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這個人是無論是在唐高宗時期還是稱帝之後,都是非常有主見的一個人。一旦武則天作出了什麼決定,恐怕還沒有什麼人能夠讓她輕易改變決定!如果說武則天聽從了誰的建議如何如何,只有一種可能性,武則天自己正處於糾結期,還沒有下定決心,這才需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最終作出合適的決斷。所謂聽得進意見、重用狄仁傑大概其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武則天稱帝之後,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因為沒有女皇帝的先例,女皇帝的皇位傳承問題也成了武則天繞不開的一個大難題!按照男權社會的傳統,皇位當由同宗繼承,皇子是血緣最近的同宗,自然是第一選擇。可武則天面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同宗與皇子無法重疊!作為皇帝的同宗,武氏子弟首當其衝。可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姓李而不姓武!如此一來,問題就麻煩了。傳位給親生兒子,不符合同宗原則,武則天辛辛苦苦開創的武周江山到頭來卻又姓了李,武則天心有不甘!可傳位給侄子,與自己又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了,到時候侄子把自己親爹追尊為皇帝,武則天這個姑姑又算什麼樣一種存在?因此,武則天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可是,高處不勝寒,她內心的糾結無人訴說,也沒人敢在武則天面前提出這個問題!
關於皇嗣的問題,為何滿朝文武皆噤聲,只有狄仁傑敢趟這趟渾水呢?這還要從狄仁傑的經歷說起。早年,武則天為稱帝作準備,利用酷吏排除異己,狄仁傑被誣謀逆,被武則天下獄。酷吏們正打算刑訊逼供之時,狄仁傑卻出人意料地認下了謀反罪!彼時有制度,犯罪嫌疑人只要認罪便不得再用刑,更何況是宰相!酷吏們氣得跺腳,可就是沒轍!不久之後,狄仁傑利用換洗棉衣的機會,將給武則天的奏疏夾在了棉衣之中帶出監獄並輾轉傳到了武則天手中。武則天召見狄仁傑,問其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回答:“如果不承認,我還見得到您嗎?”僅此一句話,反倒是徹底洗脫了狄仁傑的謀反嫌疑。之後,武則天對狄仁傑信任有加,繼續重用!
狄仁傑也是聰明人,他並不拘泥於武、李,只忠於江山社稷,雖然心向李唐,但對於女皇帝武則天,他同樣“忠心耿耿”!在長期的交往中,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態度也心知肚明。武則天知道,狄仁傑雖然心向李唐,但對自己卻是忠心耿耿,雖有私心卻並非謀私。這就是狄仁傑敢趟這趟渾水的原因所在!其他人提出了,武則天會認為這個人別有用心。狄仁傑提出來,武則天非但不會如此認為,反而會覺得狄仁傑是在為自己考慮問題。當然,狄仁傑的私心武則天也是知道的,可已經知道了,武則天還猜忌什麼呢?
與此同時,狄仁傑會說話也是一個因素,他沒有著眼武、李之爭,更沒有上綱上線到政治層面,僅僅是著眼於親情層面,人死之後是親生兒子會供奉香火還是侄子?不言而喻!對於彼時的武則天而言,其內心實際上也更加傾向於親生兒子,只不過心有不甘,加之要給武氏家族一個交代,這才一直糾結!狄仁傑恰恰看到了這一點,這才有了那一番言論。說白了,他只是順著武則天的思路在說,並沒有真正“逆龍鱗”!武則天豈有怪罪之理?
早年的武則天任用酷吏、打擊排斥異己,說白了是因為朝堂之上的不同聲音太大,她稱帝的阻力太大!為了減小甚至消除這種阻力,武則天才大開殺戒,顯得非常兇殘、也比較“昏庸”!但實際上,武則天並不是一個“昏庸”之人,他對於酷吏的任用一直是有度的,對他們僅僅是利用而已,所謂“狄仁傑謀反案”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在稱帝之後,地位穩固的武則天很快便陸續除掉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酷吏,開始了政治清明期。而狄仁傑向武則天諫言就發生在這一時候。彼時的武則天已經沒有了稱帝之前的那些政治壓力,更像是一位純粹的帝王,她有大把心胸可以學自己的前夫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成就帝王的美名!因此,狄仁傑諫言非但不會引起武則天的不悅,反倒是可以藉此邀取美名!而且還可以利用狄仁傑的理論搪塞武氏子弟,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並不是武則天晚年變得“仁慈”了,而是形勢不同了。時易則事易,稱帝前,誰如果心向李唐,那就是“謀逆”,武則天斷然不會容忍。但稱帝之後,武則天行的是帝王之道,對於狄仁傑這樣的“忠臣”,她必須有容人之量,必須虛心納諫!這才是帝王應有的風範。更何況,高處不勝寒的武則天內心是糾結的、苦悶的,她需要一個可以排解鬱結的渠道。很顯然,狄仁傑正是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換言之,武則天內心其實已經有了傳位給兒子的想法,她只是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而這個理由恰恰就是狄仁傑給出的那個理由!狄仁傑也是聰明人,他看穿了武則天的心態,所以才敢去趟這一趟渾水!如果彼時的狄仁傑提出傳位給武氏子弟,反倒是會引發武則天的疑心與猜忌,認為他想要改換門庭,不是嗎?
武則天這個人是無論是在唐高宗時期還是稱帝之後,都是非常有主見的一個人。一旦武則天作出了什麼決定,恐怕還沒有什麼人能夠讓她輕易改變決定!如果說武則天聽從了誰的建議如何如何,只有一種可能性,武則天自己正處於糾結期,還沒有下定決心,這才需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最終作出合適的決斷。所謂聽得進意見、重用狄仁傑大概其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皇嗣之爭武則天稱帝之後,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因為沒有女皇帝的先例,女皇帝的皇位傳承問題也成了武則天繞不開的一個大難題!按照男權社會的傳統,皇位當由同宗繼承,皇子是血緣最近的同宗,自然是第一選擇。可武則天面臨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同宗與皇子無法重疊!作為皇帝的同宗,武氏子弟首當其衝。可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姓李而不姓武!如此一來,問題就麻煩了。傳位給親生兒子,不符合同宗原則,武則天辛辛苦苦開創的武周江山到頭來卻又姓了李,武則天心有不甘!可傳位給侄子,與自己又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了,到時候侄子把自己親爹追尊為皇帝,武則天這個姑姑又算什麼樣一種存在?因此,武則天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可是,高處不勝寒,她內心的糾結無人訴說,也沒人敢在武則天面前提出這個問題!
為何狄仁傑敢趟渾水關於皇嗣的問題,為何滿朝文武皆噤聲,只有狄仁傑敢趟這趟渾水呢?這還要從狄仁傑的經歷說起。早年,武則天為稱帝作準備,利用酷吏排除異己,狄仁傑被誣謀逆,被武則天下獄。酷吏們正打算刑訊逼供之時,狄仁傑卻出人意料地認下了謀反罪!彼時有制度,犯罪嫌疑人只要認罪便不得再用刑,更何況是宰相!酷吏們氣得跺腳,可就是沒轍!不久之後,狄仁傑利用換洗棉衣的機會,將給武則天的奏疏夾在了棉衣之中帶出監獄並輾轉傳到了武則天手中。武則天召見狄仁傑,問其為何承認謀反,狄仁傑回答:“如果不承認,我還見得到您嗎?”僅此一句話,反倒是徹底洗脫了狄仁傑的謀反嫌疑。之後,武則天對狄仁傑信任有加,繼續重用!
狄仁傑也是聰明人,他並不拘泥於武、李,只忠於江山社稷,雖然心向李唐,但對於女皇帝武則天,他同樣“忠心耿耿”!在長期的交往中,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態度也心知肚明。武則天知道,狄仁傑雖然心向李唐,但對自己卻是忠心耿耿,雖有私心卻並非謀私。這就是狄仁傑敢趟這趟渾水的原因所在!其他人提出了,武則天會認為這個人別有用心。狄仁傑提出來,武則天非但不會如此認為,反而會覺得狄仁傑是在為自己考慮問題。當然,狄仁傑的私心武則天也是知道的,可已經知道了,武則天還猜忌什麼呢?
與此同時,狄仁傑會說話也是一個因素,他沒有著眼武、李之爭,更沒有上綱上線到政治層面,僅僅是著眼於親情層面,人死之後是親生兒子會供奉香火還是侄子?不言而喻!對於彼時的武則天而言,其內心實際上也更加傾向於親生兒子,只不過心有不甘,加之要給武氏家族一個交代,這才一直糾結!狄仁傑恰恰看到了這一點,這才有了那一番言論。說白了,他只是順著武則天的思路在說,並沒有真正“逆龍鱗”!武則天豈有怪罪之理?
武則天的處境不同早年的武則天任用酷吏、打擊排斥異己,說白了是因為朝堂之上的不同聲音太大,她稱帝的阻力太大!為了減小甚至消除這種阻力,武則天才大開殺戒,顯得非常兇殘、也比較“昏庸”!但實際上,武則天並不是一個“昏庸”之人,他對於酷吏的任用一直是有度的,對他們僅僅是利用而已,所謂“狄仁傑謀反案”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在稱帝之後,地位穩固的武則天很快便陸續除掉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酷吏,開始了政治清明期。而狄仁傑向武則天諫言就發生在這一時候。彼時的武則天已經沒有了稱帝之前的那些政治壓力,更像是一位純粹的帝王,她有大把心胸可以學自己的前夫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成就帝王的美名!因此,狄仁傑諫言非但不會引起武則天的不悅,反倒是可以藉此邀取美名!而且還可以利用狄仁傑的理論搪塞武氏子弟,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並不是武則天晚年變得“仁慈”了,而是形勢不同了。時易則事易,稱帝前,誰如果心向李唐,那就是“謀逆”,武則天斷然不會容忍。但稱帝之後,武則天行的是帝王之道,對於狄仁傑這樣的“忠臣”,她必須有容人之量,必須虛心納諫!這才是帝王應有的風範。更何況,高處不勝寒的武則天內心是糾結的、苦悶的,她需要一個可以排解鬱結的渠道。很顯然,狄仁傑正是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換言之,武則天內心其實已經有了傳位給兒子的想法,她只是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而這個理由恰恰就是狄仁傑給出的那個理由!狄仁傑也是聰明人,他看穿了武則天的心態,所以才敢去趟這一趟渾水!如果彼時的狄仁傑提出傳位給武氏子弟,反倒是會引發武則天的疑心與猜忌,認為他想要改換門庭,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