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庫爾斯克會戰,二戰期間,蘇德戰場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戰役,因為它改變了東線戰局的態勢,德國軍隊從此轉入了戰略守勢,而蘇聯軍隊卻進入了戰略進攻。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斯大林格勒會戰,而是庫爾斯克會戰,才算得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泰因元帥指揮所部發起反擊,蘇聯軍隊後撤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域,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

    作為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報復,曼施坦因決定圍殲庫爾斯科的蘇軍,進而向西南方面軍後方突擊,再次威脅莫斯科城,希特勒訓令稱這次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應迅速完成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庫爾斯克,德軍聚集了2700輛坦克,1萬門餘門各類火炮,以及2000餘架戰轟機,總兵力90餘萬人;蘇軍則集積了2萬多門火炮,3400輛坦克,以及2100餘架戰機,總兵力130萬人。

    7月5日凌晨,蘇軍搶先實施了炮火打擊,德軍被迫提前3個小時發起進攻;從7月9日起,蓄勢已久的蘇軍又投入了大批的預備隊,使得蘇軍累計兵力多達264萬人、火炮52500門、坦克8200輛,戰機也多達6950架。

    德軍也加大了對庫爾斯克的增援,共投入兵力154萬人、16000門火炮,以及5000輛坦克、5000餘架戰機。

    7月12日,蘇德兩軍裝甲主力第2SS黨衛裝甲軍和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在普羅霍羅夫卡相遇,雙方很快就絞殺在一起,這場空前規模的坦克戰歷經8個小時,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濃密的硝煙瀰漫了整個戰場,草原上到處都是坦克的殘骸,史稱“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

    由於7月10日,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的情勢嚴重惡化;7月13日,希特勒緊急召回曼施泰因,決定停止“堡壘”作戰,抽調兵力到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撤出了絕對主力黨衛裝甲軍前往義大利。隨即,蘇軍向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發起大規模反攻,8月23日,收復了卡爾可夫,庫爾斯克會戰結束。

    此役,德軍共損失近50萬人,坦克1500多輛,作戰飛機3500多架,火炮3000餘門;蘇軍則損失兵力180多萬,損失坦克6800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3500架。

    儘管蘇軍也損失慘重,按戰損比來說,蘇軍損失顯然比德軍還要嚴重,這從雙方軍人和主要武器裝備折損,就能很清楚地看出來,但經庫爾斯克戰役,蘇德戰場的主動權,卻完全轉移到了蘇軍手中,這個意義非常大,蘇聯達成了戰役目的,取得了戰略上的偉大勝利。

    綜上,從具體戰損上來說,蘇聯並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德國軍隊由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退縮,盟軍登陸義大利,導致德國軍隊不得不從蘇聯退縮。

    蘇聯則從戰略退縮排而轉入戰略進攻,是蘇聯軍隊的偉大勝利,而德國軍隊經庫爾斯克會戰,在東線就再也沒有發起過大規模的進攻。

  • 2 # Wunderwaffe

    簡而言之,巴巴羅薩計劃時蘇德就像兩個帶武器的壯漢在對峙,德國開始直接一套組合拳打懵了蘇聯,基輔明斯克戰役直接讓蘇聯暈頭轉向,後來三大戰役讓蘇聯回過神來,再然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被打斷了脊樑骨,庫爾斯克德軍被打斷了雙腿。然後德軍就沒什麼反抗的能力了。

  • 3 # 戰略論

    在蘇聯官方的戰史中,將庫爾斯克會戰稱之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戰役”,這一評價是較為準確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西方軍事學家的認同,他們認為相比於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會戰才是東線戰場最為致命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

    雖然在這場戰役中蘇軍的損失還是遠大於德軍,但是蘇軍人人力資源和武器裝備的生產還是擁有優勢的,這表明蘇軍可以比德軍更快的恢復元氣,併發起反擊。雖然並不能就此認為蘇軍肯定將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德軍再無力打敗蘇軍則是確鑿無疑了。

    反觀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雖然損失慘重,尤其是裝甲部隊的損失,但是並不是說德軍徹底失去了同蘇軍抗衡的能力。德軍原本的意圖相當宏大,1943年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可能極大增加,德軍必須在儘快在東線同蘇軍進行戰略決戰,待重創蘇聯後,再抽調東線的主力來應付英美盟軍可能的登陸,執行這種任務的只能是具有機動和強大突擊力的裝甲部隊,然而這支戰略機動部隊在庫爾斯克中損耗殆盡,這對於德軍才是致命的,這也是為何庫爾斯克會戰為何具有決定性的戰略意義。

  • 4 # 點不點點

    是蘇聯的轉折之戰,由防守轉入進攻,至此之後,德軍在蘇軍面前喪失了大規模戰略進攻的能力,而蘇軍,則由此衝撞入了大規模的進攻戰,直至攻佔柏林。單從戰損比上,庫爾斯克會戰蘇軍損失是德軍的三倍以上,但是蘇軍背靠盟軍(尤其是美國)這棵大樹,短短不到三個月就已補充完畢,訓練了更多的不對投入進攻戰中,反觀德軍,受制於盟軍的戰略轟炸,導致裝備補充不上,燃油供應更是日趨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基本處於防守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今開國功臣的女兒是皇后的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