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不意馳

    劉邦敗於匈奴的時候,韓信應該還沒死。據說白登之圍是一場包圍和反包圍之戰,最後是劉邦認輸,而歷史中韓信的用兵特點是後勤排程上有過人之處,歇後語韓信點兵也是多多益善麼。在當時漢朝實力不如匈奴的前提下,估計他也無法戰勝匈奴,這種扭轉局勢反敗為勝的戰場,應該是白起更能發揮長處。至於項羽,勝一場容易,勝戰役難。

  • 2 # 一個人的歷史

    談到換成韓信和項羽對抗匈奴,會不會失敗的問題,首先要分析一下韓信、項羽以及當時匈奴的首領冒頓,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分析韓信、項羽、劉邦帶兵有何不同?這樣才能客觀的分析到底二人領兵對匈奴作戰,會不會獲勝。

    謀者韓信

    首先說韓信,從《史記》中關於韓信帶兵的記載來看,韓信帶兵的特點,用他跟劉邦的話來回答說:“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善於駕馭大規模的集團軍作戰,其號稱兵仙,重點在一個“”仙字,也就是用兵飄逸不守常規,讓人琢磨不透、奇謀百出。韓信善於針對對方主帥和士兵的特點,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來制定策略而獲得勝利。如其和龍且對戰,利用了龍且輕敵驕兵,採用了背水一戰之策略,徹底擊潰龍且。在討伐趙國的戰鬥中,又利用虛插旌旗,十面埋伏的謀劃從心理上擊潰趙軍而全勝。用一句話總結:韓信帶兵的特點就是無常,其很多戰術在任何兵書戰策上都找不到先例,他很多戰場上用的戰術都是首創。對於這樣一個無法琢磨的主帥來講,就算是強悍如匈奴的冒頓單于,也未必能占上便宜。但是鑑於漢軍的戰鬥力和匈奴軍之間差異極大,儘管韓信有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但是要徹底擊破匈奴的軍隊也是非常困難的。但可以利用漢軍的特點,針對匈奴騎兵遊牧作戰,不善於攻堅的問題,至少可以守和。

    勇者項羽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古往今來,最傑出猛將的代表,西楚霸王之名絕非浪得虛名。項羽曾在正面戰場上擊潰了不可戰勝的秦軍,為諸侯軍隊和反秦勢力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時在與漢軍前期作戰中,項羽多次以少勝多,擊潰劉邦的部隊。如果讓項羽統帥楚軍和匈奴冒頓的部隊正面對抗,項羽作為天下勇將,在馬上的功夫也天下第一,率領的部隊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和匈奴的部隊相比,鹿死誰手也未可知。一場戰爭的勝負取決於統帥和部隊之間的協調、統帥的謀略、以及士兵的決心、後勤的保障等等。如果再說一個勇字,匈奴軍隊絕非項羽之敵,但綜合看來,項羽軍隊對匈奴軍作戰,獲勝的機率不大。

    王者冒頓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匈奴君主冒頓,做為匈奴歷史上最出色的統帥和君主,他從小便有大志,在殘酷的政治環境和軍事環境中讓自己不斷的成長。他曾親手弒父並且以弱者姿態麻痺東胡,而後一舉殲滅了自己的宿敵。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王者,絕不可能被輕易擊敗。因此在我看來,如果是韓信加上項羽的組合,則對匈奴必勝。但如果是韓信或項羽單獨與匈奴對戰,只能說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王者只能被謀者和勇者聯手擊敗,單純的謀略和勇力,都不可能擊敗一個真正的王者。

  • 3 # 汜水之陽

    眾所周知 劉邦對匈奴的反擊可以說是大勝 縱觀全場戰役 起因就是韓王信勾結匈奴入長城肆虐

    侵佔土地 掠奪人口財物 那劉邦出兵所要取得的戰略目的是什麼呢? 當然是驅逐匈奴 斬殺叛徒韓王信 那麼劉邦達到這個目的了沒有? 當然達到了 劉邦御駕親征 將匈奴全部趕出了長城 並且斬殺了韓王信 這是一場大勝 那麼為何有這麼多人認為劉邦大敗呢? 其實是他們無知罷了 白登山之圍只不過是一場微不足道的插曲 是大勝以後劉邦想要乘勝追擊 主動出了長城 去追趕匈奴軍隊中了埋伏 然後雙方僵持了七天 直到太尉周勃率領大部隊趕到了白登山 匈奴冒頓單于看見漢朝軍隊前來支援 而內應韓王信遲遲沒有訊息 所以才撤了兵 七天劉邦的先頭軍隊死傷無數 被冰雪凍僵被迫截肢的十之二三 那麼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情況會好? 他們一貫的作戰風格就是帶三日干糧進行突擊戰 匈奴國力其實遠遠不如漢朝 靠的就是騎兵來去如風進行掠奪 死傷肯定比漢軍慘重

    至於賄賂閼氏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一個為了權力 鳴笛弒父的冒頓單于 率領四十萬大軍 進攻

    死傷慘重 眼見即將抓到漢朝的皇帝了 會為了一個女人的話而網開一面 放虎歸山? 史記是一部史書 更多的是一部文學作品 如霸王別姬 他是如何知曉項羽虞姬之間的對話? 秦始皇傳位之事 趙高李斯種種密謀他又是如何知曉? 史記裡面清晰的記載了 太尉周勃軍至 匈奴退 行賄之說 當個笑話來看好了 那麼這麼一看 劉邦是大勝匈奴 就算換成韓信 取得的戰果是一樣的 至多不會被埋伏包圍 想要重創匈奴那是不可能的 步兵追騎兵 追的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牌貨車剎車片多久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