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春秋戰國時期名將太多,因此對其他武將不太瞭解,而在名將當中,結局堪稱悲劇的,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三人:伍子胥被勒令自裁、吳起被楚國貴族亂箭射死、李牧被反間計冤殺。

    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華人,其父伍奢原為楚太子建的太傅。

    當時,秦國為與楚國結盟,將宗室女嫁給公子建為妻,卻被其父楚平王強納,導致父子失和。後由於費無忌的挑撥,太子建遷居城父,費無忌後又誣告太子建連晉反楚,導致太子建出逃他國。而伍奢也因此被連累,與長子武尚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憤而逃往吳國,稱為吳王闔閭的重臣。

    在伍子胥的輔佐下,在晉國的支援下,吳國迅速崛起。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與孫武帶兵進攻楚國,五戰五勝之後攻克楚國郢都,為報父兄之仇,伍子胥掘楚平王墓,辨識三百。此後,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又北敗徐、魯、齊等國,成為諸侯一霸。

    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後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建議夫差殺掉勾踐,徹底滅掉越國,但是夫差為伯嚭所讒,並未聽從“聯齊滅越”的主張,反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伍子胥於是將兒子託付給齊國的鮑牧後便返回吳國向夫差彙報,伯嚭則趁機再次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

    公元前484年,夫差贈劍伍子胥,令其自盡。伍子胥憤恨之餘,留下遺言,讓家人將他的雙眼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要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夫差知道後怒極,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

    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矇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

    吳起

    吳起,衛華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唐肅宗時,吳起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

    吳起原本出生在一個富有家庭,但為了在政治上謀求發展,於是四處奔走尋找門路,結果弄的傾家蕩產也沒有謀到一官半職。後拜入曾申門下學習儒術,由於母親去世後吳起沒有按照儒家忠孝思想回家奔喪,因而被曾申驅逐,斷絕師生關係。此後,吳起棄儒學兵。

    前412年,齊魯兩國交戰,魯穆公啟用吳起為將,大敗齊軍。但之後魯穆公對吳起有所懷疑,免去了他的官職,吳起經人勸說後離開魯國投奔魏國。

    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此後吳起率軍多次大敗秦軍,攻佔秦國河西地區,並設立河西郡,吳起出任首任郡守。吳起在擔任郡守期間,改革魏國兵制,創立魏武卒。

    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陰晉,吳起率五萬人、戰車五百兩、騎兵三千大敗秦軍。

    但在魏武侯繼位啟用公叔痤之後,在公叔痤的挑撥下,吳起無奈離開魏國,投奔楚國。楚悼王先是以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之後開始在楚國主持變法。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大漲,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充套件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之後又大敗魏軍。

    前381年,楚悼王去世,由於吳起變法觸動了楚國貴族的利益,於是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想要殺死吳起。貴族們先是用箭射傷吳起,吳起眼看無處可逃,於是拔出箭跑到楚悼王停屍之地,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隨後被亂箭射死,但貴族們在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

    楚肅王繼位後,命人將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此牽連被滅族的足有七十多家,但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

    李牧

    李牧,是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早年間在趙國北部邊境率軍抗擊匈奴,在其率領下,趙軍滅了襜襤(chānlán),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此後十多年,匈奴一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從公元前246年開始,李牧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並在前243年後開始成為朝中重臣。此後曾率軍攻打燕國,攻下燕國的武遂、方城。之後秦國東出開啟統一之路,李牧開始主持抗擊秦國事宜。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上北部代地地震,國內大面積饑荒,導致國力大損。秦王嬴政趁機派大將王翦進攻趙國,王翦親率主力直下井陘,楊端和率河內兵卒,共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知道有李牧在,秦軍想要速勝極為困難,於是稟告秦王,再施反間計。秦國透過收買趙王近臣郭開,散佈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背叛趙國的流言。趙王遷昏聵無比,聽信謠言之下派宗室趙蔥和齊人顏聚取代李牧和司馬尚,卻被李牧所拒。於是趙王又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予以斬殺,而司馬尚則就此廢棄不用。

    李牧被殺僅三個月後,趙國便被王翦率軍擊敗,趙蔥戰死,顏聚逃亡,隨後攻破趙都邯鄲,俘趙王遷及顏聚。趙國公子嘉逃代稱王。公元前222年,秦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最終滅亡。

  • 2 # 張不叄讀秦史

    李牧可以算是最悲劇的了。他是戰國後期的趙國名將,戍守北邊時曾給予匈奴以重創,一戰殲滅十萬人,又臨危受命,先後在宜安、番吾等戰中擊敗秦軍,也就是《六國論》所謂“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李牧自己也因功被封武安君。更難得的是,李牧還是出將入相式的人物。他曾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與秦國定立盟約,迎回趙國在秦國的質子,也就是後來的趙悼襄王。可以說,李牧如果不是生活在戰國末期,而是中前期,趙國完全有可能與秦國繼續抗衡。

    然而歷史畢竟不容假設。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領軍攻趙,李牧和司馬尚被任命為統帥,領軍抵抗秦軍。秦國以重金賄賂趙國大臣郭開,使他散佈李牧、司馬尚謀反的謠言。和當年長平之戰廉頗被代將一樣,末代趙王遷處死李牧,以趙蔥和顏聚代將,又撤換了司馬尚。

    關於李牧之死,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戰國策》的版本最讓人嘆息:趙王另一名寵臣韓倉誣陷李牧,說他向趙王敬酒時手裡握著匕首,李牧解釋說那匕首其實是自己的假肢,因為自己右臂有殘疾,還當場給韓倉看,韓倉依舊逼迫李牧自裁。李牧於是拔劍準備自殺,因為手臂殘疾夠不到脖子,於是口銜長劍撞柱而死。

    李牧死後不久,秦軍大破趙軍,殺趙蔥,虜趙王遷及顏聚,趙國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帥+費爾南多,能把國安帶到冠軍的位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