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故史匯
-
2 # 浮生若淺
首先這兩個名字相似的人,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王政君的父親王禁是廷尉使,而王昭君只是出身於平民之家。這也導致兩人初進宮時,身份有所不同,王政君入宮時是家人子(類似清朝時答應,比普通宮女位份稍微高一些),而王昭君僅是宮女。
先說說王昭君,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王昭君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就是我們常說的“沉魚落雁”中的“落雁”。她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宮當宮女,本來憑藉她的美貌,成為后妃甚至得到盛寵是很有機會的,但因為不肯賄賂畫師,所以被畫醜了,沒被漢元帝選入後宮。從此她就當起了普通宮女,一當就是五年。直到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自請為婿,王昭君自請遠嫁,漢元帝將昭君封為公主出嫁匈奴。
王昭君被稱為寧胡閼氏(閼氏的意思是王后),可見她在匈奴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而她也為漢朝和匈奴的和平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她出塞後的幾十年之中,邊境友好和睦,雙方文化交流得以加強,為後來的中原大一統做了基礎奠基。兩年後,呼韓邪單于死後,王昭君曾上書求歸漢,但遭到拒絕,無奈昭君只要按收繼婚制,嫁給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復株累單于死後兩年,王昭君也病逝了。
再說說王政君,她入宮的時間是漢宣帝還在位的時候。入宮一年多後,王政君偶然的一個機會,嫁給了當時陷於愛妾病逝的太子劉奭,之後更是懷上了劉奭的第一個孩子,即後來的漢成帝劉驁。其實王政君並不得漢元帝的寵愛,娶她和生下劉驁我個人覺得都是剛好在機遇之下的因緣際會。生下長子的王政君貴為皇后,卻得漢元帝的冷落。反而此時的傅婕妤(即傅昭儀)得寵,生子劉康(定陶恭王),元帝曾有意想改立太子,而後多方考慮後才放棄了這個念頭,王政君和劉驁險些與皇位失之交臂。
漢元帝駕崩後,太子劉驁繼位,為漢成帝,就是那個沉迷酒色,坐擁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的漢成帝,其母王政君為太后,王氏一族憑藉王政君的關係,雞犬升天,在朝中單人眾多官職。漢成帝體弱,又沉迷酒色,專寵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沒有子嗣,因此成帝死後,皇位落到了定陶恭王一脈上,由定陶恭王之子劉欣繼位,為漢哀帝,此時王政君為太皇太后。哀帝繼位後開始打壓王氏外戚,不到兩年,王氏一脈逐漸衰弱。哀帝同樣無子而亡,漢室政權再次由王政君和王氏子弟掌握大權,我們熟悉的王莽也是在這段時間勢力再度崛起,幾乎是權傾朝野了。之後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王政君大怒,不久之後就死了。
兩人命運各不相同,王昭君為漢朝和邊境的安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功不可沒;而王政君運氣極好,一生身居高位,為家族和族人帶來榮耀和富貴,但到了晚年,因為輕信王莽,將過多的權力放給了他,最終導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
回覆列表
謝邀。先說說王政君和王昭君的關係吧!王政君是漢宣帝的宮女,嫁給了太子漢元帝,成為皇后,而王昭君是漢元帝的宮女,嫁給了匈奴單于。最終王政君歷經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王莽新朝一共五朝,帝位尊不可言,而王昭君歷經匈奴兩任單于,最終因為王莽篡漢,匈奴單于看不過去,和王莽開戰,王昭君看到自己為之現身的兩國和平消失,悲憤成疾,不久死去。可以說兩個人的故事都開始於漢元帝,都結束於王莽新朝。
兩人的命運確實天差地別,先說王政君。王昭君家中是一方大家族,入選宮女後,碰到還是太子的漢元帝愛妃死去,王政君得到機會,成為漢元帝的妃子,並於結婚後第二年生下了漢成帝。母憑子貴,王政君由此成為皇太后、太皇太后。並開始扶植自己的外戚勢力王氏。有了王氏幫忙,再加上王政君超長待機壽命長,地位尊崇,歷經幾次政治風波都安然無恙。王莽因為王政君不僅是自己的姑姑,關鍵是地位尊崇,在朝堂上有定海神針的作用,所以篡漢後,不僅對這位舊朝的太皇太后沒有責難,反而更加尊重,但王政君卻因為王莽背信棄義,對王莽深惡痛絕,氣的摔壞了玉璽的一角(玉璽被摔壞的一角後來用黃金補充,所以是一塊金鑲玉哦!)。王政君在歷史上的評價中雖然說她是“後中賢者”,卻也說她婦人之仁,對西漢的滅亡負有重大責任。
再說王昭君,王昭君以民女身份入選宮女,又因為一幅畫的原因遠嫁匈奴,和前夫剛生下一個兒子,第三年前夫就死了。按照匈奴習俗,王昭君需要嫁給自己的小叔子,王昭君不願意,寫信給漢元帝想要回漢朝,但漢元帝僅僅回覆了個“遵從胡俗”。王昭君不得已嫁給小叔子,生下了兩個女兒。在王昭君和親匈奴的幾十年間,王昭君努力促進漢朝和匈奴的和平,為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世有人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比衛青霍去病小。
從兩個人的生平可以看出,王政君出身名門,運氣好,又有外戚幫扶,最終善始善終,而王昭君僅僅是漢朝拿來和親的一件工具,所以說很多事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至於名字相似,名字不就是用來巧合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