麓鐧轎摶願醇擁牡夭劍僖吐渚土涸鴯誒嫻撓白右菜擋簧狹恕!?
“美國往地獄裡衝”
1929年上臺的總統胡佛是一位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美國英雄”。
他在競選演說中對人民許諾,“美華人家家鍋裡有兩隻雞,家家有兩輛汽車”。但由於胡佛在經濟領域頑固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典理論,在隨後到來的經濟危機中應對無力,從而使他的諾言成為一張永遠無法兌付的空頭支票。
當年10月24日,一場經濟危機風暴席捲美國。這次危機使生產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範圍之廣,失業率之高,持續時間之長,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10月29日開始的一週內,美華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
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燬“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到1932年,鋼鐵工業下降了近80%,汽車工業下降了95%,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佔全國勞工總數1/4的人口失業。
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意在諷刺胡佛總統。除此之外,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
紐約大街上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訊號,美國往地獄裡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