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路朝山
-
2 # 咖小斐
咖啡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水果”。我們常見的咖啡豆,也就是咖啡果實中的“種子”。一顆咖啡果實正常情況下有2粒咖啡豆,特殊的“圓豆”咖啡果實裡面只有1粒咖啡豆。
咖啡喝起來雖然是有酸有苦,但其實咖啡的果肉是非常甜的,只是在咖啡烘焙的過程中,咖啡的“酸甜苦”會產生一系列的物理以及化學反應,最終形成咖啡本身的味道。
咖啡酸度是否強烈,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
01.咖啡樹種:阿拉比卡酸度高對咖啡的酸度起決定性的因素的就是咖啡的品種。這裡的品種不是指“藍山”、“貓屎”這樣的咖啡品類,而是咖啡樹的品種。
世界上已被證實的咖啡樹種約有3000種,但這些絕大多數還都呆在“咖啡發源地”衣索比亞的森林中未被商業研究與開發。市場上具有商業流通價值的咖啡樹種只有兩種,高品質的名曰“阿拉比卡”,而品質較低的名曰“羅布斯塔”。
阿拉比卡樹種,生長出來的咖啡豆:酸度較高,香氣豐富,醇厚度(苦味)較低,常用於精品咖啡館以及咖啡比賽中。
羅布斯塔樹種,生長出來的咖啡豆:酸度較低,香氣單調,醇厚度(苦味)較高,常用於商業連鎖咖啡企業以及速溶咖啡廠家。
02.咖啡豆的處理方式:水洗處理法酸度高咖啡果實經過咖啡農辛苦地採摘之後(全世界只有巴西採用機器採摘),都要送往處理廠進行處理。在咖啡果實處理過程中,其中“外果皮”對於咖啡的酸度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對於“外果皮”的處理也是有差的。
每個地區根據氣候環境與水資源的豐富程度也是不同的,常見的有水洗處理法、自然乾燥法、半水洗處理法、蜜處理法。
水洗處理法:使用機器將外果皮全部去除後直接發酵,咖啡酸度與乾淨度也最高,但甜度較低;
自然乾燥法:先將咖啡果實曬乾之後,再去除外果皮,咖啡酸度與乾淨度較低,但甜度最高;
半水洗處理法:使用機器將外果皮全部去除後後進行日曬,咖啡酸度與乾淨度較高,但比水洗法低,甜度中等;
蜜處理法:使用機器去除部分的外果皮後進行日曬,咖啡酸度與乾淨度較低,甜度較高,是屬於比較均衡的一種處理法;
所以,從四大處理法來看:水洗法的酸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半水洗法、蜜處理法,自然乾燥法的酸度是最低的。
03.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淺度烘焙的酸度高烘焙對於咖啡風味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烘焙的過程:咖啡生豆吸熱→釋放水份→脫水→焦糖化開始→第一爆→第二次吸熱→第二爆→焦糖化結束→碳化開始→完全碳化。
(1)淺度烘焙:在二爆之前;
風味特點:酸度高,醇厚度低;
(2)中度烘焙:二爆開始或者二爆之後;
風味特點:酸度中等,醇厚度中等;
(3)深度烘焙:二爆之後約1-2分鐘開始
風味特點:酸度低,醇厚度高;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淺度烘焙的咖啡,酸度是最高的。
酸度隨著烘焙度的升高是逐漸下降的。
醇厚度隨著烘焙度的升高是逐漸上升的。
總結:自己喜歡的味道,就是好咖啡。咖啡之所以會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咖啡本身就是一種水果,所以咖啡果實也被稱為“咖啡櫻桃”。而影響咖啡酸度的因素除了咖啡樹種、處理方式以及烘焙度之外,還有咖啡的生長環境以及衝煮方式等。
咖啡酸與苦的程度都不是評判一杯咖啡好壞的主因,每個人對於咖啡口味的要求都是有所差別的,有的消費者就是喜歡酸度高的咖啡,有的消費者就是喜歡醇厚度高的咖啡,這個與身份、財力以及年齡是無關的。
所以,咖啡的酸度強弱,並不代表這杯咖啡就是不好的。適合自己的咖啡,就是好咖啡。
回覆列表
1.咖啡會酸的原因
2.咖啡酸的影響因素
產區、種植海拔(相對同品種同產區而言種植海拔越高酸感越強烈)、咖啡的水溫、烘焙度等
3.品種較酸的咖啡豆
有些咖啡生來就與眾不同,自帶豐富的水果酸,比如埃塞爾比亞耶加雪菲產區、坦尚尼亞產區的、哥倫比亞產區,這些產區豆都有豐富的果酸。
4.烘焙
烘焙時間愈短,焦糖化程度愈低,酸性物質破壞較少,衝煮出來的咖啡也會具有更多的酸質。
5.衝煮方式變化
不同的咖啡衝煮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咖啡風味,當然了,咖啡的苦和酸也會表現在這裡。
法壓壺、虹吸壺一類的咖啡壺,出品的咖啡苦味更濃,酸味更弱;
手衝、美式咖啡壺一類的咖啡衝煮方式,酸苦均衡度更好些,可以自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