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財筆記
-
2 # 欣奇理財師
能真正理解並執行這句話的人都是在快樂中賺的大量財富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很多時候我們朝九晚五的上班、起早貪黑的做生意,雖然能賺錢,但總覺得累,抱怨這抱怨那,滿滿的負能量。事實上,那是因為我們僅僅只是把上班或者做買賣當成賺錢的方式,不得已而為之,看似目標明確,但實際確是把錢當做了努力的動力,久而久之,終究會產生厭煩情緒,自然賺不到大錢,夢想賺大錢,卻永遠不能實現,因為你無法全情投入!
“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我倒覺得夢想實不實現不是最關鍵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顆去實現自己夢想的心!而財富只是你實現夢想道路上的一種工具而已。
-
3 # 小斌哥聊史
“明智對待財富,將它作為工具而不是夢想”這句話其實可以看成是富人和窮人對財富的理解。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時給富人和窮人100萬元,窮人一般會十分高興的將錢存進銀行中,而富人卻會想方設法將錢用來購買有升值潛力的固定資產,接著用固定資產去銀行抵押貸出200萬甚至更多的錢,然後,再用貸出來的錢用於投資。。。如此週而復始,窮人的100萬可能每年只獲得1萬多的利息,但是,富人卻利用這100萬創造出了第一個1000萬、第一個1億。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窮人只看到財富的當前價值,富人卻將財富當作一個工具,用其來不斷創造更多的財富。
那麼,在富人眼中,財富有哪些特性值得利用呢?
一、創造性
在富人看來,財富不僅僅只是金錢的等價物,他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舉個簡單的例子,張某手頭上200萬現金,他用200萬現金買了一套別墅,隨後,他將別墅租出去,收取租金。於是乎,他不僅擁有價值200萬元的別墅而且還能夠透過別墅源源不斷獲取現金流。因此,財富除了本身價值外,我們還應該利用它的創造性來為我們的資產增值。
二、高效性
現如今很多人都是通過出賣勞動力來積累財富的。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用“錢生錢”的方式來致富的話,會比打工賺錢來的高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王某和張某年薪都是10萬元,張某每年將錢存入銀行,10年後張某共取出110萬元;同樣的王某每年將賺來的錢投入股市和P2P等多個專案中,平均年收益在15%。10年後,王某的資產卻高達203萬,而且,即時不工作,王某每年都可以透過投資獲取30萬的收益,初步實現財務自由。而相比較而言,張某依然需要透過工作來賺錢。由此可見,我們如果想要利用財富作為賺錢工具的話,從“錢生錢”的角度去利用財富,賺錢的效率無疑高出不少。
三、抵禦通貨膨脹
財富因其自身的價值,可以將其等價轉換成許多不同的資產,例如股權、房地產等等。透過這種方式,富人可以很好的利用其這一特點來抵禦通貨膨脹。
舉個簡單例子,現如今的房價相比十年前上漲了十幾倍,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也使得現在的金錢的購買力遠小於十年前,但是,如果,我們在十年前將多餘的金錢不存在銀行而是買房子的話,那麼,現在每個人的資產至少翻十倍,成功的抵禦了通貨膨脹。
綜上所述,對待財富,我們需要明智的看待它,學會從富人角度去利用財富的三大特性,讓其成為我們致富的工具。
回覆列表
為什麼要明智的對待財富,因為人人都需要財富,在創造財富和使用財富的過程中,財富是一柄雙刃劍。
從三句話來理解:
1,合法的創造財富,不去揮霍
2,失去財富,不要惋惜
3,財富具有流動性,沒有永遠固定的主人。
從個人來講,有多少資源才能承載多大的財富。君不見多少拆遷戶一夜暴富,然後淪為賭徒,最後家徒四壁。或在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不擇手段,最後鋃鐺入獄。
對於有使命責任感的人來說,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其不斷的追求,財富只是此過程的順帶結果。比如,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蒙牛“強壯一代人”。賺取的財富只是實現其目標、夢想的工具而非結果。這應該是理解本句話的應有之意。
當然對於普羅大眾,合法追逐財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依然是對社會的貢獻。
在筆者看來,我們需要正視財富,只要合法就應該鼓勵。夢想要有,但是生活還要繼續……
關於財富的實踐:
筆者認為對財富的認知是最重要的一環,多看一些財經方面的資訊和書籍,如果你早前看過《富爸爸窮爸爸》,基本不會錯過房地產的饕餮盛宴。
對於白領階層,創造被動收入是通向財富自由的可行之路,也有人戲稱“睡後收入”。
第二三張圖可以研究下,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