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你想象不到的身份,越有可能是間諜。在剛剛結束不久的 2018 世界盃上,雖然場上三獅軍團踢著快樂足球,但場下主帥索斯蓋特卻仍舊一絲不苟的穿著自己的馬甲西裝,與其他主帥形成了鮮明對比,規整、紳士、文質彬彬是英國給人的普遍印象。
不過在英倫的西裝下,隱藏的卻是無盡的罪惡。身處文明程度普遍較高的歐洲,英國的犯罪指數高達 41.6 排名全歐第九,僅次於戰鬥名族俄羅斯和幾個歐洲發展中國家,當然還有一兩個接收了大量難民的發達國家。
或許英國犯罪率高這件事也有跡可循,畢竟世界最有名的罪犯開膛手傑克就活動於倫敦,進入現代社會後英國也未能很好的擺脫高犯罪率這個問題,2002 年時被聯合國評選為「犯罪之都」。
不過,更令英華人感到憂心的是少年犯罪率,每日郵報甚至以「每四個少年裡就有一個罪犯」作為標題警示英國民眾。但近日上議院就少年間諜使用問題所進行的爭論,令人不禁懷疑起來,剩下的那三個或許是即將變成罪犯的警方間諜。
雖然英國對槍和毒品沒放過一樣,在法律上進行了嚴禁宣告,但即使是這樣卻還是不能抑制住藏在體面英華人皮囊之下對禁區本能的好奇。
攜帶大麻會被判處最高五年有期徒刑的英國,卻透過「醫用」的漏洞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麻合法出口國,2016 年生產合法大麻95噸,佔世界總量的 44.9% 。2017 年 4 月 20 日世界大麻日當天,有超過 6000 人聚集在海德公園吸食大麻而警方卻視而不見。
▲6000癮君子聚集海德公園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可見西裝革履的英華人也並非都那麼遵紀守法,並且樂意在違法邊緣試探的英華人也不在少數。而在這種大環境下受到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據統計在過去 12 個月的週期內,承認自己有過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比例從 22% 上升到了 25% ,犯罪行為集中表現為入店搶劫、聚眾鬥毆、吸食毒品等。當然還未受到警方控制的未成年犯罪人員也不在少數,警察們有時候也實在是無可奈何只能劍走偏鋒出奇招。
青少年犯罪者數量上升,逐漸成為黑幫團體的主要組成部分,警方於是見招拆招開始招募同樣是未成年的志願者們成為間諜深入犯罪團伙,幫助警方能夠更好的抓捕這幫三觀不正的孩子們。
除了對未成年犯罪分子能夠更好的進行抓捕,警方使用少年間諜更大的目的在於他們所處組織的成年恐怖分子們,畢竟恐怖分子也很難想到警方會使用一個十幾歲的小孩來當作間諜監視自己。
在最開始的時候,英國警方並未向社會公開他們利用未成年間諜的這一行為,但據一名長期從事臥底工作的老警察爆料稱,在他過去的工作經歷中,他有意識到英國警方可能正在使用未成年間諜,但由於數量比較稀少,所以他也並未過多的在意。
而之後他發現這種情況開始多了起來,在警方第一次抓到某個來自犯罪團伙的孩子時,並不是想著要如何拯救他們,而是會將他們送回去,當然是帶著目的性的。警方會給予這些孩子一些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提供犯罪團伙的內部資訊 、充當耳目等。
透過策反獲得間諜顯然並不能應對大量的犯罪事件,於是英國警方決定開始招募志願的未成年間諜,並向上議院提案想將這些未成年間諜的行動時間從一個月延長至四個月,且希望擁有不告知監護人的權利。
當然這在上議院掀起了許多爭論,一些人認為在某些任務的執行過程中成年警察無法做到很好的滲透,而這些年齡在 15—17 歲左右的志願間諜能夠更快的取得信任完成任務。
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警方在試圖隱瞞監護人的情況下利用這些年紀在 15 歲左右的孩子們,以間諜的名頭和一些零花錢作為誘惑讓他們深入到罪犯之中,卻絲毫不考慮他們可能會因為身份暴露而遭受到虐待甚至殺害,當然在耳濡目染之下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們可能也會因為間諜工作而沾染上不良習慣。
在最終的發言中內政部人員聲稱,只有在面對十分必要的犯罪團伙或恐怖分子的抓捕行動中,才會少量的使用未成年間諜,在常規的犯罪調查中,他們仍舊會採取以往的辦案方式。
在各國的作戰歷史上都有使用童子軍的歷史,但 21 世紀的英國顯然已經邁入現代社會很久很久了,在這種情況下仍舊使用未成年人來替警方賣命,很難說是無可奈何還是決策人員拍腦袋決定的昏招。
使用未成年間諜的問題在於由於缺乏訓練,無論是在人身安全還是自身立場上,都無法得到保證。警方也沒辦法說得準他們送出去一個間諜,回來的是一個英雄,還是另一個少年犯,或者更壞,是一具任務失敗了的屍體。
越是你想象不到的身份,越有可能是間諜。在剛剛結束不久的 2018 世界盃上,雖然場上三獅軍團踢著快樂足球,但場下主帥索斯蓋特卻仍舊一絲不苟的穿著自己的馬甲西裝,與其他主帥形成了鮮明對比,規整、紳士、文質彬彬是英國給人的普遍印象。
不過在英倫的西裝下,隱藏的卻是無盡的罪惡。身處文明程度普遍較高的歐洲,英國的犯罪指數高達 41.6 排名全歐第九,僅次於戰鬥名族俄羅斯和幾個歐洲發展中國家,當然還有一兩個接收了大量難民的發達國家。
或許英國犯罪率高這件事也有跡可循,畢竟世界最有名的罪犯開膛手傑克就活動於倫敦,進入現代社會後英國也未能很好的擺脫高犯罪率這個問題,2002 年時被聯合國評選為「犯罪之都」。
不過,更令英華人感到憂心的是少年犯罪率,每日郵報甚至以「每四個少年裡就有一個罪犯」作為標題警示英國民眾。但近日上議院就少年間諜使用問題所進行的爭論,令人不禁懷疑起來,剩下的那三個或許是即將變成罪犯的警方間諜。
英倫皮囊之下的叛逆雖然英國對槍和毒品沒放過一樣,在法律上進行了嚴禁宣告,但即使是這樣卻還是不能抑制住藏在體面英華人皮囊之下對禁區本能的好奇。
攜帶大麻會被判處最高五年有期徒刑的英國,卻透過「醫用」的漏洞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麻合法出口國,2016 年生產合法大麻95噸,佔世界總量的 44.9% 。2017 年 4 月 20 日世界大麻日當天,有超過 6000 人聚集在海德公園吸食大麻而警方卻視而不見。
▲6000癮君子聚集海德公園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可見西裝革履的英華人也並非都那麼遵紀守法,並且樂意在違法邊緣試探的英華人也不在少數。而在這種大環境下受到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
據統計在過去 12 個月的週期內,承認自己有過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比例從 22% 上升到了 25% ,犯罪行為集中表現為入店搶劫、聚眾鬥毆、吸食毒品等。當然還未受到警方控制的未成年犯罪人員也不在少數,警察們有時候也實在是無可奈何只能劍走偏鋒出奇招。
青少年犯罪者數量上升,逐漸成為黑幫團體的主要組成部分,警方於是見招拆招開始招募同樣是未成年的志願者們成為間諜深入犯罪團伙,幫助警方能夠更好的抓捕這幫三觀不正的孩子們。
除了對未成年犯罪分子能夠更好的進行抓捕,警方使用少年間諜更大的目的在於他們所處組織的成年恐怖分子們,畢竟恐怖分子也很難想到警方會使用一個十幾歲的小孩來當作間諜監視自己。
抽菸喝酒打架但還是個好間諜在最開始的時候,英國警方並未向社會公開他們利用未成年間諜的這一行為,但據一名長期從事臥底工作的老警察爆料稱,在他過去的工作經歷中,他有意識到英國警方可能正在使用未成年間諜,但由於數量比較稀少,所以他也並未過多的在意。
而之後他發現這種情況開始多了起來,在警方第一次抓到某個來自犯罪團伙的孩子時,並不是想著要如何拯救他們,而是會將他們送回去,當然是帶著目的性的。警方會給予這些孩子一些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比如提供犯罪團伙的內部資訊 、充當耳目等。
透過策反獲得間諜顯然並不能應對大量的犯罪事件,於是英國警方決定開始招募志願的未成年間諜,並向上議院提案想將這些未成年間諜的行動時間從一個月延長至四個月,且希望擁有不告知監護人的權利。
當然這在上議院掀起了許多爭論,一些人認為在某些任務的執行過程中成年警察無法做到很好的滲透,而這些年齡在 15—17 歲左右的志願間諜能夠更快的取得信任完成任務。
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警方在試圖隱瞞監護人的情況下利用這些年紀在 15 歲左右的孩子們,以間諜的名頭和一些零花錢作為誘惑讓他們深入到罪犯之中,卻絲毫不考慮他們可能會因為身份暴露而遭受到虐待甚至殺害,當然在耳濡目染之下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們可能也會因為間諜工作而沾染上不良習慣。
在最終的發言中內政部人員聲稱,只有在面對十分必要的犯罪團伙或恐怖分子的抓捕行動中,才會少量的使用未成年間諜,在常規的犯罪調查中,他們仍舊會採取以往的辦案方式。
Geek君有話說在各國的作戰歷史上都有使用童子軍的歷史,但 21 世紀的英國顯然已經邁入現代社會很久很久了,在這種情況下仍舊使用未成年人來替警方賣命,很難說是無可奈何還是決策人員拍腦袋決定的昏招。
使用未成年間諜的問題在於由於缺乏訓練,無論是在人身安全還是自身立場上,都無法得到保證。警方也沒辦法說得準他們送出去一個間諜,回來的是一個英雄,還是另一個少年犯,或者更壞,是一具任務失敗了的屍體。