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映初成名中心

    遠慮就是發展是硬道理,就是眼下還過得去,將來怎麼辦。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遠慮思想的人生活環境在小康或者已是富貴的人的遠慮就是厚積薄發,鞏固既得利益以求順守。不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難回頭,弄成貪官落馬。具有人氣有餘卻都是窮人,則同舟共濟開拓新的市場,若困守窮廬,一籌莫展,則坐而待亡。近憂就是生存是硬道理,明朝且作莫商量,如何過得今宵去,今天晚上吃啥,主若窮困,挑戰逆取,沒有吃,沒有穿,自有敵人送上前。客若窮困,堅守待援,必有救兵。所謂逆取,順守,兼弱,攻昧不可不知也。

  • 2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你有此疑,是沒看到“遠慮即智,近憂即愚”,此時兩句=人無智,必有愚,所講是古人的價值觀。下面從這個邏輯出發,簡析幾句,供參考。

    【1,字面解讀】

    “慮”的原始意指帶有謀略特點的心理活動,引申義指“反省”。“憂”的原始意指心牽掛,引申義指“煩惱“。可見,兩個字義有內在關鍵性,“慮”包括了“憂”,故古今常將二字連用,說明計謀的重要性。《孫子兵法》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講的就是“憂慮的內容”,前一句為“慮“,後一句為“憂“,也是答案。

    【2,凡夫的憂慮】

    凡夫都象盲人,摸路過一生,被感官所牽,被慾望所制,被苦樂所困,被禍福所囚,懵懂走完一世,虛度光陰。故凡夫“慮”的是利、名、權、勢、壽、福、樂、活,“憂”的是失、少、貧、死、病、災、罰、苦、敵、難。事實上,凡夫即便有“慮“,還是在“憂“,並不能逃離,是因為凡夫之慮,本質還是“愚”。所以,離開聖賢教育談“憂慮”,只在凡夫圈裡探討,是沒意義的。那些“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混人,懂什麼“憂慮”?

    【3,儒家的憂慮】

    以《論語》句為例:(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是對比講學人“憂慮“的內容。(2)“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是講正思、正學、正行,才能無憂無慮的方法。(3)“小不忍,則亂大謀“,講憂慮的原則。(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講憂慮必靠“反省”。(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講憂慮的“正邪性”。(6)“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講憂慮的“正義“。所以,儒家之“憂“在私、在邪、在過,儒家之“慮“在正、在仁、在公。

    【3,道家的憂慮】

    以《道德經》句為例:(1)“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是講“憂慮“的內容和“無憂“的做法。(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是講“憂慮”的標準。(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是講“憂慮”的利害。(4)“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是講“憂慮”的根本。(5)“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這是講“憂慮與道”的關係。所以,道家之憂在迷、在溺、在陷、在違、在昧,道家之慮在道、在無、在為、在悟、在證。

    【4,佛家的憂慮】

    在根本教義上,“憂慮”是一切眾生的障礙(妄想、分別、執著),成佛就是去障而無憂無慮。但此義太深,對入門弟子還要講“憂慮的事理”,循序漸進的施教。如在《八大人覺經》裡,

    第一覺悟是“憂”,即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後七覺悟是“慮”,即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第五覺知: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第七覺知: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可見,佛家入門之教“憂”的是因果、輪迴和迷誤,“慮”的是對三寶的“信、願、行”。

    總之,普通人必須依教而憂,依聖而慮;依公而憂,依仁而慮;依果而憂,依因而慮;依省而憂,依道而慮------這才叫真懂“憂慮“。正如《唐史,李絳傳》所言,“憂先於事,故能無憂;事至而憂,無救於事”,應該既是話題的出處,也是人生最好的座右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做好有機農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