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丫環5
-
2 # 學榜藝術機構聯盟
乾貨|先“有”學生還是先“有”老師,這是個問題
新開琴行、規模較小的琴行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少,新招的老師怕沒有學生帶,不想來;而琴行想擴大招生,又沒有足夠的人手來帶學生,結果形成了惡性迴圈,“琴行擴張”計劃久久不能實施,讓一眾琴行老闆一籌莫展。
其實對於“先招老師還是先招學生”這個問題,業界早有定論,即先招老師。因為只有配備了足夠的人手,琴行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真正讓這些琴行老闆走進“死衚衕”的,說到底還是業界的“老大難”問題——師資。
教學相長,“殺雞”何須用“牛刀”
某縣琴行楊老師覺得:招老師不一定要找非常專業的。
該琴行目前只開設吉他與架子鼓這兩個專案,在小縣城招個專業的音樂老師很難。楊老師於是招了一個年輕陳老師,不但做琴行的前臺,還教學生初級樂器課程,給琴行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琴行的小孩子學習樂器彈奏,初級課程不一定非要請音樂專業的老師。琴行請一位有音樂基礎,能把樂器教好的老師就可以了。像陳老師這樣從小就開始學習吉他,對吉他彈奏有一定的掌握,在楊老師培養三個月後,足以勝任教學初級課程。
楊老師表示:“關鍵要讓她透過考核,確信她有能力教好孩子,才能放心讓她接手初級課程。”
楊老師用這種方法解決了琴行老師難招的難題,為琴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聘用退休老師益處多
懂音樂同時又非常穩定,符合這些條件的最佳人選莫過於老年群體。許老師把目光鎖定在了退休樂手和退休音樂老師身上。經過四處打聽,許老師發現像這樣的樂手和老師還不少,許老師開始他們建立聯絡,挑選合適人員聘請來琴行任職。
退休老師自己都有退休工資,沒什麼生活壓力,在家生活多半清閒,到琴行任職也並不大在意工資的多少。
目前,許老師聘請了五名退休老師。
在成本下降的同時,琴行教學水平並沒有下降。這些退休老師音樂素養都很高,對生活對音樂都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注重細節。退休老師有著近似完美的追求,而不是緊盯學生的考級和虛名,這對琴童理解音樂並享受音樂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提升琴行整體教學水平大有裨益。另外在教育小孩方面,退休老師往往表現出更好的耐心,能給琴童更多的關懷和愛護。
如果條件允許,聘用退休老師,無論是對琴行還是對琴童,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投其所好,兼職也能變“全職”
有的琴行因為前期全職老師難招,創業初期招攬了大量的兼職老師應急,到後來尾大不掉,反而制約了琴行的進一步發展。
那麼,怎樣將這些兼職老師變為“全職”正是這類琴行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兼職老師都是為補貼家用,上班之餘到琴行工作。對這種型別的老師,琴行需要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讓老師看得見,才能留得住。
在第一個月就給兼職老師發一年的工資!廣西某琴行張老師就是這麼做的。張老師說道:“這種方式讓老師看到了琴行的誠意,讓老師看到琴行是真心為老師考慮的。”
當然,雙方應該簽訂一份合理的合同。
而不缺錢的兼職老師又該如何應對呢?
“對於這些老師,要在琴行凸顯出他們的存在感。”張老師說,“這些老師來琴行兼職上課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生活,而是為了打發時間,琴行可以提供這些老師一些展示自己的空間,比如多舉辦音樂會,給他們創造登臺機會。”
琴行想要留住兼職老師,就要找到他們想要什麼,給這些兼職老師想要的東西,不僅可以留住這些兼職老師,還能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對琴行以後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儲備師資力量,慎防青黃不接
當琴行工作逐漸步入正軌之後,琴行老闆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打造健全的師資團隊,形成“新→舊”老師的良性迴圈,不斷為琴行注入新的血液,避免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即使現在琴行中老師夠用,也要為琴行儲備人才。
琴行的全職老師知道經營者還在招聘老師,即相當於告訴這些老師們,琴行有馬上能替代他們的老師存在,無需擔心某人突然離職所帶來教學進度上的延誤。
琴行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隨著不斷地壯大,慢慢調整經營方式。一旦發展起來,琴行老闆們就不能再用之前小琴行那樣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去經營和思考現在的發展形勢,而是需要全新的大局觀。
最後建議,有條件的琴行還是要配置專門的人事部門負責招聘,專業的人才能做好專業的事。
回覆列表
有一次,一個小孩在學游泳時,發現了幾個問題,為什麼魚兒會游泳,為什麼他自己總不能久呆水底?問題的出現是學習的發展過程,要是先有學生,可能獲得知識更易一點,顯然,學生已經先入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