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推我拉你全程全網
-
2 # 沒有才華的流浪
炒作大於實際
1 透過炒作民用資本進入衛星行業,本身就是很大的噱頭,衛星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不是誰都能搞得起的
2 透過放衛星去資本市場上拉資本,建立所謂的技術團隊,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本公司,炒作一些大專案來撈取資本
3 即使如他們說的發射了衛星,使用性到底有多大,怎樣盈利,都是很大的問題,在加上5G的發展,現在在外無限流量,免費WiFi還有多大的市場
4 有人說可以解決荒無人煙的WiFi覆蓋,我想說想法很好,這有多大的經濟價值,荒無人煙本來人就少,經濟效益何在。
5 我不否認技術的進步需要一些瘋狂的想法,但也要實際
-
3 # 喉子小青
題主好!
30億隻是拋個磚而已,而且到2026年是不是會投入30億這話還兩說呢。
不去考慮衛星成本,單說這火箭的發射成本,我百度的內容,火箭發射成本是1次2億的樣子
而目前最高紀錄是帶了37顆衛星,雖然印度空間研究組組說要達到104星,但目前未見到。
單純從資金上來說30億對於搞航天,那就是杯水車薪,起不了什麼作用。別人有想法是好的,我們做為可能的受惠者不仿抱著樂觀的態度拭目以待吧。
-
4 # 車聯帝
訊息一出,很多人表示震驚,更多的是質疑,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這件事。
WiFi萬能鑰匙——連尚網路近日在北京的釋出會宣稱30億建造衛星免費網路受到廣泛觀注,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連尚網路這個商業計劃是否可行還是個未知數,通訊運營商當然是坦然應對。
WiFi萬能鑰匙目前是否贏利還是未知數。30億元建造衛星免費網路,本身是一個燒錢的事情,30億不是小數目。目前上海連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有3個:媒體諮詢、辦理聯通卡和免費WIFI萬能鑰匙,本身的免費WIFI肯定是不贏利的,主要透過8億的月活使用者辦卡和閱讀諮詢收取廣告。如果連尚已經贏利,並且收入可觀,發射30億的衛星不是不可能。中國通訊衛星技術成熟,未來與民企合作是大勢所趨。中國早在1984年就發射了無線通訊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技術成熟,這麼多年來一成擔當衛星發射大任。一顆無線通訊衛星可以覆蓋地球表面40%的區域訊號,一顆衛星幾乎就能覆蓋國內的使用者群了。如果連尚網路本身是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網路技術成熟,開發出符合“連尚蜂群星座系統”的衛星除了本身通訊研發實力過關外,還要依靠航天技術的力量,這方面是他們短缺的,我相信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於民企發射火箭在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先例了,包括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前年用自己開發的獵鷹X火箭把特斯拉汽車送上火星軌道,中國為什麼就不能利用成熟的長征火箭把一顆民用通訊衛星送上地球軌道呢?發射272顆衛星,難度可想而知。有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國發射了252顆衛星,而“連尚蜂群星座系統”需要272顆混合軌道衛星組成,如果全部自主研發並讓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成本之高,相當於中國之前發射的衛星總和還要多,憑一家公司的財力和實力是不可能完成的。當然,這個專案與別的衛星合作,為他們提供訊號的可能性比較大。地面訊號基站還是要依靠和通訊運營商合作。除了衛星是發射成本是一家做免費WIFI企業承擔不起的外,地面訊號基站的建造成本同樣也是連尚承受不起的。衛星發射的通訊訊號需要地面訊號基站出接收並轉發給使用者,連尚網路能承擔起大面積的地面訊號基站建設成本嗎?答案是肯定的。總之,這件事雷聲大,雨點小,目前連尚只是宣佈了這個方案,具體的實際行動我們還沒看到。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連尚的願景確實很偉大,但有不少人會覺得這裡邊的炒作成分比較大,你怎麼看? -
5 # 久久百事通
這個要影響到國家計民生,關係國家長遠發展,做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麼大的事情,國家不能掌控,沒有國企佔有一半的股份,走衛星應用,由一個私營公司將無線寬頻覆蓋全中國或者全世界,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就是另外一個p2p。
-
6 # 小白58888
有競爭才有發展,對百姓而言是好事,終於有人打破三網壟斷,結束高價收費。對三大運營商來說可能是一次威脅或者挑戰。
三大運營商怎麼應對這種挑戰,最好的做法應該是提高技術,發展自己。
對三網來說也不一定就是和個壞訊息,這種免費網路對運營商來說也是一種商機。就看怎麼利用了。
網際網路公司進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一些投資機構已經將目光瞄準外太空。
11月27日,總部位於上海的WiFi萬能鑰匙運營商連尚網路在北京宣佈,啟動衛星上網計劃“連尚蜂群星座系統”,該系統由連尚網路自主研發,由272顆混合軌道衛星組成,提供衛星通訊系列服務和解決方案。預計第一顆衛星將在2019年搭載長征系列火箭進入太空,目標在2026年為全球提供免費衛星網路。
回覆列表
我的基本判斷是噱頭,落地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二:
1、現有業務和放衛星這事差別很大,後者模式未充分驗證,風險不可控。雖然WIFi這業務已無法再生存下去,但這樣的轉型有點“硬”。
2、放衛星這事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行為,收客觀因素影響很大,風險不受控。公司現有能力和衛星這事差別也很大,需要轉型的工作量也很大。
所以,就是個放衛星的口號,立此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