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慕什塔戈
-
2 # 嫻妹談兵
槍還不錯,不過也不是太好,後來還是被芬蘭人自己放棄了。
20年代初剛獨立不久的芬蘭面對著來自前宗主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以反共上臺的芬蘭軍事當局自然就把眼光投向了一些新武器。其中自然就有衝鋒槍。
要論衝鋒槍的話,當時國際市場上最暢銷的貨架產品就是伯格曼MP18的改進型。
芬蘭也買了不少7.65mm帕拉貝魯姆彈的型號,當然伯格曼衝鋒槍並不是太完美。
年輕的軍械師愛莫拉蒂就認為:它太貴,而且效能一般,自己可以搞出一把更好的。於是愛莫拉蒂就設計出了一款更貴的衝鋒槍,最終產物就是索米。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索米大概是在30年代初成型的,當時芬蘭軍隊是表現出了一些興趣,不過因為這把槍的生產很蛋疼,所以沒有工廠願意生產。最後是蒂卡科斯基鋼木工業公司的老總本人看上了新槍。說服了芬軍,拿到了新槍的生產權。於是索米正式定型KP/-31
除了最基礎型的索米,還有帶有兩腳架的輕機槍型。
除去槍托的坦克,碉堡型。
以及下掛噴火器的型號。
30年代確實有這種所謂的衝鋒槍加兩腳架當輕機槍用的思想,廠家趕風潮也不奇怪,不過後來的實際情況證明了,輕機槍的活還是交給打全威力步槍彈的來幹。
在冬季戰爭和繼續戰爭中,索米衝鋒槍戰功赫赫。但實際上它的設計並不算太出眾。由於大量使用機加工件,索米的生產性非常差。冬季戰爭開始時,芬蘭舉國上下也就4000把索米。就算是繼續戰爭期間,軍事生產排到了優先位置,但是索米的產量也不過1500把/月。而且索米還採用的是可拆卸槍管。這種設計用處確實不大,倒是能多花掉不少錢。生產出一把索米的工時,英華人大概已經造出5把斯登了。
總的來說索米是一把設計,做工都非常精良的衝鋒槍,掛上70發彈鼓後,重達6.2KG,比STG-44還要重。但是要說精度很牛逼,也不見得。
根據蘇軍的測試,也沒有比PPSH-41好特別多。衝鋒槍是在近距離發揮威力的武器,實戰中人眼瞄準的誤差本來就大。這麼點精度提高也沒啥明顯優勢。
根據芬蘭軍隊自己的測試,瑞士的SIG MKMS的精度就比索米高一些。
總之,將索米稱為二戰最佳衝鋒槍明顯是言過其實了,芬蘭人在戰爭不久之後也丟掉了索米,開始仿製蘇聯的PPS衝鋒槍。在精度稍微下降的前提下,獲得了一把輕得多,生產性好的多的衝鋒槍。索米的主要問題還是時代侷限性,設計較早,有些落伍。
回覆列表
索米衝鋒槍,即芬蘭M1931式衝鋒槍,是由芬蘭輕武器設計師拉蒂在其代表作M1926式衝鋒槍基礎上研製而成的一款高精度衝鋒槍。定型列裝之初,芬蘭軍方對該槍讚譽有加,甚至不惜用本國的國名為其命名(“索米”一詞由芬蘭語中的“芬蘭”演化而來)。果然,該槍不負眾望,在8年之後的蘇芬戰爭中大放異彩,芬蘭的滑雪機動部隊正是憑藉著手中數量極其有限的索米衝鋒槍(戰爭初期44人一支),殺得蘇軍屍橫遍野。也是在索米衝鋒槍的教訓及啟發之下,蘇軍及時扭轉了忽視衝鋒槍的戰術思想,於二戰初期研製並裝備了效能近似於索米的波波沙(PPSh-41)衝鋒槍。
圖示:芬蘭滑雪部隊裝備的索米衝鋒槍
談到索米衝鋒槍的效能,應當從兩方面來看。首先,說說它的優點:
1、連發精度高。索米衝鋒槍的槍管長達314毫米,比波波沙的槍管長度還要多出44毫米,這種長槍管設計,有助於射擊精度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加裝了槍口抑跳器,有效控制了衝鋒槍在連發射擊時的槍口上跳幅度。
圖示:索米SJR型槍口抑跳器
2、製作工藝精。芬蘭人苛刻細緻的選材和精益求精的加工標準,在索米衝鋒槍的製作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現。該槍的金屬部件,以產自瑞典的優質鉻鎳鋼製造而成。採用整體銑削的機匣和可拆卸式槍管,提高了槍支使用壽命。採用的克斯金71發彈鼓,是同時期衝鋒槍中故障率最低的一款。
圖示:索米M1931型衝鋒槍
3、射擊速度穩。以平穩的射擊速度發揚火力,是衡量一款衝鋒槍射擊持續性的重要指標。索米衝鋒槍在位於機匣後端的機匣帽內安裝有閉氣減速裝置,使槍機在向後運動過程中,透過氣體壓縮來控制射速。
其次,說說它的缺點:
1、重量太大。由於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的衝鋒槍已經普遍採用衝壓機匣,索米衝鋒槍的銑削機匣使該槍在重量上成為當時的衝鋒槍之最。安裝71發彈鼓後,索米衝鋒槍重達7公斤,而波波沙則僅重5.45公斤。
圖示:波波沙PPSh-41衝鋒槍
2、成本太高。由於採用閉氣減速裝置,索米衝鋒槍的槍機與機匣必須做到緊密結合、密不透風,這就對該槍的製造精度提出了嚴苛的要求;該槍的拉機柄位於槍機尾端,使槍身結構變得異常複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該槍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