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經道
-
2 # 小松農趣
城市微農業發展背景
眾所周知,工業化、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給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是城市過度發展的負面效應也迅速呈現:交通擁堵、空氣汙染、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內澇、土壤汙染等等城市環境惡化現象,甚至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問題,人與大自然的隔離以及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病等社會生態矛盾也日漸突出。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人們一直在尋求理想方案,經過國內外同仁大量理論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重要價值的概念和實踐,如都市農業、垂直農業、城市微農業(陽臺菜園、一米菜園、屋頂蔬果園)等。
有些還處於設計階段,有些已開始應用推廣,有些開始進入商業化運作並取得很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如美國的一米菜園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粉絲上百萬,掀起一股城市微農業熱潮;美國布魯克林屋頂農場(約一公頃)投入運營即盈利。中國也有不少單位、企業和園藝愛好者設計和推廣一些陽臺屋頂種植組合,可以說城市微農業以其特有的優勢和價值正在引起廣泛關注。
城市微農業主要是利用居民小區、學校、工廠、醫院、機關等等地方的屋頂露臺、較大的陽臺、庭院,透過組織設計,種植應季的蔬菜、水果及花卉。與城市園林相比較,除了都能較好的解決城市化和工業化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如淨化空氣,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美化環境,截留雨水等等外,如果組織、設計、經營的好還能滿足城市園林不能提供的更多方面的需求
(1)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有機食材
(2)就近為城市居民提供親子教育和休閒娛樂場所
(3)為學校提供真實的教育學習素材,(4)透過商業運作可以解決大量就業(5)實行城市廢棄物就地轉化,迴圈利用,減少城市垃圾,變廢為寶
(6)能夠集種植業、加工業、服務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如果得到廣泛發展,勢必從城市內部解決許多困擾城市發展的問題。
當然,城市微農業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全國各地的微農業形式各有不同,南方要比北方發展的好,很多人都對發展微農業比較感興趣,微農業作為能為城市提供優質農副產品和優美文化環境的新興的個性化產業,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收穫。但是,國內的一些方案魚龍混雜,設計的技術性專業性不強,尤其是操作困難,無法協調作物所需的水、肥、氣,熱,普通菜鳥很難種好而最終失去興趣,推廣難度很大。
如深圳一農貿市場樓頂採用土培,屋頂承受重量大,搬運費工費時,種植效果差。再如美國的一米菜園,採用的是輕型介質,但主要原料是不可再生的泥炭和高能耗的蛭石,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且種植成本較高。現在關注度較高的各種水培,對環境溫度要求嚴格,技術性很強,還無法實現有機栽培,更不能成為城市微農業的主流。
可以預想,隨著城市微農業的全面發展,未來的城市一定是周圍環境優美,四季鮮花不斷;隨處可見長勢喜人安全可靠的各類蔬果;人們融入大自然,心情愉悅,關係親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3 # Power泡兒
1、華人口老齡化嚴重,從目前情況來看,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比重越來越多,微農業的興起為這部分退休人員提供了修身養性的契機。其實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城市裡的家庭在自己種菜的,一般都是退休單位職工或者年紀稍大的人群。
2、國家的發展,人民經濟條件空前提高,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隨著各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自己的餐桌,以前沒得選,現在可以靠自己。
4、城市本身的侷限性,由於城市本身寸土寸金,特殊的住房條件決定了沒有多餘的空間發展農業,這為微農業的興起提供了創新基礎。
5、植物栽培技術以及各類栽培設施的普及,為微農業的興起創造了可能。現在植物的栽培已經擺脫了土壤的束縛,用一些簡單的設施就能解決,而且還節約了很大的空間。
6、環境汙染的加劇,許多城市人都希望呼吸新鮮空氣和一個優美的環境,因此,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滿足了人們這一需求。同時,城市微農業不僅僅侷限於在陽臺上種菜,甚至會種植一些花卉和小型苗木。
微農業的特點也是非常鮮明的:
1、基礎設施是發展微農業必需具備的前提條件。
2、提倡立體式栽培,使得空間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3、栽培基質的多樣性,珍珠岩、蛭石、草炭、水都是很好的栽培基質。
回覆列表
我覺得城市微農業主要是利用居民小區、學校、工廠、醫院、機關等等地方的屋頂露臺、較大的陽臺、庭院,透過組織設計,種植應季的蔬菜、水果及花卉。與城市園林相比較,除了都能較好的解決城市化和工業化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如淨化空氣,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美化環境,截留雨水等等外,如果組織、設計、經營的好還能滿足城市園林不能提供的更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