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說到的抹茶味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86
回覆列表
  • 1 # 神農溪茶業

    現如今,在熱鬧街邊的奶茶店,大家會經常看見這裡有各種不同品種的茶,綠茶和紅茶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所以見怪不怪了。但是,對於奶茶店出售的抹茶,很多人非常喜歡它的口感,卻不知道它的構成。抹茶到底是不是茶葉製作而成的?關於抹茶的相關常識,大家有必要認真去了解一下。

    抹茶最初並未在國內盛行,只是近年來,人們對這種茶不斷追捧,所以造就了它成為熱門茶類。抹茶的成分來源於茶樹,這種茶樹名為Camellia Sinesis,從這個名字就可以得知,它不是中中國人命名的,而是來源於日本的茶類,只不過從茶葉的大類來劃分,抹茶屬於綠茶,但是與我們平時所喝的綠茶,又有著很多不同之處。所以,抹茶屬於一類新茶,不同於大家所理解的綠茶。

    要分清楚抹茶和綠茶,從顏色去區分是不夠的,因為這兩種茶的顏色都是綠色,所以很多人會將抹茶和綠茶弄混淆。其實,區分抹茶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關鍵簡潔有效的方式,只有一種,即憑著自己味蕾的敏感,用水去沖泡,然後細心品嚐。綠茶的味道,大多是苦中帶澀,投放的茶葉量越多,苦澀味就會越濃。但是,抹茶則不一樣,抹茶大多沒有苦味,這是因為抹茶的茶葉材料,經過的光合作用不多,所以合成的葉綠素不多,自然從顏色和合成的苦味素方面,要低於綠茶。

    沖泡抹茶的器具,不同於綠茶,一般是用碗沖泡的。在沖泡抹茶之前,先將茶碗清洗乾淨,隨後甩幹水分,取2至3克茶粉於碗中,再向碗中倒入少許涼開水,大概覆蓋碗底就行了,隨後用茶筅劃圈使茶粉均勻化開。接著,再加入八十度左右的熱水,最大限度保證它的口味和香氣,接下來就可以好好品茶了。

  • 2 # 尋伊味美食

    近年來,一種茶瘋狂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這種茶就是——抹茶!

    說到抹茶粉,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抹茶粉和綠茶粉是同一種東西嗎?

    抹茶粉和綠茶粉雖然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粉末,具有綠茶的共性:色、香、味及營養價值,但它們並不是同一種東西!

    那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正式瞭解下抹茶:

    【原料】

    製作抹茶粉的原料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它的生產時間較短(約50天左右),以每年4、5兩個月的優質鮮茶葉做出的抹茶粉質量最好;

    【風味】

    抹茶粉帶遮蔭覆蓋後的特有鮮香或海苔香,氣味芳香淡雅;

    【生產工藝】

    茶葉從採摘下來到殺青、烘乾、碾茶、研磨、分篩...再到最後製成粉,抹茶粉的製作工藝流程十分精細、複雜。

    結合了傳統研磨技術和現代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低溫狀態下進行,可以很好地儲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可以通過以下圖片瞭解一片茶葉變成一撮抹茶粉的全過程:

    【抹茶的用途】

    抹茶粉大致分為“烘焙用”和“飲品用”兩種,可按自己需求進行選擇。

    1、烘焙用抹茶粉

    適合製作蛋糕、餅乾、麵包等需要烘烤的食品,烘焙後依然色澤翠綠;

    適合製作冰淇淋、飲料、慕斯等不需要烘烤的食品。

    好的抹茶粉是什麼樣子呢?

    1、綠色,細膩粉末狀為佳;

    2、溶水性好、無色素點落下,水呈綠色、底部沉澱後的質體較為細膩

    3、茶味濃郁,從麵糊到烘烤後的色澤幾乎無變化

  • 3 # Tian甜品研究所

    1、抹茶的歷史

    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自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點茶便告失傳,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

    九世紀末抹茶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為日本人民所接受並推崇。日本人將抹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融為一體,將飲茶上升到“道”的高度,形成獨特的日本國粹:抹茶道,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2、抹茶的製作工藝

    3、抹茶和綠茶的區別

    抹茶並不是磨碎的綠茶粉末,抹茶粉跟綠茶粉有著本質的區別,只有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粉末,才能配得上“抹茶”這個名字。茶磨跟我們平時看到的磨豆漿麵粉的石磨完全不同,製作極其複雜。茶磨能將茶葉磨得非常細,石磨奇特的溫度還是抹茶的最後一道提香工序,經過石磨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

    而且抹茶的細度也是綠茶粉達不到的,抹茶的目數可以達到 6000 目以上( 2 微米),而普通的綠茶粉在 100 - 300 目左右。

    4、甜品中的抹茶

    國內一般都是將抹茶粉作為甜品的新增成分,一般不會像日本人直接飲用~

    常見的:比如抹茶曲奇,抹茶戚風蛋糕,都是將一部分抹茶粉代替低筋麵粉做出來的

    抹茶拿鐵:抹茶加熱水用茶筅打散之後衝入牛奶+奶泡的混合物

    抹茶千層:

    抹茶提拉米蘇:

    要製作出這些顏色翠綠可人的甜品,必須選用優質的抹茶粉哦,綠茶粉可是做不出來噠~

  • 4 # 醉品春秋

    抹茶的起源

    提到抹茶我們現在總是想到日本的抹茶粉和日本的茶道,但是實際上抹茶是地道來源於中國的一種加工茶。早在隋唐年間人們就已經在食用前會把蒸青後的團茶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然後碾磨成粉再放到碗中進行點茶。

    在唐宋年間,中國的茶道幾乎都是以抹茶衝飲之道為主,流傳了好幾個朝代以後,在明朝年間泡茶法開始普及以後點茶法(即抹茶的衝飲法)才不再成為主流,從此點茶法漸漸退出了飲茶客的茶桌。

    經隋唐的盛行時期,點茶法這一沖泡方法被當年的遣唐使帶到了日本並保留了下來,於是到了現在,日本依然盛行使用點茶法進行茶道表演和接待客人。也致使很多人認為抹茶的起源地在日本。

    抹茶的概念

    現在市面上流通著很多所謂的抹茶粉,實際上與真正意義上的抹茶粉有著大不同。傳統抹茶的做法是採用蒸青綠茶通過手動研磨獲得的細小茶粉,而大多數“抹茶粉”實際上是由機械研磨炒青綠茶所製成的綠茶粉,在傳統意義上來說這兩者是要被區分的。

    而且在原料選擇上,抹茶粉要求原料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咖啡因含量低,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所以在市面上,抹茶粉和綠茶粉的價格差異甚至可以高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抹茶的沖泡方法

    1.先把茶碗連同茶筅一起用開水燙過。

    2.碗裡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幾克)的水,把抹茶調成漿糊狀,這樣可以防止十分細膩的抹茶產生抱團的現象。

    3.用茶筅按照W的軌跡貼著碗底前後刷攪,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氣,形成濃厚的泡沫。

    有這樣的說法,如果打抹茶以後得到的泡沫濃厚持久,說明技藝十分精湛,不少學習茶道的人都需要苦練多年才能真的打出很完美的泡沫呢。

    抹茶的製品

    現在的抹茶製品真的是層出不窮,從最經典的抹茶冰淇淋到抹茶蛋糕、抹茶月餅、抹茶糖果和各種抹茶味的茶飲都紛紛爭相投向市場的懷抱,反倒是最經典的沖泡式抹茶似乎被各色的衍生品掩蓋了他的光芒。

  • 5 # 雲想茗茶

    作為一個茶鄉之人,很樂意跟你聊聊與茶有關的話題!

    抹茶是什麼茶?

    抹茶指的是將春天綠茶的嫩葉,用蒸汽殺青之後,做成餅茶或者團茶儲存,在食用的時候,再加以烘焙乾燥,碾磨成粉。後面經過多方改良,在春茶採摘前的20天搭棚架子,覆蓋蘆葦簾子和稻草簾子,讓綠茶的遮光率達到98%,這樣製作而成的抹茶顏色更為翠綠,香氣也更濃郁。

    抹茶的歷史

    抹茶控的親們都知道目前世界上,抹茶方面比較出名的基本都是來自於日本,特別是日本這四個地方出產的抹茶那可算稱得上佳品,分別是愛知縣西尾、京都宇治、福岡八女和靜岡縣。在日本的街頭巷尾,有關於抹茶類的東西隨處可見。可以說,抹茶在日本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是一種已經浸潤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文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現在已經在日本成為尋常美食的東西,其實在中國出現的歷史比日本早了可不是十年八載,可以說抹茶起源地就是我們大天朝。

    抹茶古時候稱之為“末茶”,最早出現於中國的隋唐時期。在當時用抹茶製成的茶水,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飲料。有唐代詩人盧仝(tóng)的詩為證“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他的詩歌中對抹茶的形狀、顏色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足可以看出他對抹茶的喜愛。

    到了宋朝,可以說是抹茶的一個鼎盛時期,抹茶更是發展成為了茶宴。北宋的四大書法家之一、著名的評茶專家蔡襄在《茶錄》中評述了抹茶的飲茶方法:將製作好後的團茶直接擊成小塊,然後再碾成細小的粉末狀,用篩子仔細篩出茶末,取出一定的劑量放進茶盞當中,然後注入燒開的沸水,泛起湯花,這時候的色、香、味那可是極佳的。也就是在宋朝的時候,抹茶由日本的僧人榮西禪師帶到了日本,同時帶回的還有當時的種茶、製茶、飲茶的方法和茶籽和茶器。

    如果說在這之後,抹茶在日本處於一個發展的時期,那麼在中國則正好相反。於宋朝之後,抹茶在中國的地位就不斷下降,尤其是在明朝,更是直接對抹茶下了禁令。赤腳皇帝朱元璋是貧苦人家出身,他知道抹茶的製作工藝十分地繁瑣,尤其消耗人工,茶農又苦於徭役,老百姓可以說是怨聲載道。當時處於開國階段,百廢待興,朱元璋為了安撫人心,體恤勞苦百姓的辛勞,於是直接對抹茶下了禁令。因此明朝也是抹茶地位直線下降的時期,直到近代才又被中國人所重視起來。

    抹茶的價值

    其實抹茶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上重拾往日地位,這與它本身的營養價值高、文化內涵深厚,同時又是百搭款,可以與眾多的食物進行搭配不無關係。日本可以說將抹茶的事業發展得特別龐大,被廣泛運用於化妝品、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保健品當中。可以說,日本是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與廣泛食用茶類、飲茶和用茶相關的產品不無關係。

    如果你是一個抹茶控,如果你也喜歡具有如此健康、養生作用的抹茶,那麼你也可以多去關注一些抹茶製作而成的產品,不論是食品類,比如抹茶瓜子、抹茶麵條;亦或者飲料類,抹茶牛奶、抹茶拿鐵、抹茶酸奶;還有日常用品,抹茶麵膜、抹茶肥皂、抹茶粉餅等等,數也數不過來。

  • 6 # 霧無我

    抹茶,實際是就是蒸青綠茶的超微茶粉。

    抹茶——茶葉採摘覆下茶園的鮮嫩芽葉,先經蒸青、烘乾兩道工序製得深綠色片形的碾茶,再用茶臼磨細成的翠綠色細粉末茶。

    而蒸青綠茶也就是綠茶的一種,是通過蒸青的方式殺青烘乾的。

    在古代抹茶是粉末狀的茶又稱為末茶,就是將新鮮的茶葉嫩芽進行一系列相關工藝的加工製作成粉末狀的呈綠色的茶葉粉。

    歷史

    蒸清抹茶起源於中國宋代,僧人蓉西禪師在公元1191年將蒸清抹茶製作工藝帶去日本。

    但從明代開始,茶葉殺青開始採用炒青的方式。自此,蒸青逐漸退出中國歷史舞臺,反而在日本逐漸發揚光大,甚至與日本茶道的誕生密不可分。

    目前,中國僅剩下恩施玉露等少數茶還採用蒸青的方式,相反日本更喜愛蒸青綠茶,還將抹茶做到了極高水平。

    工藝

    雖然說的簡單,抹茶是蒸青綠茶的茶粉,但實際上抹茶從原料開始就和其他茶有所區別。抹茶的原料較一般綠茶而言,需要通過遮光等手段使得茶葉中的氨基酸提高,茶多酚下降,使得茶的苦澀味下降。

    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通過蒸汽殺青、乾燥後,將茶葉通過傳統的石碾或者現代科技的研磨儀器進行研磨,使之到達指定的目數(通常為2-20微米)。

    注意

    還有一種和抹茶很相似的,就是綠茶粉,顧名思義就是綠茶的超微茶粉。綠茶粉和抹茶很相似,但是具體的製作標準和品質都有差別。

  • 7 # 茶女神小薇

    抹茶並不能說是綠茶,抹茶在日語中被稱為“研磨過的茶”,以茶樹的茶葉經研磨製成。茶葉採摘前四周茶樹會被網或者竹蓆遮蓋,減少Sunny照射使葉片產生更多的葉綠素,以形成它獨特的綠色和新鮮淡甜的口味。

      目前盛行的綠茶粉(粉茶),只是將綠茶茶葉磨成粉茶,與日本傳統的抹茶製作方式不同,其加工的原料亦不相同。綠茶粉色澤呈現綠褐色,沖水之後顏色則會呈現墨綠褐色。由於綠茶粉顆粒較粗,所在沖泡後會有迅速沉澱的現象。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還有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普通綠茶粉和真正意義上的抹茶有著本質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抹茶生產工藝流程: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超微粉碎→低溫乾燥→抹茶。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

      還有一點就是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

  • 8 # 百里遙

    抹茶是起源於中國隋唐時代,但興盛起來是在日本,成了非常出名的食材飲品之一;"抹茶可以直接沖泡著喝,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抹茶,意思就是用石磨來碾磨的茶。磨茶的石磨稱為茶磨。

    抹茶的製作工藝有哪些?

    當今抹茶的生產工藝主要集中在日本,整個生產過程非常有講究。樹種從日本引進,為了確保鮮葉的鮮亮和鮮嫩,春天茶葉長出一芽兩葉之後,進行第一次遮光處理。

    等到茶葉長到一芽四五葉之後再進行採摘和蒸青環節,採摘當日用蒸汽殺青,然後再經過冷卻、烘焙、篩選等多層工序,用石磨以每分鐘60轉的速度,在19℃的恆溫中,緩緩磨出翠綠色的粉末,這些粉末就是抹茶。

    抹茶粉與綠茶粉有什麼區別呢?

    ①、顏色:抹茶由於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②、口感:抹茶少澀少苦,綠茶粉略帶一絲絲苦澀。

    ④、密度:抹茶細度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綠茶粉比抹茶粗很多。

    抹茶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①飲抹茶明目

    ②飲抹茶防齲齒

    ④飲抹茶補充維生素C

    ⑤飲抹茶利尿防結石

    ⑥飲抹茶改善腸胃功能

    ⑦飲抹茶減少輻射傷害

  • 9 # Enjoy雅趣

    最早見到抹茶類食物的時候,我曾把它當做一種口味特別的茶葉。對於出生在茶葉之鄉、家附近就是陸羽故居的我來說,抹茶=綠茶=用沸水沖泡茶葉,而非這種綠色的奇怪粉末。宇治抹茶更是聞所未聞。後來我到京都生活,宇治成了後花園一樣的存在,這才開始漸漸對抹茶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

    很多抹茶控可能認為“宇治抹茶”是一個品牌,其實宇治是位於京都府南部的一個小城市,這裡所產的茶都叫宇治茶,類似於咱們地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等等。而日本所產抹茶大多都來自宇治,因此也就有了世界抹茶在日本,日本抹茶在宇治之說。

    通常來講,宇治茶和靜岡茶、狹山茶並稱為日本三大茶。

    戰國時期:

    一生致力於結束戰亂,重建封建秩序的“ 日本三傑 ”之一織田信長途經宇治,被採茶和製茶的場景感動,於是任命茶師森彥右衛門擔任宇治鄉的茶頭。後來,著名茶人千利休也任過這一職。最後,在同為“ 日本三傑 ”之一豐臣秀吉的扶持下,宇治茶的地位水漲船高,成了“高階茶”的代名詞。

    那個時候,只有皇族,貴族和少部分高階僧侶才能享用,抹茶妥妥地站在日本茶鄙視鏈地頂端。

    江戶時代後期:

    課稅日高,宇治主動尋變,遂走出高階茶的小框框,增加了許多為大眾飲用而開闢的茶園,這才廣開銷路,為日後大量販賣做了鋪墊。

    明治維新後:

    抹茶終於從有規有矩的茶道象牙塔中飛出來,全面大眾化,而現在所說的“混合宇治茶”,基本上宇治茶佔50%以上,另外混合奈良、滋賀或三重產的茶葉。

    抹茶就這樣走下神壇,不但在日本國內成了大眾消費品,也成了“日系”標籤,走出國門,擁抱世界。

    在日本的語境中,抹茶也叫碾茶,將一種遮陽栽培的茶葉新芽,去除莖和葉脈,用石磨碾成非常細的粉末後沖泡而成。關鍵的一步是用“茶筅”來點茶,即用它在碗裡來回刷打出泡沫,使抹茶粉均勻地融入水中,這樣喝起來才不會有一小糰粉沒化開的感覺。

    但直接喝抹茶這件事,不僅需要整套繁複的流程和工具,還要系統學習複雜嚴苛“茶道”的技巧,在當今日本也不算家常。

    所以,即便在日本,普通人也只是偏愛抹茶味的點心以及飲品,但真正願意喝抹茶的人,還是非常小眾的那一撮。

    所以,比起單純的喝純正的抹茶,“吃抹茶”才是最時髦的做法。都說愛抹茶,但你愛的可能不是這種茶,而是各種“抹茶”味道的甜點。

    在日本國內都是這樣,就更別說在國外了。

    要想甜點好吃,抹茶粉至關重要

    抹茶甜品的高下,最關鍵的還是抹茶粉的質量。但對於抹茶質量,目前還沒有教科書般的量化指標。一般從色香味來判斷——好的抹茶色正綠或翠綠,香氣有明顯的覆下香,味呈鮮甘二味,不苦不澀,回韻綿長。

    而真正高階的抹茶粉做出的抹茶卷,蛋糕體呈現黃綠色,在不P圖的情況下,不可能有特別鮮豔的綠。

    但低等級的抹茶,苦、澀,不鮮不甘,為了色綠就要增加投茶量。投茶量大就意味著苦味和澀味。所以,為了取悅食客的味蕾,店家就要放更多的糖來中和苦味和澀味。這也是為什麼,一眾抹茶甜品連鎖店的蛋糕類出品都會偏甜。

    所以,要做好的抹茶甜品,首先要從抹茶粉的品控開始,而不是胡亂用一些號稱來自宇治和京都的“低等級抹茶”。如果沒有日本的優質抹茶資源作為穩定供給,根本沒辦法鋪天蓋地開店。

  • 10 # 摩貝視野

    到底什麼是抹茶

    抹茶,其實就是經過嚴格的種植篩選、複雜工藝加工及講究飲用方法的綠茶粉。抹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主要成分有茶多酚、咖啡鹼、遊離氨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反正就是對人體特別的好。

    抹茶其實是將茶葉直接食用,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多地被人體吸收,而現在的只喝茶湯不吃茶葉的飲用方式,有效成分吸收率基本在35%左右。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區別

    抹茶雖說是由綠茶加工而來,但是卻與普通綠茶粉有著很大的區別:

    種植:抹茶一般選用的是經過無性繁殖技術的茶樹,以保證茶葉的純淨。在種植時需要採用遮蔽法,在茶的嫩葉採摘前二十天到一個月前搭設棚架上面覆蓋草蓆來覆蓋茶樹,遮蓋率約為98%以上。其實抹茶從茶芽生長期開始,就講究恰當避光,為的是增加茶芽的葉綠素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苦澀味成分,就連抹茶製作過程中工廠也是關著燈的。而綠茶無此要求。

    殺青:抹茶,摘來的生葉必須在當天就立即採用蒸青法殺青;而綠茶的殺青方法除了蒸青法外還有炒青、泡青、輻射殺青。

    揉捻:由於抹茶不用來泡茶,所以無需揉捻;而綠茶必須經過揉捻的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

    乾燥:抹茶的乾燥採用的是低溫烘乾的方法,烘乾之後的茶葉稱之為荒茶;而綠茶除了烘乾之外一般還有經過炒乾的工序,進一步降低茶葉中的水分。

    儲存:抹茶的儲存為將荒茶放入冷庫,在零度以下儲存,以便轉化葡萄糖,提升茶的甘甜度;綠茶一般為陰涼乾燥處室溫儲存即可。

    研磨:抹茶的研磨要求很高,將荒茶從冷庫中取出,慢慢恢復到室溫。再用石磨緩緩研磨成碎茶(每小時石磨產出抹茶僅40g)。石磨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持低溫研碎,不會降低茶香和茶的鮮綠程度,相反還會賦予抹茶獨有的海苔香氣,磨好的茶粉再通過極細目數的濾網篩去茶梗碎和脈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胎男孩,你有勇氣要二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