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奔跑的五花肉
-
2 # 風光藝境
張九齡為唐玄宗開元時期大臣、宰相、詩人,是佐助玄宗持續開元盛世的賢相。
張九齡(673或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唐韶州曲江(今廣東曲江西北)人。張九齡聰穎早慧,七歲即善作文;弱冠(697)登進士第,拜校書郎,步入仕途。
712年春夏,太子李隆基舉天下文士親自策問,九齡以“道侔伊呂”科對策高第(成績優等),擢左拾遺,旋遷左補闕。
八月,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張九齡上書聖上,主張重視地方守令(州郡縣長官)人選,未任地方官者不能進入中央任職,選官應重賢能,不循資歷。張九齡有才鑑,吏部考試拔萃選人與應舉者,常由張九齡與右拾遺趙冬曦考核評定等級,時稱公正平允。
張九齡才華卓越,學識淵博,敢言直諫,辦事公允穩重,甚得唐玄宗欣賞與信任;宰相張說對他亦是十分賞識器重。開元十一年(723),張九齡進中書舍人,有資格侍從朝會,參議政務。733年,張九齡被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次年,進中書令(與門下、尚書省長官併為宰相,在政事堂共議國政;在三省長官中,權任最重),監修國史,位居首相。
唐玄宗前期是個勵精圖治的開明君主,但後期卻逐漸走向昏庸。張九齡任相時,由於唐玄宗的昏聵,國內局勢日趨惡化。九齡不顧個人安危榮辱,懷著治國安邦救偏補弊的心理力挽狂瀾。他認為,任人唯賢是國家興衰之根本,故為相期間,反對私情用人、壓制人才,主張不循資格用人,有才業操行者擢用,因而大批賢才得以任用,使國家清明的局面得以持續。張九齡又建議設十道採訪使,以加強官風官紀的整肅。
張九齡注重整頓地方吏治,改變過去重京官、輕外官的歷史做法,採取措施提高地方官的地位,建立穩定的中央政治體系。
時唐玄宗寵妃武惠妃謀廢太子李瑛而改立自己的兒子,命心腹遊說張九齡,九齡叱逐之。唐玄宗為之動色,故拜九齡為相而太子無患。然九齡罷相的次年,玄宗便廢殺太子李瑛。
張九齡相人極準,初見范陽鎮偏將安祿山,便預言其“亂幽州者,此胡雛為”。736年,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因恃勇冒進而慘敗,節度使張守珪將其押解京師治罪。張九齡依律判其處斬,以明肅軍紀。唐玄宗不許,赦免之;九齡勸皇帝軍法從事,以絕後患。唐玄宗未納良言,並逐步拔擢安祿山為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玄宗養虎遺患,755年冬,安祿山叛反,佔東都洛陽,破潼關攻京師長安。唐玄宗被逼得逃奔蜀地避難,並且還丟掉皇位,成了太上皇。玄宗在蜀地追思九齡之忠而泣下,遣使祭之於韶州,重金厚恤其家。李林甫不學無術,口蜜腹劍,聯結武惠妃及皇帝左右,甚得玄宗寵任,便準備提拔其為相,張九齡持反對意見。
734年臘月,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節度使張守珪擊斬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幹,降其餘眾,唐玄宗聞捷大喜,欲破格拜其入朝為相。張九齡認為“國家之敗,由官邪為”,拿宰相職位作為獎品賞賜功臣,導向不對,極不合適,故進言諫阻。後唐玄宗復欲以朔方(今寧夏靈武市南)節度使牛仙客為尚書,九齡亦勸止之。
736年八月初五日,是唐玄宗的五十二歲生日,百官上壽,多獻寶鏡與奇珍異寶。張九齡獨上《千秋金鏡錄》五卷為壽禮,具陳前代帝王興衰之跡,以伸諷諫。
唐玄宗晚年耽於享樂,怠於政務;張九齡犯顏直諫,評論得失,弄得老頭子挺厭煩。李林甫又藉機進讒譖毀,唐玄宗遂決意棄張用李。736年十一月,玄宗遷張九齡為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擢李林甫為中書令,掌相權。翌年,張九齡覆被貶為荊州長史。740年二月,張九齡病逝,享年六十八歲,贈荊州大都督,諡“文獻”。
張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詩意超群。作《感遇》詩12首,託物寄懷,以格調剛健著稱;有《曲江集》20卷傳世。
張九齡風度翩翩,文雅雍容,為官清廉,執政有方,是唐玄宗朝最後一任儒家文人宰相,亦是最後一位敢於犯顏直諫的宰相。九齡輔佐玄宗持續了開元之治的良性走勢,對盛唐政治影響不小;“九齡文學政事,鹹有所稱,一時之選也。”
回覆列表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張九齡為相期間針對社會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從政之道,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主張省刑罰,薄徵徭,扶持農桑;堅持革新吏治,選賢擇能,以德才兼備之士任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針,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後世譽為“開元之世清貞任宰相”的三傑之一。
在主理朝政時敢於直言向皇帝進諫,多次規勸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玄宗的寵妃武惠妃,欲謀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時,命宮中官奴遊說九齡,九齡叱退使者,及時據理力爭,從而平息了宮廷內亂穩定了政局。而對安祿山、李林甫等奸佞所為,張九齡更痛斥其非,並竭力挫敗其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