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媽愛畫畫

    清朝有一批繪瓷名家他們不但本身具有良好的繪畫功底,而且善於吟詩作賦和書法,他們相約每逢月圓十五日集會相互商討畫藝,這便是近代景德鎮制瓷史上著名的“珠山八友”。固然統稱八友,但是前後參加過這類雅集的共有10位,他們是王琦、王大凡、劉雨岑、程意亭、汪野亭、鄧碧珊、田鶴仙、徐仲南、畢伯濤和何許人。“珠山八友”繪畫,既有共同的畫風,又有各自的風格及其獨創性,而且是在共同採取傳統的“粉彩”這一繪瓷技法,充分運用傳統的中國畫來裝璜美化磁器的程序當中構成。

  • 2 # 細說瓷語

    珠山八友每位不同,既然您說到鑑定.那最基本的是從風格特點(需要您對作者的一個整體風格瞭解).瓷器胎體年代鑑定.用料燒成年代鑑定等

    當然裡面門道很多!比如老胎新畫.水深的很.單純的看照片,只能初步斷定一個大概.真正的一定要拿到實物才能判斷.所以只有您來我們景德鎮,才能切身瞭解其中的奧秘~

  • 3 # 潤玉程收藏推薦

    清末民國時期,江西景德鎮有很多藝人創作瓷板畫,一種新的瓷器形式,當時瓷板畫藝人王琦、王大凡、鄧碧珊、王野亭、何許人、程意亭、畢伯濤、劉雨岑、田鶴仙等十人,聚齊在一起成立了一個瓷社,以畫為友,切磋畫藝,統稱為“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以瓷入畫,以胎為紙,在瓷板上彩繪,其繪畫風格,吸取了中國傳統畫的元素的基礎上,繪出各種各樣的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等,都特別光彩傳神,栩栩如生。其筆法、墨韻、色彩都有新的創新,表現出中國文人畫的特點。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精美作品,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睞,並爭相收藏他們的作品。

    珠山八友,繪畫風格和藝術特點。

    汪野亭,(1884年—1942年)男,名平 ,字鑑,號平山、平生、老平,垂釣子,亦號“傳芳居士”,平山草堂人,齋名平山草堂,江西樂平縣人。主攻花鳥山水,其作品以水粉敷色,作別具一格,青山綠水自成一派。

    劉雨岑(1904—1965)男,原名,玉成,後改雨岑、雨誠,齋名覺庵,別號,“澹湖魚”,安徽太平人。創作的花鳥,色彩繽紛,勃勃生機。

    鄧碧珊,(1874年—1930年),男字闢∴闢寰,號“鐵肩子”江西餘干人,清末秀才。擅長魚藻畫技,其作品童趣天真,活靈活現。

    程意亭,(1895年—1948年)男,原名,程體孚,別名甫,藝名翥山樵子,洎山山民,齋名佩古,江西省樂平縣人。擅長花鳥。

    何許人(1882年一(1940年),男,原名處,字“德達”,乳名花子 ,後改花滋 ,安微南陵縣人。擅長雪景山水,開山水畫之先河。

    王琦,(1884年—1937年)男,別號陶迷道人,齋名陶陶齋,江西新建縣人。擅長意筆人物及草書長題。

    王大凡,(1888年—1961年),男,名堃,號希平居士,又名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江西省波陽縣人。擅長仕女人物,畫風形神兼備。

    畢伯濤,(1886年—1961年),男,別名,黃山樵子,安徽歙縣人。擅長花鳥,花卉,用筆工細,富有生活氣息,設色淡雅。

    鑑別注意事項

    瓷胎:珠山八友,都是瓷器名家,對於創作瓷器要求嚴格,瓷胎質細膩,造型完美,瓷板平整,厚薄均勻 不見疵點,看到胎質粗糙,燒製變形,厚薄不勻,翹曲有疵的作品就可定為贗品。

    題款:珠山八友作品的書畫,題款,都是俱佳的精湛之作,雖各人風格不同,但是留在作品上的文字都是純熟流暢,揮灑自如。字型大小不一,生硬拘謹的絕不會是真品。

    品相:瓷器反覆精選,畫面不過百年,一般還保留光鮮亮麗,圖文清晰。若見提款模糊,文字磨損,畫面脫彩,多是做舊騙人。

    落款:生卒年齡較大,必須對每一個人瞭解生卒詳細瞭解,題款風格,年限辨認,若發現卒後年款,必是偽作。

    畫風:留世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十分精細、山水秀逸、人物傳神、花鳥富有生氣。若發現死板拘謹的痕跡與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的風格見拙,必是偽作。

    珠山八友,還有畫竹風姿卓約,瓊樹臨風,亭亭玉立的徐仲南,畫梅花不讓人的田鶴仙。他們在繼承傳統粉彩工藝的基礎上,在瓷藝和畫藝都有新的突破,改進彩繪工藝,技法突破創新,使作品達到氣韻生動、色彩秀麗、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強烈表現出文人畫的精神氣息。

  • 4 # 王政5657

    我有興趣詳細解析王琦作品辨別:1,王琦號稱"西法頭子"人物的面部畫技是用"馬尾九宮格法"創作的,表情刻畫非常靈動逼真,克服了傳統華人物畫的"卡通臉"。2,王琦對衣服的畫法用的是堆白技法,效果具有立體明暗層次,而且細節部分(例如布紋)常常有些開片增強明暗對比的透視效果。3,落款部分,王琦可以寫多種書法,最主要的是印章是硃砂蓋的,絕不是現在拍賣的那些所謂凡紅"寫意款"落款。現在王琦存世的真品很少!請注意不要亂投資被忽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張劉禪投降的蜀漢官員郤正與譙周應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