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孟替非
-
2 # 味哎兒
此是,中國王歷史內唯一的失敗者有傳的人物。
而且,相比於劉邦其形象更正面一些。
這裡,雖摻雜儒家復古傾象,但史真仍突顯破秦主力功績的史美實。可見記史者公心。
項羽敗不敗於其勇也不敗於其智,更不敗於其公正,僅敗於其逆天時。
當其時天時是民心所向秦人立的單獨式單一家庭單位的生產方式,造反的是去除不適用除秦人外的流水作業勞做操作法。此工作法在工業化時代才展開。
而項羽恢復邦國式外,還恢復姓族整體生產單位式,因而逆天時。
即:楚漢爭是一個沿秦制,一個恢復春秋式。
太史公認得清記得明,因立傳於項羽。劉皇家無語認同。
司馬遷寫《史記》,寫人物的分三種體例,一般說來,天子入本紀,其他人物入世家或列傳,但其中也有特殊情況,比如,項羽並非天子,司馬遷卻把他的事蹟編列於《項羽本紀》,抬到了和漢高祖劉邦一般顯赫的待遇。
從司馬遷對項羽的描寫看,太史公是相當欣賞西楚霸王的,但把項羽編入本紀,雖然可能有偏愛的成分,但首先還是要從體例上著眼,看看項羽是否有非入本紀不可的理由。
《史記》中的本紀,一共有十二篇,分別是:
五帝本紀第一、夏本紀第二、殷本紀第三、周本紀第四、秦本紀第五、秦始皇本紀第六、項羽本紀第七、高祖本紀第八、呂太后本紀第九、孝文字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孝武本紀第十二。
這其中,秦始皇本紀第六、高祖本紀第八、孝文字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孝武本紀第十二這五篇是最無可置疑的,涉及的五位人物,都是正牌的皇帝。
五帝本紀第一、夏本紀第二、殷本紀第三、周本紀第四這四篇,也基本沒啥爭議,都是正統觀念裡的中央王朝,只不過歷史久遠,事蹟簡略,值不得單獨為每個帝王立本紀,因此以王朝為篇目來綜述。
秦本紀就值得探討一下了。太史公為何把秦始皇本紀和秦本紀分立?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秦始皇的事蹟較多,前期的秦王事蹟較少,編在一起,秦始皇一人就佔了大頭,整個本紀有點輕重不侔;二是太史公可能認為秦始皇和之前的秦王還是有顯著區別的,畢竟統一天下的是秦始皇,其他秦王,不過是割據一方的諸侯。
本紀這個體例,其實是在紀傳體裡,以本紀的編年為綱,對天下大事按時間脈絡作基本的梳理。有了周本紀,大部分時間都被周本紀所覆蓋的秦本紀就多出了另外一條時間線,從編年敘述上看,的確是重複了。
太史公為什麼不仿照其他六國的例子,把秦始皇之前的秦王都編為《秦世家》呢?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周滅亡時,秦始皇還未統一天下,於是周本和秦始皇本紀之間,就有了個空檔,從編年的完整上看,這個空檔需要填補,所以《史記正義》在周本紀裡特別點出:
王赧卒後,天下無主三十五年,七雄並爭。
既然要填補編年的空白,那麼也只有把秦列為本紀比較合適了,所以我們看到秦本紀裡主要說的都是秦國自己的事,很少旁及其他諸侯國,那些都在周本紀裡作交代。
搞懂了秦本紀的由來,項羽本紀也就不難理解了,同樣有個編年空檔的問題。
秦滅亡是在前207年,漢高祖稱帝是前202年,也就是說,秦始皇本紀和高祖本紀,編年上隔了五年的空窗期。
問題在於,秦滅之後,楚漢相爭,如果援秦本紀的例子,似乎應該立為本紀的也是漢王,而非楚王才對。
然而,漢高祖稱帝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他是把統一天下正式登基作為漢朝的開始的,王朝的開端一旦定下來,就不能隨便改,否則登基的儀式就成了兒戲了。可以比較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也沒把自己稱吳王的時期算進大明裡。
這個空窗期,就給了偏愛項羽的太史公一個絕好的理由,項羽也就勉強因此被塞到了本紀裡。
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就是呂雉呂后了。
呂后同樣是因為編年空白的原因,必須立個呂太后本紀才好解決。本來,惠帝死後,呂后先後立過兩個小皇帝,按皇帝入本紀的體例,呂太后本紀應該拆為兩篇本紀——《前少帝本紀》、《後少帝本紀》才是。
但是,諸功臣誅滅呂氏後,廢掉了呂氏所立的第二個小皇帝,重新擁立了代王劉恆,也就是孝文帝,從根本上否定了小皇帝的合法性,所以也就不可能為這倆倒黴孩子立本紀,這樣一來,惠帝和文帝之間,編年上就又有了空檔。
有了空檔,就得填補,所以誰填合適呢?似乎也只有獨攬大權的呂太后合適了。
值得注意的是,惠帝的合法性是不可能被否定的,但《史記》裡有《孝惠本紀》嗎?
沒有。
這是我覺得最奇怪的地方,《孝惠本紀》也被直接合併到《呂太后本紀》裡了。
在太史公筆下,惠帝劉盈雖然軟弱,但卻是個仁厚的人,司馬遷似乎並不討厭他。
把項羽塞進本紀也就算了,居然把惠帝本紀給取消了,司馬遷啊司馬遷,你這算是給劉盈發了一張好人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