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唐新州
-
2 # 天籟琴音5885416
古代封建制度下,明朝皇“權”宦官專政,五百多年的歷史,長存於人間的是什麼呢?
朱祁鎮九歲登基,(不是民主國家)是錯。瓦剌也先攻打北京,發生“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與太監王振去應戰(把戰爭當作是打獵娛樂是錯),最後幾十萬大軍覆滅,朱祁鎮被瓦剌也先俘虜。這是瓦剌也先沒想到的,這麼龐大的物體卻不堪一擊。
為保大明王朝江山穩定,于謙,張居正,袁崇煥等推選朱祁鎮同父異母弟弟朱祁鈺為代理皇帝,立遙遠被擄的朱祁鎮為太上皇(合情合理)
瓦剌也先嚐到了攻打北京的甜頭,多次出兵,但于謙等文武大臣以朱祁鈺為中心,擊退瓦剌也先部隊把他打回大漠這是“北京保衛戰”。
明朝基本穩定,但被擄的朱祁鎮怎麼辦?于謙等臣奏旨接回,派誰去呢?皇帝答應接回哥哥嗎?(這會想到岳飛的下場,這劇情多相似)。
代宗朱祁鈺這會當然不樂意,這麼多人朝拜,皇帝當的多過癮,把哥哥接回來自己的代理皇位怎麼辦?(和宋朝趙構想的一樣)。但不接親情也說不過去,人嘛那點私心還是有的,接回來把朱祁鎮皇權免了,安心養老(軟禁)把侄子朱見深不允許繼承皇位的事疏通了。
派誰去呢,和瓦剌也先大臣們談判可不是鬧著玩的,在江蘇任職的一個七品芝麻官李實被選上了,此人口才,辦事風格有點辣。
李實的官位小了點,去接前皇帝太上皇檔次不夠,朱祁鈺又加官為“禮部右進侍郎”,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外交官。
這不也不知李實談了哪些內容,資料正史應該有吧,就把朱祁鎮接回來了。
一切按事先準備的辦妥,也封李實為“都察院右進衘史”,一切風平浪靜。但有一夥以“權”為目的大臣們覺得不公平。所以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密謀。
要是把朱祁鎮重新捧上皇位,那我們就立了大功。如此這般安排妥當。那朱祁鎮還沒想到有這等忠誠的人,那感動的,(此時已忘了在外當俘虜的事,為了“權”兄弟你讓一讓吧)。這不第二天就上朝當皇帝了,群臣貢拜!
代宗朱祁鈺納悶了,但也沒說什麼。(多麼奇葩),只能說兄弟倆感情深。沒多久朱祁鈺駕崩了。
朱祁鎮從第六任到第八任的“奪門之變”。其中捧他的石亨等都封官加爵了,為了除去異己類,為了“權”。把大明江山的功臣們統統殺了,最傷心的應該是于謙了,揮筆寫了《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風骨剔透,又萬般無奈)。那使臣李實也被抄了家,免了官。
最後朱祁鎮又把石亨等也辦了,據說都是為了“權”,想造反。(這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病逝,他的兒子朱見深當皇帝。也許良心發現了,平反於謙等功臣。降旨李實復職都察院右進衘史。但李實前去上一天班就辭職了,歸隱鄉間。(這裡有故事,誰有一壺酒)
回覆列表
這兩兄弟好有意思,中華上下五千年帝皇中應該找不出第二對了吧?說要對此二人的評價,那真要斟酌一下了。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年僅九歲登基,賢臣“三楊”輔政,後來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禍亂朝綱。土木堡之變發生後被瓦剌俘虜,面對內憂外患之際,在於謙等人的擁戴下郕王朱祁鈺登基,是為景泰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面對哥哥留下的爛攤子,朱祁鈺的表現儼然一個英明君主,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啟用於謙等正直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又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
瓦剌人見明朝在朱祁鈺的統治之下越來越強大,擔心明朝會報復就將朱祁鎮客客氣氣的放了回來,目的就是等這兩兄弟互相殘殺。明英宗一放回來,氣氛就尷尬了,國不能無主也不能有兩個皇帝啊!最後明代宗將哥哥軟禁起來享受太上皇的待遇,但是日夜被監視起來,沒有自由可言。但是就在景泰八年曆史出現了轉折點,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 還廢除了殉葬制度。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所以這兩兄弟生在一個時代真是有點“既生瑜何生亮”情節。面對權利利益誰都有私心,朱祁鈺不肯白白讓位,朱祁鎮不願一輩子受人擺佈,過一種被人監視下擔驚受怕的日子,所以一有機會就會復辟。面對現實,朱祁鈺也無可奈何,但是就說當皇帝這件事,真心覺得朱祁鈺比哥哥要稱職,但是朱祁鎮後期的表現也算合格,但是英宗的稱呼真心不夠格,是非功過讓歷史作客觀的評論吧!
說老實話真心心疼朱祁鈺,假如明朝由朱祁鈺一系傳承,歷史又會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