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紅羊絨衫
-
2 # 李太元391
謝謝邀請!這其實很簡單,因為農村老人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而且也適應了單調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於是略顯得與其它行業人比較面老些。加之,農村生活條件遠落後於其它行業,比如像洗澡,相對農村老一代人來說是怕想都不曾想過,如此等等生活條件的限制,也是促成老相凸顯的根夲原因|
-
3 # 龍井古德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衰老特徵不一樣,腦力勞動者多數脫髮,體態臃腫,大腹便便。體力勞動居多的農民,則表現出膚色黝黑,頭髮缺乏光澤,白髮較早。前者衰老,與電子產品輻射,熬夜有關。後者衰老,與體力不濟,光老化有關。
-
4 # 豬豬女孩12
老農看起來為什麼感覺會老一點。
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發現,老農看起來比較老。這個問題我要分幾個方面說一下。
首先,習慣的風吹日曬的天氣。風吹日曬的天氣,其實,這個是比較傷人的,風吹日曬的天氣,時間長了,就變黑啦!這個感覺可不是天天坐在辦公室裡的人能感受到的,就算是出去打工的人,感覺也會好一點。
我想這樣的天氣,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長得黑更容易顯得老一點。
其次呢!是不會懂得護膚的。臉上的皺紋,以及面板的黝黑,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其實說老實話,很多農民大概四十歲左右的人是洗面奶都不用的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面板都是非常棒的,再加上平時的風吹日曬,臉上也會長斑。慢慢的發現人怎麼老的這麼快。
很多城市裡的女性,到了夏天那包的是非常嚴實,塗防曬霜,打個傘,然後,穿個長袖,戴個帽子,能不白嗎?農民要去地裡除草,頂個太陽☀,沒有防曬霜,最多帶個帽子。也就這樣啦!
還有一個原因,為了生活。農民呢!一般也會操心,真的挺多的。父母為孩子,為老人,沒有工作,卻要養一大家人,也是不容易的。
平時的生活也不是很高,買不起好的衣服,鞋子,也就是很一般,有時候衣服不是太適合自己。平時的眼睛裡沒有太多的光芒,一臉的樸實,我們可以感覺到很多很多的東西。正是因為這個,農民的衣著打扮,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東西感覺著年紀大。
-
5 # 拓荒仔85
我今年30多歲,生於農村,長在農村,對老農也比較熟悉。小編說的老農應該是指50,60後這一批人。他們經歷了文革,經歷了大集體生活,經歷了改革開放,農田包產到戶,在他們的那個年代,農業就是重中之重,可以解決一家老小溫飽。農業社會,物資短缺,也沒什麼其他工種可幹,農民只能遊走在田間地裡,每天辛苦勞作,還得天公作美,別出現什麼自然災害。1979年鄧小平在南海畫了一個圈,中國工業建設開始起步,特別是珠三角這塊,外資來了,工廠林立,大批的年輕人跑南下進廠打工,其中不乏一些老農,隨著工業化的程序以及房地產的開發,市場上的錢也多了,物價也漲了,種田不再能養活一家老小,送孩子上學,老農開始行走在各大工地,風餐露宿,飽一頓餓一頓,沒有保險,沒有休假,農忙季節,還得回到老家務農,他們拼命掙錢攢錢,寄希望於自己的子女,多讀書,考大學,被國家分配到單位上班。
隨著社會的擴招,部分老農的子女努力學習,他們考上了大學,畢業留在城市工作生活,不巧他們趕上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子女要在城裡落戶,結婚,面對高房價,老農不得不把自己大半生辛苦掙來錢拿出來給孩子供首付,不夠找朋友親戚借。
老農現在老了,有的60多歲,依舊行走在田間地裡,乃至工地,這麼大年紀了還不消停,他們愛勞動嗎?不,他們沒什麼存款,也沒多少養老金,雖然現在社會發展好了,但在農村60多歲的老人一年土地補貼和國家退休金大概2000-3000元,不夠養老。靠孩子吧,還是算了,自己的子女被高房價,每月還貸,壓得喘不過氣,還得靠自己。
這就是老農的一生,沒讀什麼書,田間地裡工地辛苦勞作一生,為家庭為子女,無怨無悔。相對於70後,他們有知識文化,有的經商,有的進政府。80,90後趕上工業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不同的時代提供大家不同的崗位和生活方式。沒有老農的基礎建設,辛苦勞作,哪有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向老農致敬吧!
回覆列表
謝邀:顯蒼老的人群有野外作業的工人,農民,牧民,漁民等。其中農民最為顯老,農民憨厚老實,很少動心機,靠力氣創造財富,整年累月面朝黃士背朝天,土坷垃裡刨食吃,風吹雨淋日頭曬,風刻紋,日染色,再俊的人物也經不起啊,雖然人醜了點,但身子骨卻硬朗了。
農民蒼老了,辦公室人員,科室人員,商人等室內人員沒有經過風雨的洗禮,白淨了許多,但他們的抗病能力卻不咋地,甚至還不如老農,活的歲數也不大,所以說嗎,溫室裡的花朵一遇風吹雨打就會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