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玉者說

    “格物”與“格玉”,看似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在我這裡還真的有關係。這是發生在我身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初學古玉茫茫然如在霧中,自已感覺老的東西,身邊認可的人少。自已認為不對的,別人異口同聲的讚譽。這就是我收藏古玉的開始,憑感覺收藏。如今想來汗顏,真如肓人騎瞎馬,你說懸不懸。我這人一生有一個毛病,做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常常擺弄手中的玉而忘記吃飯,有時不分晝夜不知不覺通宵達旦。兩三個月的時間體重下降了二十多斤。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但所得廖廖。

    可巧當時手邊有一本介紹明代大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書,對王陽明“格物”.“心學”有了很大興趣。朱熹對王陽明影響很大,“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有一次王陽明“格竹”,欲窮盡竹之道,七天七夜不眠不息,事後大病一場。可見古人每得一說,每悟一理皆費盡心力加天資睿智而成。王陽明始創心學,主張“知行合一,格物致遠”。把王陽明的格物放在識別古玉上,不就是仔細觀察古玉的型質工浸,發現古玉中規律性變化,事物內在的聯絡。“格”是一個感悟的過程,不但要看表面還要深入肌裡,是艱難有時是痛苦的。

    當我在識古玉痛苦煎熬中,我看到從朋友借閱的一本彩色封面雜誌,圖中是一件清代羊脂白玉如意,書放在臺燈下我從斜側方不經意看了一眼,可能是光線的作用或者是攝影師高超的技藝,總之一個字,美!玉是那麼瑩潤習習生輝,理解了氤氳一詞含意。我繼續看,心中有了一絲絲明悟。何為古玉?是什麼讓古代帝王視為珍寶.神物,狂熱追捧的玉?它首先是好玉好工,能給人帶來強烈的感官

    刺激。美是給人最初的,最直接的感受。這種美是無瑕疵的,是一種韻味諧和深入靈魂的美。我就是由此捅破識古玉過程中的第一層窗戶紙,自此算是走上了正路。

    堅持用格物嚴謹的態度繼續格玉,我發現許許多多的古玉特徵。比如說玉,古人用玉極講究,非正色玉不選。比如說工,鉈工靠的是琢和磨,這與現代工具的切削截然不同。比如說浸,玉在地下自然離不開水和土,由於古人大量使用木材,自然出現了草木浸。如果木材炭化了那麼玉浸泡在黑色的水中那麼就有炭浸。古人放置的賠葬品如青銅.鐵製兵器,在水的浸泡,空氣的氧化那麼就會有鐵浸,青銅浸。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來有影去有蹤的,都有個前因後果有其內在的必然聯絡。懂了這些再回頭來看古玉,產生出“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 的感覺。看古玉不再是無從下手,不可琢磨的事情了。

    我識古玉,三年入門,五年少有困惑。七.八年才能讀懂紅山和良渚文化。大家可能會說這個人夠笨的,但寧可笨點.慢點且比吃藥強。我建議收藏的朋友不仿先按一下暫停鍵,把所有收藏都拿出來,看一看它是不是古代帝王愛不釋手,須庾不離身的古玉。它玉的質的夠嗎?它的神型是漢代玉龍應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氣概,或者張顯皇權天授,受命於天的神龍嗎?古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看一看你手中的玉璧值不值得古人掉腦袋。如果在格玉中有所查,有所悟重新走上一條新的識玉之路。

    “格物致遠”,“知行合一”讓我們科學的,全面的學習古玉知識,傳承和發揚八千年延綿不絕,異彩紛呈的中國玉文化。

  • 2 # 吳抒文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之前研究過格物致知的原理和思考的熵減。對於格玉內容,可以繼續思考,格玉概念提出可以提升古玉的人文屬性和價值。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我們腦子裡雜亂的資訊分類儲存,然後在一定情況下產生連結而形成新的思考模式。也就是大腦神經元產生靈感而瞬間創造出新的連結。這就是“格物”。看看這個收納盒就懂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下面用今天遇到的情況繼續解釋。

    現代人接受的資訊碎片太多,就是個熵增過程,過段時間就感覺太多了,要爆炸了,其實格物然後知其志就是個熵負過程,資訊碎片再多都能處理,這就是“知致”。

    對於玉器而言,尤其是在高古玉里面很多都是講的樸實的唯物哲學。在宋以前,玉器基本上都是王公貴胄使用,文化和思考模式的輸出要求更高,哲學把很多道理做了延伸和演繹,思考的內容被高度整合化,成為格物知致的典範:我前面解釋過的玉豬龍(警示自己關注事物的萌芽期,福禍趨勢形成之前)和玉貴人(通天達地,胸懷其璧,為人謙卑,這樣的人就是自己的貴人。)。

    這就是古玩裡面的積極元素,好的古玩必定帶來好的思考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的種類及各種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